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怀善念,才能过得更好

2024-12-04王人平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4年11期

如果希望孩子未来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正直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尽可能秉持向善思维去看待他们和世界,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孩子摔倒后哇哇大哭,你会不会认为他是为了要挟你装的?当孩子写作业很慢,你一再催促依然无效,会不会认为他是有意跟你作对?当孩子突然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一天,你会不会认为他是在为不想上学找借口?

如果答案都是“是”,那么就说明,在孩子的表现不符合预期时,你习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其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是一种典型的‌向恶思维,或叫负面思维。

与之对应的向善思维是一种正向思维,即在思考、决策和行为中以最大的善意看待孩子行为的动机,从而采取一种积极、正向和建设性的教养方式。

向恶思维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多项研究和实践表明,秉持向善思维去看待孩子,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有可以理解的原因,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我们眼中孩子的种种“恶意”取闹,背后的动机几乎都是源自其内心对爱的呼唤,对关注的寻求,对安全感的确认,对独立的渴望,也就是孩子要确认自己被看见、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重要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关注到孩子的感受、动机和真实需求,并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很多问题会自然而然地化解。

每个人都是通过感受、理解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理解这个世界的。我们眼里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其实是内在自我投射出来的镜像。当父母总是习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时,其实是对人性和自己没信心,对世界和他人不信任的表现。

例如,很多父母用人贩子恐吓孩子,告诫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看似是为了孩子安全着想,实际上则削弱了孩子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心。孩子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偏于负面,在需要帮助时不敢去找人求助,或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孩子成长的逻辑是:我自爱,因为我被爱过;我自尊,因为我被尊重过;我自信,因为我被信任过。试想,如果我们自身就消极悲观、缺乏安全感,总是以负面和恶意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孩子又如何能构建起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对未来和自己的信心呢?

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孩子,会成为一种预言。如果总是以最大的恶意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我们观察、评判和应对孩子的行为就会以恶意视角去思考和行动。孩子往往缺乏自我评价和判断的能力,会通过父母的评价和理解去认识和定义自己,并对父母的言行作出即时的反馈。这样,孩子就自然出现了父母担心的问题,又会进一步让我们确认:“你看,我早知道孩子会这样,结果真的这样了!”

其实,正是我们的自我设计、自我求证、自我建构,把一个原本在孩子身上不存在的问题给催化出来了,父母成了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

比如,一些父母不爱学习,就认为孩子生来一定是厌学的,只有靠强迫甚至打骂才能逼他学习。然而,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生命诞生即固有的能力和渴望,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爱学习的。从第一声啼哭到第一次站立,从撕的第一张纸到丢到远处的玩具,都是一种学习和探索。孩子之所以厌学,恰恰是不当教育方式所导致的。而遗憾的是,我们缺少觉察,今天依然重复着当年让自己厌学的教育方式,直到把孩子也逼到厌学,甚至厌世的地步,然后自我确认说:“你看,我早就知道孩子都是厌学的,没有人爱学习,结果就是这样,我是对的吧!”

父母要发展自己的向善思维

那么,父母该如何发展自己的向善思维呢?

要真正看见孩子。什么是看见?就是能通过孩子的外在表现关注到他行为背后的内在感受、意愿和动机,对其真实需求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大多数父母的目光只停留在孩子的行为和表现上,比如不听话、爱发脾气、沉迷游戏等,却看不到这些行为背后是孩子在寻求独立、关注和社交。如果深层去挖掘孩子的行为,几乎都指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遗憾的是,对于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父母一般都能关注和给予,但常常会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

如果,父母能透过孩子外在的行为看到背后的真实需求,就不会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其行为的动机,而是能多一份理解、信任和包容,积极、及时给予孩子回应。

教育孩子重在解决问题,而非证明谁对谁错。很多父母热衷于指出孩子的错误,逼孩子认错,以证明自己的正确和权威,以为这样孩子就能改好。然而,好的教育不是去纠“错”,而是去示范“对”。总是指责孩子做得不对或不好,会削弱孩子的自尊、自信和生命力,减少孩子的选择和可能性。

例如,孩子开冰箱门去拿牛奶,结果没拿住,奶瓶摔落地上,牛奶流了一地。这时,如果父母匆忙跑过去责问孩子:“是不是你弄的?”孩子就会防御性地说“不是”,问题没解决,反而逼迫他学会说谎。如果以最大的善意直接陈述事实:“你不小心把奶瓶摔到地上,是不是很伤心?那边有拖布,你可以收拾一下,需要帮助也可以找我。”这么做,既让孩子认识到:我能告诉爸妈任何事情,不必说谎,他们都能理解我,又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进一步,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生活技能,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怀善念,从孩子的每一种表现中找到正面的意义。孩子的同一种表现,父母如何解读全在一念之间。秉持向善思维,对孩子行为的解读就会倾向正面,如孩子顶嘴可以理解为有主见,听话可以理解为有教养,活泼好动可以理解为生命力强,文静内秀可以理解为有内涵。即便真的看到孩子有问题,向善思维的父母也会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错误、每一个问题都是成长的阶梯,说明他在努力尝试更多新东西。

作为父母,我们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同时也要尽可能以最大的善意去看待、理解孩子。这样,孩子在父母这面镜子中看到的才能是一个良善、正直、勇敢、自信、上进、乐观、阳光的自己,潜意识中会按这些品质和能力来塑造自己,自然而然就把自己活成了这样的人。

向善思维并非认为人性本善,而是承认善与恶在每个生命个体身上都存在。正因为如此,好的教育是能从孩子的每一种行为中找到正面的动机和意义,用正向、肯定、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向善,而非用负面、否定、消极的方式,去羞辱和惩罚,把孩子推向恶的一面。

我心中一直秉持3个基本假设:世界是美好的,人性是向善的;生命本身自有其价值和尊严;每个生命自诞生起,就有其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

第1个假设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珍惜岁月、感恩相遇。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拥有积极、正向、乐观生活态度的爸爸,确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

第2个假设让我不需要孩子用表现、成绩来证明他自己是值得爱的,我爱的就是现实中的他,而不是期待中的那个孩子。我也不会用惩罚给孩子制造恐惧,或用利诱放大孩子欲望的方式来控制、塑造孩子,而是立足通过榜样示范、关系构建和环境营造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滋养孩子。

第3个假设让我相信孩子从诞生起就携带了整个自然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蕴藏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就如一粒种子,具备了成就最好自己的所有可能。我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同时给予他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相信”的力量。

反之,如果一个人心中的基本假设是:世界是危险的,人性是向恶的;生命本身没有价值和尊严,要靠表现和成绩证明自己;人是充满奴性的,不管控一定会学坏……那么,他把孩子裹得严严的,不让孩子受到伤害,或者通过羞辱、打骂去管教孩子,就很好理解了。

教育观只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信念的一种体现。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本质上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理解世界的体现。如果希望孩子未来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正直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就尽可能秉持向善思维去看待他们,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