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山药:健脾养胃之佳品

2024-12-09晋卿

中国食品 2024年23期

山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也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胃、肾经,具有滋养强壮、生津止渴、补脾肺、益筋骨的功效。

中国山药产地众多,尤以怀山药最为有名。怀山药是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济源地区的名贵特产,又称“铁棍山药”,因其药效可与人参相比,又有“怀参”的美誉。据史书记载,怀庆府自3000年前的夏周时期就以野山药入药治病,夏周以后逐步成为家种,自明清以来形成地道药材。民国三年(1914年),怀山药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展出并荣获金奖,被誉为“华药”之宝。1962年,中国从《本草纲目》1892种中草药中选出44种为“国药之宝”,怀山药名列其中。2003年8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山药”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下面介绍七道山药小吃的做法,既美味又营养丰富。

山药炸糕

原料:怀山药、黄米面、熟黑芝麻、绵白糖、蜂蜜、面粉。

做法:1.山药蒸熟去皮,压成泥,加入熟黑芝麻、绵白糖、蜂蜜、面粉拌匀成馅料,分成核桃大小的团子。2.黄米面用开水烫熟,晾凉后分成小剂子,包入山药馅料,用手按成饼状。3.锅内放油,六成热时放入山药糕,炸至饼皮呈金黄色即可。

特点:外皮焦酥,内里绵沙,香甜可口。

山药烧麦

原料:怀山药、中筋面粉、淀粉、猪油、精盐、味精、生抽、蚝油、胡椒粉、五花肉末、枸杞、紫薯粉、菠菜粉。

做法:1.面粉放入盆中,加入少许精盐、猪油拌匀,用80℃热水搅拌成面团。2.把面团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紫薯粉,另一份加入菠菜粉,搓成长条,分别饧发20分钟。3.将菠菜面团擀成片,包住紫薯面团,揪成小剂子,撒上少许淀粉,擀成花边面皮待用。4.山药蒸熟、去皮压成泥,枸杞温水涨发。5.热锅凉油,下入五花肉炒香,放入山药泥炒拌均匀,加入精盐、生抽、蚝油、胡椒粉、味精调味,盛出后团成40克的团。6.用面皮包住山药泥,弄成烧麦形状,放入笼中蒸15分钟取出,最后用枸杞点缀即可。

特点:色泽悦目,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山药鸡蛋饼

原料:怀山药、鸡蛋、小米粉、蜂蜜、奶粉、白糖。

做法:1.怀山药去皮后放入料理机,加入纯净水打成浆液。2.把鸡蛋、蜂蜜、奶粉、白糖放入山药浆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小米粉搅成糊状。3.电饼铛烧热刷上油,舀一勺米糊放入电饼铛,摊成小饼状,煎成焦黄色取出装盘。

特点:香气扑鼻,软嫩可口。

山药象形梨

原料:怀山药、糯米粉、白糖、白油、胡萝卜。

做法:1.山药去皮上笼蒸熟,用擀面杖捣成泥,放凉后加入糯米粉、白糖、白油和成面团,胡萝卜切成丝待用。2.将山药面团分成小剂子,捏成梨子形态,插上胡萝卜丝当作梨梗。3.锅内放油,六成热时放入“梨子”,炸至橘黄色捞出沥油,摆入盘中。

特点:形态逼真,诱人食欲。

山药丸子

原料:怀山药、面粉、蜂蜜、白糖、猪油。

做法:1.山药洗干净,上笼蒸熟后撕去外皮,放入盆中捣成泥放凉。2.山药泥中加入白糖、蜂蜜、猪油,抓拌至匀,放入面粉和成面团,软硬适度后搓成长条,再切成小块,团成桂圆大小的丸子,撒上面粉以防粘连。3.锅中放油,五成热时逐个下入丸子,炸至橘黄色捞出沥油,装入盛具。

特点:小巧玲珑,软嫩可口。

玉兔觅食

原料:山药、澄面、白油、淀粉、白糖、红豆、生菜。

做法:1.山药蒸熟,去皮后压成泥,加入白糖、淀粉搅拌成馅料,团成小丸子,生菜切成丝后铺在盘子上。2.澄面中加入白油,用开水烫制,微凉时和成面团,分成小剂子。3.用擀面杖把小剂子擀大,包入山药馅心,捏成兔子形状,按上红豆当作眼睛。4.把“小兔子”放入蒸锅里蒸10分钟,取出后摆在生菜盘中即可。

特点:栩栩如生,让人不忍下箸。

山药蒸糕

原料:怀山药、澄面、白糖、蜂蜜、奶粉、猪油、枸杞。

做法:1.将怀山药洗净切成小段,上笼蒸熟后剥皮,然后压成泥。2.放凉后加入澄面、白糖、蜂蜜、奶粉、猪油,揣压均匀,枸杞用温水泡涨待用。3.碗内刷上油,装入山药泥压平,无缝隙后上笼蒸25分钟,取出后反扣在盘中,摆上枸杞即可。

特点:色泽洁白,山药味浓郁,甜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