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全面改革的磅礴精神力量
2024-12-03
中共延边州委宣传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其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既体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又阐释了实现目标需要坚守的路径选择和现实思考,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延边州委宣传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振兴发展,为延边高质量发展汇聚人心、贡献力量。
一、旗帜鲜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牢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实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提升工程和铸魂赋能工程,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头雁”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从中悟原理、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延边振兴发展、加快跨越赶超的实际行动。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充分发挥“理润延边”宣讲品牌作用,健全州、县、乡、村四级联动宣讲体系,用好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石榴红”基层宣讲员三支队伍,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推动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二是深入开展“三大提升”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加强道德素养提升行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宣传教育,加大对赴韩务工返乡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加强社会风尚提升行动,扎实开展“礼仪延边”道德品牌建设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乡风等系列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延边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片。开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优化完善全州城乡文明程度指数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效。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坚决有力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党委(党组)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文化安全协调机制,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加强阵地管理,强化对主流媒体和所属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扎实做好学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巩固强化联防协作机制,筑牢边疆文化安全屏障。
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是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持续扩大正面宣传,坚持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党的创新理论牢牢占据首版、首页、首屏。把更多镜头、版面、笔触对准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车间一线、百姓田间地头等重点领域,精准有效开展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之举,多挖掘平凡生活中的热心人、暖心事,打造正能量充盈、好声音充沛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统筹好全州各类媒体资源,深入实施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工程,推动各类媒体平台运行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积极推动延边日报社、延边广播电视台改革,优化完善选题策划、议题设置、栏目编辑,不断扩大优质内容4lWrf8kn8f7zzxvMbYjUHA==生产供给,努力实现产品创优创新、经营增收增效。三是强化舆论引导,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采编优势、公信力优势,着力提升定调引领能力,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及时表明立场态度,有效引领舆论走向,起到“定音鼓”、“风向标”作用。努力培育一批有正面影响力的新媒体大号,建好用好网评员队伍,积极在舆论场上正向发声、掌握主动。
三、加快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一是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延边州庆、老人节、农夫节等延边传统节日为重点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扎实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树立和突出国旗、国徽、华表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加快建设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游园广场、文化长廊、特色街路、街景小品,使中国心、中华魂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三是大力实施文艺创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入落实“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加大对文艺节目创作生产的支持力度,创作生产一批能够反映延边文化底蕴、气韵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延边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四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延边州“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历史资源,加快打造以延边博物馆为“一核”、以县(市)展馆为“八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区,充分展示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持续推动“金达莱红”文艺志愿服务、书香延边阅读季等品牌活动提质升级,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推动延边歌舞团改革,探索一条文化体制改革新路径,拓宽文化与市场融合发展的新渠道。五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推进渤海中京、磨盘山城等遗址公园建设,进一步挖掘历史上戍边遗存、古城遗址等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做好朝鲜族、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一批非遗村镇、非遗街区、非遗工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六是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推进延吉1978文创园、G331国道延边段旅游IP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建设,为延边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深化引客入延、引班入延、引会入延、引训入延,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打响“月月有节庆、四季有活动”文旅消费品牌,形成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