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推动“食安守护”行动走深走实
2024-12-09徐以成
安徽省滁州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政治引领、纠治风险隐患、抓实社会共治,积极推动“食安守护”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两个责任”
一是大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今年以来,根据市领导职务调整和包保主体情况变化等实际,调整更新32家A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市级包保干部。全市50000余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应包尽包、应督导尽督导,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二是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全市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教育培训,指导食品企业结合业态特点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实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目前,全市545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同时,组织开展全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推进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督促企业开办者及食品经营者采用数字化手段落实主体责任。
聚焦关键环节,整治风险隐患
一是开展肉类产品专项整治。滁州市食安办、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全市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整治全市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户)、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屠宰场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采取“一三五”工作法,开展辖区内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交叉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畜禽养殖场619户、畜禽屠宰场12户,肉类产品生产企业53家、小作坊123家,肉及肉类销售者4466户,集中交易市场101家,餐饮服务单位3282家。
二是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印发《全市“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酒类生产企业为重点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大中型餐饮门店和商场超市开展全面排查,检查销售场所和成品仓库,严查是否存在采购销售“特供酒”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酒类生产企业111户次、酒类经营企业2707户次、其他经营企业547户次,发布消费提示5篇、印刷发放宣传材料 3020份。
三是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印发《滁州市集中整治中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全市263家中小学校食堂和12家校外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利用暑假“窗口期”,加大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三防”设施设备完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配套等投入,全市累计投入金额达705万元。目前,全市针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立案33件,罚没款金额7.71万元。
顺应民生关切,抓实社会共治
一是以食品抽检为重要手段守护民生。以米、面、食用油、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食用农产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商超、农贸批发市场、学校周边及农村地区等为重点区域,组织开展热销食品抽检200余批次并及时公布抽检信息。积极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服务民生活动,利用市政务公开平台搭建“你点我检”民意调查表,向全市征集“你点我检”抽检品种,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维权志愿者、媒体记者等开展食品“你点我检”监督消费体察活动。
二是注重抓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今年以来,滁州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保健食品科普“守护银发健康”社区行活动。目前,共组建志愿者服务队8个,开展12场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参与人员3500余人次。与此同时,大力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市近700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其中入网餐饮单位投保覆盖率达95%以上,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投保覆盖率达90%以上,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形式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