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稳定预期”的志愿者激励机制?
2024-12-07齐从鹏秦小峰汪伟楠
[摘要] 如何加强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持续性,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难题。时间银行模式及其衍生的“时间转赠”和“经济反哺”模式是志愿激励中极具代表性的探索实践。这三种模式虽然皆以时间为媒介构建激励闭环、形塑志愿者的稳定预期,但是蕴含的运行逻辑截然不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亦有差别。为更好地促进志愿激励机制的创新,本文分析这三种模式,在把握志愿激励模式设计及运作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从运作机制、适用土壤、引导程序、配套条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志愿激励 稳定预期 时间银行 时间转赠 经济反哺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志愿服务融合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CSHJ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齐从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志愿服务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等;秦小峰(通讯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等;汪伟楠,肯特大学慈善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非营利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24)05-0096-13
一、 问题的提出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并彰显了应有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担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激发社会参与活力,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实践需着力探讨的方向。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广泛性”上,如何扩大参与范围、群众基础;二是体现在“持续性”上,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有效破解参与零散性、偶发性困局,向广泛性、持续性方向发展,既离不开宏观制度环境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微观层面探索具体的激励模式破题。①
笔者通过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既有研究大致关注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与外部激励。一部分学者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上。该研究方向主张参与激励主要来自行为本身的内在价值,并且认为如果能更好地证明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也许会有更多人参加。②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社区参与是家国观念的折射,并将积极的参与视为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所累积的心灵习性。③另一种思路则是关注志愿服务的外部激励。外部激励通过外在回报让志愿者的付出变成有回报可见的行为,激发志愿者投入更多时间。在这一思路下,志愿激励机制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机制设计,赋予志愿服务行为“互惠属性”,通过外在回报鼓励志愿服务行为重复发生。现有众多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实践,既有物质激励、精神褒奖、人文关怀、政策优待、商业优惠等比较常见的激励方式,也探索了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一些创新性做法。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志愿服务激励模式以“时间”为媒介,构建互惠闭环,形塑志愿者对外在回馈的“稳定预期”,进而激发更多的参与积极性。
时间银行作为一项志愿激励创新举措,被引进后,各地纷纷实践时间银行的经典模式,也不断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创新。时间转赠模式和经济反哺模式是实践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本土化创新模式。这些创新的共同点是均以“时间存储”(time saving)为基础,但是彼此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难以仅用传统意义上的“时间银行”来概括。国内时间银行普遍存在“存而不取”单向付出现象,并未真正通过互惠激励持续参与。因此,本文试图探究国内时间银行典型模式的差异性运行机理,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核心激励逻辑,进而就激励模式推广与改进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 文献回顾
(一) 时间银行的实践逻辑回顾
“时间银行”由美国学者埃德加·卡恩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目前已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超过1000家。①在中国,该模式最早在1998年进入上海市,在2008年快速发展②,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③,并被民政部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不同于美国时间银行缘起于经济危机背景下回应高失业率问题,时间银行在中国的兴起主要为应对近年来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④,因此国内学术界主要将时间银行作为破解养老难题的一种新型互助养老模式⑤,对时间银行的讨论也主要围绕其在互助养老中的工具性作用而展开。时间银行具有时间存储功能,从“存放—支取”角度来说,时间银行可以延期支付劳动成果,优化配置养老资源。⑥时间银行具有互惠互助功能,从“付出—回报”的角度来看,时间银行是形塑志愿行为互惠属性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⑦在现实实践中,时间银行的良性运行面临社会认知、队伍建设、计量标准、通存通兑、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难题。一些学者基于管理主义视角探析了如何从配套政策、资源配置、运行管理、时间存兑、激励评价、技术系统等方面优化时间银行,以促进时间银行有效运行。⑧⑨此外,近年来,时间银行迎来建设高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为此,一些学者从政社关系视角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对时间银行的影响。⑩
(二) 时间银行的理论逻辑回顾
从时间银行的运行机理来看,时间银行的核心逻辑是构建了不同于市场交换与传统人情往来的互惠性交换闭环。11时间银行的本质是构造了一种激励机制。其构建的“付出—回报—再付出”互惠闭环可以激励志愿者持续参与,重构社会交往模式。①“回报”是时间银行得以良性运行的关键。志愿者通过时间银行可以进行广义的交换,制度建设可以保障收益兑现。②
回报价值的“公平性”会影响时间银行的互惠闭环的实现。全国时间银行大量存在“只存不取”的现象。重要的原因就是可“取”资源太少,回报价值不符合个体需求。③事实上,志愿服务的回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志愿者的付出与回报之间不具有“同等价值”(equal value),而是一种“公平价值”(fair value)关系,一种不对等但是相对公平的关系。④对此,笔者认同在志愿服务激励方面不应当追求付出与回报的绝对“对等”,因为这种做法在事实上会削弱志愿服务本身应有的内涵,影响“志愿精神”作用的发挥。即使不去追求绝对对等的回报,不同形式的回报对志愿服务也确有激励作用,只是我们对其关心的重点应超出“对等”之外。回报的“预期性”影响参与持续性。如果外在回报可赋予自愿参与“互惠属性”,并可能会增强人们自愿参与的意愿,那么要想促进志愿者持续参与,关键就是增强回报的确定性、减少外在回报的不可预见性。也就是说,时间银行产生的激励效应的关键不是“回报”所产生交换价值,而是通过构建互惠闭环,形塑志愿者的“稳定预期”,即让志愿者对外在回馈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心理预期。
国内时间银行的本土实践主要聚焦在互助养老方面,并存在功能偏离问题,有关研究也停留在实操技术层面,而对时间银行的背后机制缺乏深入系统分析。⑤如果不厘清时间银行互惠闭环的内在逻辑,那么即使破解了时间银行的技术难题,也依然存在实践偏离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将研究视野回归时间银行的内在激励逻辑,而不是其管理逻辑。本文关注的重点是时间银行模式如何打造互惠闭环,形塑志愿者的“稳定预期”,进而激励持续志愿参与。
三、 理论分析视角
制度环境会形塑志愿服务的特征。⑥时间银行激励效应的关键是建立志愿者对公平回报的“稳定预期”。“稳定预期”的形成过程,是赋予回报可预见性、稳定性的过程,会影响成员行为、产生共享价值和意义,具备制度化的典型特征。①因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剖析“稳定预期”的制度化过程。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化过程有三种不同的机制:一是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机制,强调以正反馈过程为基础的激励作用;二是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机制,强调行动嵌入相互依赖网络而产生的粘连作用;三是随着共同信念日益客观化而出现制度化,强调思想信念产生的沉淀作用。②
时间银行的核心逻辑是以时间为媒介,通过时间的流通与交换,建立人际交往的自循环运行机制。这需要以普遍信任为依托。③然而,在个体主义盛行、社会高速流动、社区渐趋陌生化的社会背景下④,时间银行通常又面临信任不足难题。如图1所示,时间银行需要初始推动力进行破题。为此,这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构建延期兑换的强制性保障,由催化领导(initiating leadership)来驱动时间银行的初始运行。一旦时间银行运行起来,便会形成“付6iJhqOMUoGdj+itnf8uHmw==出—回报—再付出—再回报……”的回报递增闭环,进而产生运行自驱力。制度化的回馈,会促使志愿者产生“稳定预期”。其直接效应增强持续参与承诺,间接效应塑造公共价值和共同信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⑤
四、 模式呈现:基于“时间存储”的三种志愿激励模式
各类时间银行的共性逻辑是基于时间“回报”构建互惠闭环。时间银行模式的核心吸引力是预期“回报”的内容和形式。时间银行经典模式是以服务时间兑换服务时间,而且时间不流转。在实践运作中,时间银行还存在时间兑换现金、物品等经济性回报,以及时间可流转给他人等创新性探索。例如,北京市某街道探索了“一刻公益社区服务平台”,以志愿时长兑换消费折扣的方式反哺志愿者,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北京市民政局曾推出“家庭式志愿服务兑换”,志愿者可以为自己的家人、朋友兑换自己同等志愿时长的志愿服务。虽然上述时间储蓄模式的创新性实践看似只是转变了回报兑换内容、改变了受益对象,但是通过“经济反哺”“时间转赠”改变了时间银行的激励逻辑,形成了与时间银行经典模式并不完全相同的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将时间银行经典模式、时间转赠模式、经济反哺模式这三种时间储蓄代表性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 时间银行经典模式
时间银行经典模式,也称“传统时间银行模式”,是一种以时间为交换媒介而进行互惠性服务交换的社会互助模式。在时间银行里,单位时间内的任何劳务均具有等量的交换值。时间银行的运行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时间银行会为每个志愿者建立一个“时间账户”,当志愿者为他人提供完公益服务后,就会在时间银行里记录下服务台账并存储起来;当该志愿者遇到困难申请帮助时,时间银行里的其他志愿者便会为其服务,并以时间银行账户里所储蓄的时间进行支付结算。
时间银行的重要特征就是时间存取和双向互助。时间银行会记录、存储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志愿者需要时可以兑换相应时长的服务。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的单向付出,时间银行为志愿者群体建立了“我帮你—你帮他—他帮我”这样一个完整的互助平台和“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完整循环链条。时间银行不仅“存兑”时间帮助志愿者解决个体问题,还通过时间传递构建了“付出—回报”社区互助机制,在保障志愿服务供给持续性的同时,有利于克服现代社区陌生化所产生的弊端,增强社区凝聚力。时间银行经典模式是一种仅限于账户成员间的互助循环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银行模式是一种非典型的志愿服务。因为志愿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无须回报的非志愿者,而非局限于志愿者成员之间。如果时间银行服务交换超越账户成员,就会打破时间银行的圈内循环链条,变成半循环模式。如果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全部为账户成员外的他人,时间银行就不再具有互惠属性,只具有时间储蓄和志愿服务记录功能。
从理论上讲,时间银行面临以下挑战:第一,对等主体缺失造成逻辑链条断裂。时间银行自循环模式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志愿服务时间以等量互惠的方式进行“我帮你—你帮他—他帮我”,从而实现收支平衡。这里有前提条件,一是时间等值,二是服务存在直接明确受益主体。然而,志愿服务的对象远远超出个体范围,不仅涉及环境绿化、文明倡导、治安巡逻、科普宣传、社会倡导等大量无明确受益对象,还包括大量不需回报的非志愿者服务对象。为了更好地阐释时间银行的运行原理以及潜在运行风险,将时间银行账户里所有个体简化为甲、乙、丙、丁四个账户。从理论上来讲,图2所示的循环可能只是相对理想的状态,实践中不见得总能形成这样的循环,即使已经形成了,也有可能并不稳固。在实际运行中,完全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同样是1小时的时间循环,“甲服务乙,乙服务丙,丙服务丁”,而丁并未为时间银行账户里的个体提供服务,而是为不特定对象或非志愿者对象提供了服务,此时当甲本身需要服务时,则会陷入无人提供的困境,进而使自循环的链条被打破,逻辑闭环难以形成,如图3所示。那找到为甲服务的“戊”“己”等是否就解决了这一危机呢?需澄清的是,这里考虑的是“单位时间循环”,甲、乙、丙、丁均是模型中的抽象个体,只要志愿服务的服务对象远超时间银行账户个体范围,那么在时间银行中提供过志愿服务的个体无法获得他人等值服务的风险总是存在,总有可能出现那个无法为“甲”提供对等时间回报的个体。第二,高风险贴现和弱激励兑现。从目前来看,时间银行更多应用在互助养老上。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问题或寿命原因,长周期的延期支付可能会造成群体流失。对于年轻人来说,会因为年轻让兑付期限变得更长,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兑现,而产生低效激励。这就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境况,“甲服务乙,乙服务丙,丙服务丁,丁服务甲”这个自循环链条,可能会因时间因素所带来的高风险兑现或弱激励兑现,引发个别主体退出或流失,进而造成自循环链条断裂的潜在危机。此外,从理论上讲,只要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准确,时间银行可以不局限于特定区域。当区域扩大至更大范围时,简化模型账户中除了“甲、乙、丙、丁”之外,还会新增“戊、己、庚、辛……”。即使新增加对象数量扩大,也会面临上述挑战。目前国内时间银行还只是局部性实践,时间银行账户里的时间尚不能进行全国性通存通兑。根据中国志愿服务网统计,全国志愿服务时间总数已超过了53亿小时,如果希望实现通存通兑,就需要解决过往时间存量如何处理,相应政策制度、组织管理、技术支持、工作团队、经费资源如何配套支持等诸多难题。
(二) 时间转赠模式
时间转赠模式也是以志愿服务时间为交换媒介进行互惠性交换的行为模式,只不过交换时间的受益对象并不是志愿者本人,而是志愿者自主转让的家人和朋友等。①时间转赠模式的运行模式是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存储,当志愿者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志愿者愿意帮扶与自己无关的他人需要志愿服务时,志愿者可以通过申请兑换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长,来获取其他志愿者为自己的转赠对象提供的志愿服务,如图4所示。
时间转赠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可转让。不同于时间银行经典模式的账户时间主要在志愿者间进行流通循环,时间转赠模式的创新之处是志愿服务时间的主要受益对象并不是志愿者本人,而是志愿者所转赠的他人,进而打破服务回馈圈内循环链条。通过转赠志愿服务时间,不仅可以为志愿者之外的他人带来帮助,协助其解决一些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可将志愿服务嵌入志愿者原有社会关系结构之中,通过志愿者固有的社会关系倒逼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进而破解现有时间银行青年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难题。二是亲缘性。从时间转赠模式受益对象来看,首先可能是志愿者的直系亲属。老年人志愿者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间赠给配偶、儿女和孙辈,中青年志愿者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间赠给父母和孩子,青少年志愿者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间赠给父母和祖父母。当然,从理论上讲,转赠对象也不排除与志愿者无关的陌生人。如果转赠对象都是与志愿者无关的陌生人,那么时间转赠模式实际上退化为时间存储或服务记录功能。时间转赠模式不仅扩展了受益对象,还促进志愿者原有关系网络良性发展,有助于破解弱势群体的家庭支持网络脆弱性,营造良好的社区互助氛围。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转赠模式既是对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创新,也是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的积极探索。三是可即时兑付。虽然时间银行模式可即时兑付,但是也可能会因志愿者自身暂时用不着而长时间不兑付等,而在时间转赠模式中,志愿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兑换,享有他人为自己的亲朋提供的无偿服务。
(三) 经济反哺模式
除了以“时间”为媒介构建自愿参与反哺闭环,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了经济反哺模式。本文界定的“经济反哺模式”是指以“时间”兑换“商品”方式,对自愿参与进行经济回馈的激励模式。
北京市某街道“一刻公益社区服务平台”的运作模式就是经济反哺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构建了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多方受益的生态闭环。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志愿服务,并设定行政辖区内志愿服务的总体任务。社会组织负责整合辖区内的志愿服务资源、发包公益任务、存兑志愿者时长、寻找企业店铺加盟、与企业进行志愿时长消费的结算等。发包任务、存兑时长、进行结算等活动大多需在该社会组织所开发的平台上在线完成,该平台与社会组织在整个经济反哺模式中同处枢纽位置。企业为志愿者提供相应公益时长的优惠折扣。社区负责组织发起公益活动和确认志愿时长。志愿者可申请平台所发布的公益活动,并可到指定企业消费公益时长,每1小时时长可兑换1元人民币标准的服务或产品。需要说明的,志愿时长所消费的优惠折扣,虽然是一些企业为志愿者专门提供的商业优惠,但是大部分还是由平台通过与企业进行结算来承担的。这样,在这个体系中,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了整年度的社区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动员志愿者提供公共服务;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在平台中有记录,志愿者可以随时通过消费向企业兑换时间,享受消费优惠;平台与企业定期结算,费用来自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资金。模式整体运行过程如图5所示。
经济反哺模式的主要特征如下:一是时间价值化。为“时间”赋值,将无形的服务与有形商品相匹配,进而鼓励更多人参与,吸引志愿者持续参与。当然,“1小时1元”的经济回报并非等价交换,志愿者付出的时间与收获的经济回报不具有同等价值,“1小时1元”更多是一种象征性激励。二是协同效应。经济反哺模式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生态体系。在上述案例中,该模式的初始驱动力是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购买。政府购买服务具有多重效应,服务提供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其购买行为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由于缺乏信息渠道,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通常难以直接激励志愿者。在此案例中,社会组织通过线上的平台、线下的社会网络,使政府资金的运用更有效;在引入了外部资金后,志愿者、企业、社会组织互动更紧密,整个社区在公共服务供给、社会资本方面均有提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能够协作。需要指出的是,该模式的初始驱动力不见得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完全可以被社会资金等取代。
此案例中的激励也不同于以往“补贴费用”“赠送小礼物”的方式,而是将经济补贴精准对接志愿者生活需求。这种模式对企业也有利。该模式鼓励志愿者在消费中兑换时间,对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因“兑换”机制而促成的消费,远超作为“兑换行为”的消费本身。
该模式持续运转取决于整个生态体系的协同作用以及资金支持的稳定性。加盟企业的规模性、多元性会影响体系对志愿者的吸引力。加盟企业越多、涉及领域越广,经济兑现对志愿者越具有吸引力。反过来,体系内志愿者的数量越多,就会为加盟企业带来越多的客源和消费额。模式的优势一旦得到发挥,就有可能激发政府或社区对该模式的兴趣,政府可能更有动力选择这种方式购买服务,社区居民也有动力通过社区基金会或互助资金的形式为这一循环体系提供支持,从而补充甚至是替代体系中政府的角色。
五、 时间银行及其衍生模式的差异激励逻辑与效应
不同于传统的志愿服务激励单线递送,时间银行经典模式、时间转赠模式和经济反哺模式都构建了激励生态闭环,并赋予时间以流通属性和交换价值。虽然这三种时间储蓄模式在激励形式上都以“时间”为媒介,但是背后却蕴含不同的内在激励逻辑。
(一) 稳定预期与公平价值
时间银行经典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基于量化时间,将时间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①时间银行账户成员通过让渡个人“时间使用权”给他人使用,从而获得了未来的“受益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时间具有了一定的流通属性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的实现并不依赖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质量,而依赖某种信任,即在未来的时间里自己所暂时让渡的时间能被兑付。这种“信任”基础是时间银行经典模式本身得以存活的关键要素,但是时间银行一旦运转之后,它所具有的信用体系,又提升了志愿者的稳定预期。稳定预期使志愿者产生共识性契约,进而促进时间银行自循环的闭环体系。随着自循环体系的持续运转,时间银行还能带来交换价值之外的溢出效应,重构社会交往机制。这种社会交往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志愿服务,超越具体社会情境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没有在场的其他志愿者发生关联;使时间与志愿者所参与的组织发生剥离,而且也与志愿者的服务相脱离。因此,这种社会交往过程是塑造社区资本的过程。这使时间银行超越“存放—支取”简单的时间存兑功能,以及“付出—回报”交换价值,剥离了志愿者原有的社会关系,为志愿者建立了新的非正式交往网络。这无形中会产生一种社会力量,不断“裹挟”志愿者持续参与。时间银行推动非正式交往网络产生,产生稳定性预期的信任,信任又严重依赖关系网络的持久稳定性。如果延期兑付的周期越长,或者兑付意愿越低,产生的社会链接的概率也就越低,关系网络也就越脆弱,这反过来影响信任度,进而动摇时间银行的基础。此时,传统时间银行的交换价值可能蜕化到用服务质量来衡量,即权衡“付出”的服务与“回报”的服务是否对等。在时间银行经典模式中,“稳定预期”既是由信用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是巩固信用体系的关键。
相比时间银行经典模式账户成员的专属时间受益权,时间转赠模式在个人获得时间受益权的基础上,让渡受益权,进一步扩大了时间受益权的流通范围。时间受益权让渡重构了时间转赠模式的动力机制。虽然时间银行经典模式和时间转赠模式都将时间量化,并让时间具有流通属性和交换价值,但是时间转赠模式最为关心的并不是新型关系网络的构建,而是原有关系网络的巩固。时间转赠模式里时间的交换价值依赖转赠对象对服务的需求。随着现代家庭的功能单一化,家庭的一些重要需求越来越需要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补充。例如,对于失独、低收入等特殊家庭而言,他们可能需要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即便是普通家庭,家人或朋友遇到困难时,也需要社会支持网络的支持。为自己的熟人网络履行义务,会对志愿者产生倒逼力量,也让志愿者对时间产生共识性需求,对互助性服务产生依赖,这也就使志愿者产生稳定预期,进而形塑时间转赠模式的自循环闭环。
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时间银行经典模式和时间转赠模式都以时间为媒介,构建了服务的互助循环链条,所递送的服务具有浓郁的人情,递送的服务也都有模糊属性。服务递送出去之后,虽然可以预期自己能够得到回报性服务,但是对所得服务的质量却是不能预见的。因此,也就有学者提出服务的异质性对志愿者持续参与的影响。经济反哺模式试图对时间进行作价,对时间进行货币赋值,化解时间银行经典模式和时间转赠模式递送服务“模糊性”问题,以加强志愿者预期的“确定性”。然而,这种尝试是有风险的。货币逻辑典型的特征就是能够精确计算。受其影响,志愿者会进行权衡,关注“比较预期”。人们一般采用机会成本算法、替代成本算法、社会效用算法等方法测量志愿者的贡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8)》对志愿者所贡献经济价值的测算,是以2017年度社会服务领域平均小时工资35.48元进行测算的①;一些学者对北京市志愿服务经济价值的测算,是以2015年度北京居民服务领域平均小时工资24.7元进行测算的②。如果完全参考这种标准来赋值,志愿服务的性质就有可能异化为市场行为。在此案例中,“1小时1元”的象征性补偿,显然远远不足以“补偿”志愿服务的实际价值,其作为一种探索,有意选择了与追求“等价”截然相反的思考路径。虽然“1元/小时”也是确定的价格,但是与其将其看作“真实价格”,不如将其视为“象征价格”。人们对1小时的劳作赋以1元的价值,一旦抽离出具体情境,其激励作用也许就很小。而将其置于日常生活消费情境中,在精准满足志愿者生活服务需求的过程中,单元货币的主观价值完全可能呈现放大效应。在这里,案例表明了经济反哺模式运行逻辑的重点:该模式从货币赋值中获得的有利因素是货币可衡量的性质,其整体思路追求“稳定预期”,试图以货币为中介的等价交换解决互惠性服务交换的质量“模糊性”问题。如果追求完全对等的“比较预期”,即使是在经济反哺模式下,这种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作用,也同样是很小的。
(二)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上述分析主要阐释了三种模式的激励闭环产生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一旦被确立,就会发挥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通过激励闭环的正向反馈来强化志愿者的服务意愿,从而促使志愿者更多地提供志愿服务;间接效应是让那些原本并不是志愿者、无提供志愿服务习惯的人因为观察到了志愿服务在特定激励机制下的可能性回报,从而加入志愿者队伍,进而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激励机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主要影响激励机制的扩张性。当然,激励机制的扩张性与稳定性是相互关联的。
虽然上述三种模式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但是在不同模式下,这两种效应所占的比重不同,支持作用也是有差异的。在时间银行经典模式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并重的。理想的时间银行模式具备摆脱外部资源依赖、发展“自循环体系”的可能性。间接效应对时间银行模式的重要意义则是该模式在现实中长周期延期兑付,只有通过良好的示范效应不断鼓励后来者加入,为系统注入新的时间存量,时间银行体系才能很好地运转下去。时间转赠模式建构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补充力量,家庭需求主要还是依赖家庭自身的支持网络,其扩张性可能会弱于时间银行模式。经济反哺模式较难摆脱外部资源的注入(至少从目前来看如此),并且在有清晰边界的社区才更容易成活,发挥的是强化体系内志愿者服务意愿的直接效应。
六、 对策建议
本文呈现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激励模式,通过分析这些模式的特征,梳理了这些模式的内在逻辑。这就需要从运作机制、适用土壤、引导程序、配套条件以及创新等多个方面保障激励模式的良性运行。
一是构建稳定预期。不管是时间银行经典模式,还是时间转赠模式、经济反哺模式,持续稳定运转的核心是通过构建激励闭环,形塑志愿者对外在正向回馈的“稳定预期”,进而激活社会参与活力。时间银行经典模式和时间转赠模式是将时间嵌入社会结构之中,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循环,形塑一种社会力量,吸引志愿者参加活动。经济反哺模式是另外一种运作逻辑,其通过赋予时间以经济价值来激励志愿者参与活动。
二是注意适用土壤。对于新的环境来说,移植模式能否成功还要考察其是否具备相应的支撑条件。社会信任是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赖以存在的土壤。不同的志愿服务激励模式都要求社会信任建构志愿者的稳定心理预期和共识性契约。不同模式对“信任”强度、范围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果社会信任不足以为特定模式提供足够的支持,那么该模式就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彻底失败。
三是启动引导程序。引入一套新的激励机制,通常要经历设立、磨合、稳定等多个环节。尽管构建激励闭环可以保障模式持续运转,但是单纯依赖社区居民自发性构建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政府在激励模式的设立阶段、磨合阶段进行介入,构建最初的信任机制。一旦志愿服务激励模式能够成活并且持续运转,就会促进区域内的社会资本发展,进而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当然,不同模式对政府在不同阶段的介入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时间银行经典模式需要政府在设立阶段、磨合阶段发挥主导作用,在稳定阶段发挥辅助性作用。经济反哺模式需要依赖政府购买服务等。
四是重视配套条件。可靠的数据记录是志愿激励机制的基础。各种志愿激励模式均需要记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是志愿服务时长。激励模式需要相应的平台管理团队,负责信息录入、更新以及申请的审核、时间折算等事项。这些内容又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制度流程、运维经费等。
五是鼓励创新。创新志愿激励模式的目的是形塑持续性社会参与机制,推广激励模式旨在促进广泛的社会参与。这就要求激励模式由“局部试点”向更大范围推广。有关部门要加强规范化制度建设,避免出台“一刀切”式的政策。模式创新可以为时间储蓄激励模式在区域范围内的扎根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有助于激励模式的推广。但是,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激励模式要实现从“区域范围内成活”到“大范围内普及”的跨越,仅有模式创新是不够的。时间的跨区域通存通兑、过往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等一系列难题,超越了区域范围,需要宏观层面的制度性支撑。针对“模式多元”与“标准统一”之间的张力,如何在操作层面实现志愿时间的统一记录,或将成为今后制度建设探讨的重点。
(责任编辑:亚立)
① 陆士桢、蔡康鑫:《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野中的志愿服务运行与管理》,《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② John Wilson and Marc Musick,“The Effects of Volunteering on the Volunteer,”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Vol.62.No.4, 1999, pp.141-168.
③ 纪莺莺:《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多重文化源流——一项生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①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第6页。
② 陈功、黄国桂:《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实践与创新——兼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之新思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③ 李梅:《时间银行:新型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8期。
④ 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人文杂志》2015年第12期。
⑤ 李海舰、李文杰、李然:《中国未来养老模式研究——基于时间银行的拓展路径》,《管理世界》2020年第3期。
⑥ 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
⑦ 李水金:《浅探中国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3期。
⑧ 陈功、王笑寒:《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学刊》2020年第6期。
⑨ 杨康、沈苏燕、李放:《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困境及其价值实现路径——基于“结构—行动”分析框架的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⑩ 曹海军、闫晓玲:《时间银行模式下政社协作关系分析——以G市N区时间银行为例》,《理论学刊》2021年第1期。
11 郑诗琪、韦嘉嘉、吴冬淳、孙瑜、冯彦嘉:《逻辑置换与信任链接:时间银行本土化现状与困境探究——以G市N区时间银行为例》,《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年第3期。
① 邓国胜、程令伟:《“时间银行”何以提升乡村公共精神——基于社会交往理论视角的案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2期。
② 周山东、索浩宇、陈功:《时间银行开发利用自由时间的机制探析》,《人口与发展》2023年第3期。
③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第83页。
④ Benjamin J. Lough and Willy Oppenheim,“Revisiting Reciprocity i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ing,”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7, No.3, 2017, pp.197-213.
⑤ 陈功、索浩宇、张承蒙:《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时间银行的可行路径分析》,《人口与发展》2021年第1期。
⑥ 黄晓星、吴小芹:《社区志愿服务的多元制度逻辑及实践路径——以广州市B社工站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6期。
① [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8页。
②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利益偏好与身份认同》,姚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48-153页。
③ 郑诗琪、韦嘉嘉、吴冬淳、孙瑜、冯彦嘉:《逻辑置换与信任链接:时间银行本土化现状与困境探究——以G市N区时间银行为例》,《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年第3期。
④ 齐从鹏、张强:《居民持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2年第4期。
⑤ 邓国胜、程令伟:《“时间银行”何以提升乡村公共精神——基于社会交往理论视角的案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2期。
① 张网成、张晓、郑瑾:《推动家庭式志愿服务兑换 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社会治理》2017年第4期。
① 王润奇:《时间银行:社区协作经济的发展路径探讨》,《青年探索》2019年第2期。
① 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5页。
② 关成华、张佑辉:《志愿服务经济价值的测算方法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