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技能型社会的特征、内涵与实践路径
2024-12-04魏立君 李春若 付达杰
摘 要 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广泛就业与个体职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中国技能型社会的重要目标。技能型社会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目的性等特征。技能型社会以要素协同、资源集成、机制优化和价值引领为核心内涵,形成技能型社会的支撑力、聚合力、推动力和引导力。在具体实施中,建设技能型社会应推动要素关联协同、优化资源精准配置、强化机制设计统筹、培育社会文化导向,以构建多方合作多元协同的社会系统、技能型社会的资源集成体系、人才成长体系和价值引领体系。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系统论;资源集成;要素协同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34-0022-07
一、研究缘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4.0”等战略计划的实施,我国正经历着产业布局与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开展“技能中国行动”成为应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战略举措。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技能人才供给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的重要任务。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至2025年,技能型社会将全面推进,2035年,技能型社会将基本建成。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理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技能型社会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内学者指出,技能型社会是一种有相应体制机制和社会文化促进保障技能形成和技能成长的社会系统,是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形态。中国技能型社会涉及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多个子系统,且各系统要素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互动。因此,技能型社会各系统不应被孤立地看待而致其陷入“信息茧房”“技能壁垒”的负效应,而应置于整体系统中进行综合考量与全面分析。
贝塔朗菲教授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指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所有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目的性、时序性等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作为有机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趋向于整体化的演进过程。1995年,国内学者魏宏森、曾国屏在《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著作中较完整地阐述了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突变性等基本原理,跳出一般系统论所强调的稳定“秩序”。
此后,系统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催生了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实践布局和思想理论,如整体性改革观、整体性安全观、系统性国家治理观以及系统性生态观等。同时,系统论也在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深入阐释技能型社会的特征、内涵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技能型社会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系统论视域下技能型社会的特征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来对待,以系统为对象,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以把握系统整体,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发展[1]。
从系统论角度来分析,技能型社会是以技能培养、运用、评价、反馈体系为重要载体,以人的发展为本质核心,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目的性等理论特征,依赖于要素协同、资源集成、机制优化和价值引领,进而形成的多方合作、多元协同的有机社会系统,见图1。
(一)整体性:技能型社会是由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子系统协同共进的系统整合体
整体性是指系统内各要素通过特定的链接方式和内在机制,形成统一且稳定的结构,实现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2]。技能型社会的整体性体现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多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与深度融合。
在经济领域,技能对提升就业率、增强生产力和促进创新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结构变迁不断催生新的技能需求,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又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在社会领域,技能不仅是劳动者实现社会流动和提升社会地位的主导要素,更是保障社会公平、实现就业匹配和社会融入的关键。在教育领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双向互动,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文化领域,社会或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影响其对技能的需求、评价和应用,一个鼓励创新、尊重技术的社会环境往往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促进技能的发展和应用。文化价值观为技能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技能与文化价值观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各子系统共享价值,实现“技能型社会愿景”。
(二)动态性:技能型社会是技能人才输入、培养、评估及环境响应的系统自适应体
动态性是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的固有规律,这种互动既包括输入性质也涵盖输出性质,具有普遍性和内在必然性[3]。技能型社会的动态性体现在技能型人才输入的动态性、人才培养的动态性、人才评估的动态性、外部环境的动态性等方面。
技能型人才输入的动态性体现在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团体等众多组织为学习者提供技能教育和培训服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促进个体技能习得、积累、升级与进阶,为社会输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培养的动态性,即由于产业需求是动态的,供需双方通过双向互动关系,供给方不断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技能人才评价的动态性,即促进技能学习成果认定与互认,为劳动者掌握不同技能、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转换技能、深化技能、拓展技能提供认定机制,以增强应对就业变迁的韧性。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即社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领域处于快速的动态演变之中,技能型社会应具备适配和调整的功能,不断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要素以及新生产力的发展。
(三)层次性:技能型社会是不同教育类型、产业结构和人才梯队排布的系统组合体
层次是指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逻辑排列组合形成相互关联的聚合体,排列组合由低到高一级一级地向上排布,构成了系统的层次结构[4]。技能型社会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具有层次结构的组织系统。
第一,从教育体系的角度看,技能型社会的层次结构体现在教育的不同阶段以及类型,基础教育阶段着力于基础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阶段肩负专业技能的培养,高等教育阶段重视对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高级技能的培养[5]。第二,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技能型社会的层次结构体现在不同产业对技能需求的差异上。基础产业更注重基础技能的掌握,而高新技术产业则对高级技能和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种层次结构促使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升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看,技能型社会的层次结构还体现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上,初级技能人才是基础,中级技能人才是支撑,而高级技能人才和领军人才是引领和推动技能型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四)目的性:技能型社会是服务经济社会繁荣和个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体
技能型社会作为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状态和发展方向共同决定了其演进路径和行为表现,系统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其所有活动和演变均围绕核心目标展开。技能型社会不仅拥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还涵盖了深远的社会目标和具体的个体目标。
总体目标旨在通过普及和提升全社会技能,显著增强劳动生产力,促进广泛就业与个体职业发展,确保社会公平与流动,适应产业变革和创新需求,构建一个以技能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目标致力于形成“国家重视、社会崇尚、人人学习、人人拥有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深入发展,构建技能人才梯队结构,使技术技能“长进”经济、“汇进”产业、“融进”文化、“渗进”人心。对于个体而言,技能型社会致力于帮助每个人获得职业能力,根据个人禀赋和兴趣规划,拓宽职业通道,并通过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等措施,确保农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各类群体都能拥有“一技之长”[6],赋能个体实现就业创业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技能型社会构建内涵
(一)技能型社会的支撑力:以“要素协同”促进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协同”作为系统科学中的核心概念,描绘的是多个系统要素为实现共同目标,相互协调、紧密合作与高度同步的联合行动。这种协同作用不仅凸显了系统的整体性,更深刻体现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层次性、关联性与互动性。在技能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要素协同不仅是推动系统稳定运行与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更是为技能型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力。技能型社会构建中的要素协同是指教育、产业、政策、资源等不同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的紧密关系,以产生“耦合效应”“界面效应”,跨越“教育与产业”之界,促进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实现整个系统的综合效应和协同共进。
具体而言,教育要素与产业要素的协同,能够促进技能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升技能人才的适应性和就业匹配度。教育是技能培养与人才输出的摇篮,而产业则是技能应用与价值实现的舞台。新质生产力的涌现,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传统的职业技能,更需具备创新意识、数字化思维以及智能化应用等新型职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起点,必须紧密对接产业变革与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政策要素与资源要素的协同,旨在引导资源流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均衡发展。政策作为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与导向标,通过顶层设计与推动实施,引导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具体而言,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与应用的政策措施,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能培训补贴等,引导社会资本与资源向技能教育与培训领域倾斜。同时,政府通过建立技能评价与认证体系,为技能人才提供职业发展与晋升通道,进一步激发社会各方参与技能型社会构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技能型社会的聚合力:以“资源集成”推动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资源集成是指将不同来源、不同形态的分散、独立的资源进行集中和整合,形成一个协同、高效的整体,以实现特定的目标或功能。资源集成不是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优化配置。技能型社会构建中的资源集成内涵表现为通过资源整合、反馈和适应调整,构建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资源共享网络,实现整个社会系统中资源的顺畅流动与优化配置。通过合理的资源整合,技能型社会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7]。
具体而言,资源集成在技能型社会中的实践,并不仅限于教育资源的范畴,而是涵盖了产业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等多个方面的深度整合与优化。其中,教育资源的整合构成了资源集成的基础,表现为各类教育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与优化组合,包括对传统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对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资源的均衡性投入。技能型社会的构建需要锚定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产业资源集成表现为核心产业、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等纵向或横向联系的产业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与融合,以形成空间和区域上的产业集成,以及产业内的雪球效应(市场扩张)、溢出效应和卫星效应(核心产业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人力资源的集成体现在通过技能人才的精准匹配、培训和发展计划的制定,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引进、培养与留用等,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为技能型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能。技术资源的集成体现为通过技术创新与研发的持续投入,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为技能型社会构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信息资源的集成旨在促进数据的整合与挖掘、信息的共享与快速流通,为产业创新与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此外,技能型社会的资源集成内涵还体现在不同领域及多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跨界合作。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参与,通过资源对接、利益共享,消除资源孤岛现象,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能型社会的推动力:以“机制优化”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机制优化是对技能社会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与调整,旨在实现系统的最优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桥梁,在一个系统中,机制将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在技能型社会中,机制优化不仅是对传统条块分割的突破,更是技能型社会建设迈向高效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灵活且具备高度适应性的技能社会的实践保障。
具体来说,技能型社会的机制优化内涵体现了其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质。首先,在整体性方面,在技能型社会中,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利益相关者需形成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通过机制优化消除各方之间的信息壁垒和利益冲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驱动技能型社会的快速发展。
其次,机制优化的内涵在于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机制体系,从宏观、中观至微观的不同维度,精心打造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高效机制。宏观层面,需建立健全政策引导与统筹规划机制,通过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战略指导。中观层面,需加强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等组织间的协同合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联合行动,促进技能培养和人才流动。微观层面,企业应完善内部技能培训与人才评价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最后,机制优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随着技能型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机制可能会逐渐失去效力,因此需要不断对机制进行调整、优化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生产力发展需求。
(四)技能型社会的引导力:以“价值引领”塑造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
在系统论视角下,价值引领通过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保障整个社会系统在资源整合、要素协同、制度建设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技能型社会构建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引导。技能型社会是一种相应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文化,促进技能形成和技能成长的社会系统,技能型社会的价值引领内涵体现在技能的社会认同、地位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
明确技能的社会地位,推动社会对技能的尊重和认可,改变传统观念中“唯学历”“唯学术”的倾向,鼓励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激发“人人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的价值引力。唯有“崇尚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才能激发人们“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内驱力,形成技能型社会的文化引导力。社会媒体和舆论力量应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加强对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技能人才的杰出贡献和科学技能评价体系的正面宣传,提升公众对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认知度与认可度,激发全社会对技能学习、技能提升与技能创新的热情。
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以工匠精神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生产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导向。通过将精湛技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促进职业理念、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价值传承理念为核心,重塑现代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探索并践行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育之路。
四、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技能型社会的实践路径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技能型社会是一个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目的性的复杂系统,建设技能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推进各方要素的协同性,构建多方合作、多元协同的社会系统
在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进一步强化产业要素、教育要素、技术要素等之间的协同性,实现各利益主体、各类型资源的协同与融合发展,构建多方合作与多元协同的社会系统。
1.推动产业要素与教育要素的深度协同发展
拓宽“院校—企业—行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精准融合内容。职业院校需要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8]。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创新合作教育办学模式,如企业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办校或合作办校、参与学校董事会管理、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职教集团、共建产业学院等。同时,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实习实训、社会职业培训等,支持技能创新、研发和实践项目,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2.推动技术要素与教育要素的深度协同发展
推动“技术—教学—学习”的深度融合,激发科教融汇系统主体动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个性化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学习资源和高效的教学服务。同时,通过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打造更具互动性、趣味性和高效性的课堂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9]。此外,教育领域还应积极为技术研发提供指导和支持,与技术研发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技术要素不仅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还将促进教育与科技的双向赋能,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构建技能型社会资源集成体系
构建技能型社会资源集成体系,需要着力推动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产业资源等的优化配置。优化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与产业资源配置,关键在于平衡发展、精准匹配和资源共用共享。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
第一,关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上,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投入,提升偏远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在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上,要注重协调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浪费[10]。第二,关注不同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第三,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市域产教联合体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解决“人才错配”问题,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
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就业资源整合与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优化人力资源使用效益。高校、职校和企业各方紧密沟通,通过信息共享、动态反馈、人才培养规划和职业指导,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建立专业与产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数据库,推动专业建设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基于大数据制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动态调整人才培养定位,确保培养目标适应产业需求,学生职业能力达到岗位要求,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11]。
3.优化产业资源配置,解决“资源过度集中、利用率不高、创新力不足”等问题
加强不同领域或产业之间技术转移和共享,基于技术流通的双向互利技术,形成研发、引进与输出、应用和推广的协同。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与合作,通过产业间的互补与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完善供应链,从而实现各产业间的协同效应,推动整体产业的优化和发展。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联合培训、研究项目的开展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型实验设备、研发中心、创新园区、产教融合基地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共用共享,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强化机制设计的统筹性,构建技能型社会人才成长体系
技能型社会的构建,须以明确的战略为引领,自上而下地强化顶层设计的统筹性。在国家层面,政府应制定多样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和递进式的技能发展迭代机制,构建技能型社会横向和纵向一体化人才成长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战略引导。
1.建立“脱产学习—在职学习—全民学习”多样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推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和应用。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现代职业人才[12]。建立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渠道,满足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学生等不同人群的需求[13]。采取在校学习、弹性学制、农学交替、工学交替、学分银行等政策,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以培养满足社会不同行业需求、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2.建立“培养—评价—反馈—转换”递进式的技能发展迭代机制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包括制定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培训机构和认证体系、推动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定等。设立技能人才专项培训计划与技能人才奖学金等,以强化技能人才培养。优化技能评价机制,采用过程性、动态性和多元性评价方式,以全面精准地评估个体技能掌握情况。提供个性化职业能力成长分析报告,为教学创新和学生的自适性学习提供嵌入式和个性化的有效反馈。技能转换是实现技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评价反馈结果,政府和企业联合制定精准化的改进计划,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改进技能短板,推进技能人才不断朝向创新素质和高阶能力迭代成长。
(四)培育社会文化的导向性,构建技能型社会价值引领体系
构建技能型社会的价值引领体系,需要从社会文化层面入手,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导向,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1.改善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技能人才的薪酬投入,保障高技能人才获得公平的报酬和福利待遇。首先,政府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如设立技能等级工资标准,保障技能人才的基本收入。其次,企业根据技能人才的实际贡献建立绩效考核,根据技能人才的工作表现和实际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薪资调整。另外,政府为技能人才提供一系列优厚的政策和福利待遇,例如税收减免、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对于从事国家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紧缺职业的技能人才,可设计享受个人所得税年度应纳税额一定比例的减免;对于在特定地区或行业工作的技能人才,政府提供额外的住房补贴或购房优惠;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子女入学,享受公立学校就读等优惠政策。
2.提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
一是增加技能人才在各级政府部门的代表性,例如在决策层适当提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从而确保技能人才能够在政府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政府能够更好地倾听和回应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加强咨询机构中技能人才的参与,邀请或聘请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入如行业专家委员会、行指委、顾问团等,以提供行业内的专业意见和实践经验。三是积极推动建立技能人才的社会组织和工会等,形成技能人才代表声音,与政府和企业进行有效对话和协商,以确保技能人才的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
3.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
技能文化是一种宣传技能卓越性和职业成就感的文化价值形态,为建立崇尚技能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文化基础。政府通过设立技能人才奖项,定期表彰在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技能人才,可以激励技能人才的成长性和创造力,向社会公众传递崇尚技能的价值观。行业协会通过组织各种技能比赛和展览活动,如技能表演周、青年技能学习日等,以促进技能人才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社会可以搭建职业技能大赛等微视频新媒体直播推广平台,广泛宣传技能人才的成长故事,深入挖掘并呈现其在技术领域的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提升社会公众对卓越工匠和工程师的认可度,成为人民普遍尊崇、口口相传的典范。
参 考 文 献
[1]彭静,王全,文化龙.综述学与新四论[J].情报杂志,1999(4):30-31.
[2]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83.
[3]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38.
[4]吴彤.多维融贯: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5.
[5][6]徐国庆,孙帅帅.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问题背景、结构设计与路径规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1-11.
[7]宋周莺,刘卫东,刘毅.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探讨[J].经济地理,2007(2):285-290.
[8]赵鹏燕.产教融合视角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10):19-24.
[9]兰国帅,郭倩,魏家财,等.5G+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新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9(3):3-16.
[10]万昆,饶爱京.基于集群发展的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提升路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62-67.
[11]钟富强.职业能力动态测评模型与系统框架构建[J].教育科学坛,2021(3):33-38.
[12]孟凯.关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着眼点落实处[J].职业技术教育,2023(12):1.
[13]韦庆昱,吴玉剑.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通讯,2020(11):41-46.
Abstract Improving the skill level and employment quality of workers, promo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facilitating social equ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goals of building a skills-based society in China. The skills-based society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dynamics, integrity, hierarchy and purp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with element collabor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mechanism optimization and value guidance as the core connotations, it forms the “supporting force, aggregation force, driving force and guiding force” of China’s skills-based society. In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kills-based society in China should promote the correl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factors, optimize the precis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mechanism design, and cultivate social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so as to build a multi-party cooperative and diverse collaborative social system, a resources integration system,a talents growth system, and a value guidance system.
Key words skills-based society; system theory; resources integration; element coordination
Author Wei Lijun, lecturer at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ujiang 332000); Li Chunruo, associate professor at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u Dajie,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