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干事新风 激励锐意改革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长白山高质量发展
2024-12-03陈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改革重点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树立干事新风,激励锐意改革,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长白山高质量发展。
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创新赋能,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奋进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六大建设”,实现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一是完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四个以学”具体落实举措任务清单,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不断引向深入。二是完善党章党规党纪党性教育长效化机制。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为党员上好纪律党课。立足长白山“绿色”生态资源和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金字招牌”课程,开展领导干部“干而论道”登台授课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三是创新打造“长白山号动车组”高效能运行机制。从解决机制不优、效率不高、作风不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着手,积极构建“党工委(车头)破阻领航、各级党组织(车厢)协同发力、全体党员(电力)奋进赋能”格局,坚持组织引领、守正创新、问题导向和融入中心4个原则,搭建“N+2+2”工作载体,打好组织、干部、编制、人才“四张牌”,推动全区各项工作按照动车组标准“跑出”前进高速度、运行高效率、发展高质量。
以事业为上鲜明导向选人用人,锻造全面深化改革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成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一是不拘一格树立能上能下、育用结合的选人导向。坚持“五个大力选拔”、“五个坚决不用”要求,建立干部担当作为正面典型和负面问题清单,综合干部情况,制作领导干部“相册”,结合高质量政绩考核为领导干部精准“画像”,打破隐性台阶,推进干部“上得来”、“下得去”。实施“揭榜攻坚”项目,针对全区重大战略、重点任务、关键难题,“招募”敢为者、能为者攻坚破题,敢于抗硬、表现突出的及时使用,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二是千方百计树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激励导向。聚焦激励广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研究制定20项激励措施,谋划实施“长白山干将”评选、长白山特色标识奖励等一系列激励工程,让广大干部“甩开膀子”投身改革、真抓实干。严肃处理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探索建立容错纠错会商研判机制和动态清单,在组织处理和追责问责上加强全面分析研判,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三是全面系统树立考用结合、奖惩分明的考评导向。创新建立两个融合、三个整合、四个优化、五个衔接的“2345”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机制,分领域设定5个“赛道”,推动多考合一、一考多用、动态评价。
以独特资源优势潜质筑巢引凤,汇聚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合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坚持稳住存量和扩大增量结合、柔性引进和刚性支持并举、突出专业和强化统筹并重,推动人才工作“开局”、“破题”,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一是市场化运作人才工作新路径。发挥长白山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探索成立长白山人才发展服务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构建人才服务平台、“引智”孵化平台,打造多元化人才培训、康养、服务新体系。采取政府授权使用、组织部门接收利用、委托企业经营管理的三方合作模式,盘活利用闲置政策性公寓房,打造成长白山人才公寓,运营研学基地、青年旅舍等人才项目,推动人才工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才价值转化。二是多元化打造招才引才新模式。建立人才工作专职机构,逐步扩充人才“编制池”,全力搭建人才引进服务平台,下大力气招引各领域亟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硕士以上优秀毕业生。加强优质人才和团队扶持力度,依托省级人才引进项目,实施乡村振兴“订单生”培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培养等项目,以优异服务、优质资源、优势平台倾心引才、真心爱才、悉心留才。三是精准化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长白山“尖兵”干部人才队伍培养管理机制,配套出台《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办法》,明确“尖兵”干部人才管理模式和培育措施,以干部人才管育制度创新促进稳固人才队伍根基。注重源头储备,坚持以事为先、因事选才、用其所长,择优选派“尖兵”干部人才到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培养历练。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基固本,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组织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强起来、党员动起来、力量聚起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才有坚实保障。一是因地制宜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依托长白山特有生态资源和红色资源,试点打造党建赋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凝聚党组织和党员力量创新开展“国企助村”活动,持续推动区属国企主导的冰雪旅游、乡村民宿、特产加工、观光采摘等特色产业项目下沉村中,努力走出一条“村企协同、组织相融、人才互用、红利共享”的乡村振兴路径。二是因势利导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凝智力、聚合力、提效力作用,厘清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使基层真正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创新完善“双报到”机制,通过规范党员“下”的路径、优化社区“接”的方式、强化典型“树”的实效,推进党建共建联建走深走实。三是因域施策强化各领域党的建设。树立大抓基层和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高位推动落实医疗领域党建引领民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支部领航、书记引领、党员带头”工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行业党委专职功能,以坚强“组织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力”。聚焦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结合长白山实际,探索成立功能型文旅产业链党组织,坚持“抱团发展、互促共赢”理念,集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文旅企业和行业部门,共推转型、共解难题、共谋发展,以“党建链”串起“资源链”“产业链”,形成“链上企业有需求,政府部门有行动”的政企互动、企企互动大平台,推动长白山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协同、高效发展。
(作者:中共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工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