调查研究谨防“韩常新”现象
2024-12-09刘奇山
作家王蒙的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有个人物叫韩常新,书中身份是新中国成立初北京市某区组织部副部长。文中有一部分描写了其带领一个叫林震的年轻干部到区通华麻袋厂调查党建情况的故事。
青年干部林震到组织部后,第一次到麻袋厂了解第一季度党员发展工作情况。麻袋厂党员发展滞后,党组织涣散,厂长王清泉官僚主义严重。林震向韩副部长汇报了相关情况。最终,韩常新决定带林震亲自到麻袋厂搞调查。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但韩常新到麻袋厂后,既没有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工人呼声,也没有听取麻袋厂班子成员意见,只找生产科长(组织委员)魏鹤鸣进行了个别谈话。
调查不是检查,调查者要多听调查对象怎么说。但韩常新的特点之一却是“充领导他会拉长声音训人”。他问魏鹤鸣:“发展了几个党员?”“一个半。”“不是一个半,是两个,我是检查你们的发展情况,不是检查区委批没批。”谈起生产情况,魏鹤鸣起劲想多说一些,韩常新却索性打断他的话,转而绕到别的话题。调查者问什么,就要求对象回答什么,一问一答,调查就变成了严肃的检查,实不可取。
调查不是造“盆景”,翔实数字和具体的事例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的“亮点”。而韩常新另一个特点则是“写汇报他会强拉硬扯生动的例子”。他问党的积极分子完成本季度生产任务情况,特别感兴趣的是一些数字和具体事例,但对先进的工人如何克服困难、钻研创造的过程听都不要听。从麻袋厂回来后,韩常新很快非常流利写出了一份“精彩”的“麻袋厂发展工作简况”。首先肯定了麻袋厂党建工作成绩,尔后指名道姓举例两名新发展党员第一季度生产任务分别超额完成7%、4%,进而得出麻袋厂广大积极分子在支部领导下受两名先进模范鼓舞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良好地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最后得出两点看似合理实则不成立的说明作为结论。
调查不是“嫁接”,移花接木不可取。韩常新的“工作简况”让林震怀疑自己是否去过麻袋厂。韩常新有一个特点是“分析问题他会用几个无所不包的概念”。韩常新常用一些数字和事例把看起来并不相关的两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林震问及:“那,譬如我们写第一季度的捕鼠工作总结,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些数字和事例呢?”韩常新嘲笑林震“不懂行”,说:“那可以灵活掌握嘛……”林震彻底“折服”了。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做文章”。不解决问题的任何调研报告看上去再生动都是徒劳。
调查研究报告,是对调查研究的总结。翔实的数据、鲜活的事例、有条理的分析过程,是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的重要标识。仅从行文而言,韩常新关于麻袋厂的“工作简况”符合这一标准。但调研报告不是秀文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用真实的数据和事例进行有理有据有条理的分析后总结而成。韩常新的“工作简况”看起来有理有据有见地,实则失真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调查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调查研究没有万能模板,每一篇调查研究都是不可复制的经典。不能为了调查而调查,不能形而上学套用“模板”填充一些数据与事例。虚假拼凑的数据、不说明问题的事例,反映不了真实情况,解决不了真问题,反而会造成形式主义危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也是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路径。调查研究无捷径,最好的捷径就是一个“实”字。党员干部当摒弃“韩常新”式调研的假调研真作秀做派,应深入群众交知心朋友,广泛听取意见,解剖麻雀分析研究问题,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就过硬本领,切实为解决发展难题形成思想经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