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

2024-12-03李洁金强

新闻论坛 2024年5期

2024年9月13日至15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北方民族大学举行,年会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全国40多所高校的13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参会论文主要观点综述于下。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新闻传播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书记、院长李珮教授致力于将学院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地。学院积极展示其实践成果,该院学生为“国家发声”,讲述新疆“教培中心”的真实情况、制作《人权青年说》系列短视频,开设了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这些举措旨在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不同民族间的团结与交流。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提出,通过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打造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并挖掘独特的历史事件和地方特色文化节日,形成特色“媒介事件”,塑造少数民族个体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原主任张学霞关注宁夏大众传播媒介如何更好地与诸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中国社会普遍价值相匹配的问题。她提出了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未来发展的双重性,即技术配置、媒介形态的发明与运行以及媒体融合的新走向,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媒介内容的生产创建与普及。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张媛主张构筑“主流算法”传播体系,通过智能分发、精准传播推送形成浸润式、可视化的传播矩阵以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效果,并且通过算法推荐和社交媒体平台的结合,促进各族人民群体自发认可的心理共同体。武汉东湖学院特聘教授于凤静创新性地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了海外中国公民,聚焦于铸牢海外中国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交媒体策略,建议主流媒体更要注重开拓社交媒体传播的多维渠道,实现传播主体的多元构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强、硕士研究生李洁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中会自觉受到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或信仰禁忌等的影响,形成了基于文化惯习、价值观坚守与理性思辨的使用规制及相关社交媒体使用偏好,其共同性和共通性能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二、技术变革中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业的演进研究

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振祥教授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在民族服饰的数字化呈现方面的利用,提出AIGC生成技术给民族时尚传播带来了新挑战,AIGC技术的产物与民族服饰的自然发展路径存在本质差异,AI在理解服饰文化情感、宗教信仰和习俗习惯方面的局限性。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骐、本科生刘迎雪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探讨了数智化技术在北疆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指出数智化技术为北疆文化传播构建了新的媒介场域,形成了新的话语模式。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何文博指出宁夏灵武市长红枣县域品牌的发展借助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语言理解、文本处理等应用能力为企业品牌建设在思维、营销及销售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杨名宜、硕士研究生韩一鑫通过对技术物质性、交互物质性和数据内容呈现物质性的分析,深入探讨数字人技术如何促进民族地区文旅实践的创新和中华文化认同的构建,揭示了数字人如何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永兰研究了云南省元江县打炭村的社会网络关系变化,指出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巩固维系着以亲缘、地缘、先赋性社会关系的同时,建构出业缘等为主的自致性社会关系。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卢毅刚、硕士研究生刘绪政聚焦于数智时代民族地区宗教舆情形成机理分析,探讨多重因素如何影响多民族地区不同群体的宗教认知,并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宗教传播到舆情发生的演化趋势,以及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互动生成的分析模式。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顾广欣探究了宁夏某村留守妇女的生活实践和媒介使用情况,提出留守妇女通过媒介技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传统家庭角色,而是在家庭内部创造了新的沟通和分工模式。

三、多面向、多维度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的概念核心是互动,中国的文化观念起源于汉字“文”的词义,而重在“化”字,即教化。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带来了新的理解,将文化视为生活方式或精神层面的体现。而当前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则立足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我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文化的多样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刘卫东教授重点关注语言、文字及音视频等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审美现象问题,提出跨文化传播的审美结构包括“看、思、赏”三种境界,强调了审美的层次性,以及审美的空间距离,指出传媒作品的新颖程度与用户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朱杰教授探究了河西宝卷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保护,他强调了利用数字档案记忆和线上直播等新媒体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小青、硕士研究生宋星雨提出当前相关研究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系统性、理论性关注仍有不足。她们通过对非遗数字化传承的概念、技术维度的核心能力、数字化延伸、数字化进阶及基本原则的探索,初步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理论体系,为非遗的数字化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而少数民族影视文化作品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叶刚、硕士研究生李姝昕探讨了民族题材电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他们分析了当前民族电影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建立反馈评价机制的必要性,加强内容创新、提升制作质量、拓展传播渠道和建立反馈体系的策略。河套学院的副教授张瑞坤和沈春鹏运用空间叙事理论,探讨了蒙古族题材电影与中国社会之间的相互映射,并引入“边疆想象”的概念,将其细化为三个空间层次,并深入分析了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的演变路径。

四、其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袁爱中、硕士研究生张童通过研究满汉文献,揭示了清代邸报在边疆政治传播中的关键作用。他们提出邸报在边疆的传播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的信息整合机制、跨区域协调、合作反馈机制,实现从中央到边疆、边疆到中央的有效传播,加强了国家治理和民族团结。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廷魁探究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与信息传播网络——驿道,在促进地域间文化交流、经济互动及政治统一中的多维互动作用,驿道传播空间的多维互动不仅加速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夏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王有军分析了《新中华报》对回族、蒙古族及其宗教信仰的报道,探讨了边区中央党报在民族宗教报道方面的成功实践及其重要意义。《新中华报》通过对少数民族及其宗教信仰的报道,纠正错误观点和澄清误解,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挑拨离间的政治图谋,从而在舆论战中取得了主导地位,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果。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薛强、硕士研究生陈岚以南宁市融媒体中心为具体案例,着重分析了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以及在融合质量与速度层面的发展困境,探讨南宁市媒体融合破局路径,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融媒体发展提供参考。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武运波提出新疆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缺少统一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资源配置简单等问题。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强、研究生渠枭宇认为,在社交媒体平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社交媒体网络民族关系”这一重要概念,应明晰社交媒体网络民族关系的构成要件,剖析社交媒体网络民族关系调适中遇到的阻碍,找到逻辑通路。

五、结语

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白贵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了年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突破,认为这些成果对未来少数民族传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加强民族地区的党的思想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理念的深化、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本届年会不仅提升了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而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李洁,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金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副主任,副教授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