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态变化习题专练

2024-12-05顾全李爱华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碎冰固液温度计

1. 小边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他在家中找出如下材料:一个玻璃药瓶、一支玻璃管、红墨水。他首先在玻璃瓶中加满红墨水,将玻璃管插入药瓶中,将瓶口密封;再将药瓶分别置于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即可标出对应温度的刻度。在标记刻度过程中,小边同学认为不一定要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只需要有两个已知温度就可以标出刻度。对此,小边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步骤1:小边同学将简易温度计放入温度为5 ℃的冰箱冷藏室,待液面稳定后,标记液面所在位置为a;再将该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空调房内,待液面稳定后,标记液面所在位置为b。(如图1甲所示)

步骤2:将简易温度计放入一未知溶液中,待液面稳定后处于c处,如图1乙所示。

步骤3:用刻度尺量出a、b、c三者之间的距离,刻度如图1丙所示。

(1)此温度计制作原理是 " ";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 " "。

(2)从丙图可以计算得出未知溶液的温度为 ℃。

(3)小明认为此温度计不能测量低于0 ℃的物体,理由是 。

(4)为了让此简易温度计读数更精确,改进方法为: (写出一种方法)。

2. 小兵和小组同学用图2甲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有:

①能减缓物体升温速度,便于实验现象观测和数据记录。

②能使物质 。

(2)实验中,他所测得的温度值比真实值要高,则他可能是按图2乙中的

(填“A”“B”或“C”)方法进行读数的。

(3)他改正了读数方法后,又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2丙所示。

①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

②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此时该物质 (填“不再”或“继续”)吸热。

③在第7 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 ℃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其原因是 " " " 。

(4)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该物质熔化时间的是 (填序号)。

A. 增加试管中物质的质量" " " " B. 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C. 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 " " " " D. 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5)接着老师让小兵和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A、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 (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②如图3乙所示,第8 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下同)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处于 态。

③一段时间后,虚线对应物质的温度 (填“会”“不会”或“不确定会不会”)超过实线对应物质的温度。

答案:1. (1)液体热胀冷缩 便于显示液面位置 (2)20 (3)0 ℃以下水会凝固,无法测量 (4)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换成容积更大的玻璃瓶等)

2. (1)②均匀受热 (2)A (3)①晶体 -2 ②固液共存 继续 ③不变 晶体凝固放热,但温度不变 (4)C (5)①虚 ②固液共存 固 ③不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碎冰固液温度计
基于元胞机技术的碎冰模型构建优化方法
我国新一代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成功首飞
低密集度浮碎冰数值生成方法研究
不同敏感性参数下船舶-碎冰碰撞的船体结构响应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那年夏天
温度计的『一二三』
三招搞定温度计
固液结合复合酶在保育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