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24-12-02本刊编辑部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12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建设工程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不仅引领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新局面,而且也为新时代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拥有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新的时代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集中、概括到现代文明中来,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融入学科建设,提炼总结中国特色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不断赋予学科知识体系新内涵。这不仅是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提供智力支撑,使马克思主义更具生机活力,也使优秀传统文化更显时代意义。

培养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是科学知识体系,又是传道授业的教学科目,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定性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既彰显出对理论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积极探索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要着力打造有政治追求、理论功底扎实、守正创新精神和丰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理论人才。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激励社科工作者参与到工程中来,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氛围。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两个结合”既深刻揭示了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深刻揭示了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论研究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既要面对现实,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两个结合”,要以时代和实践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探讨新时代重大现实问题、注重反映继承基础上创新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未知领域里拓荒开路,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成果支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我们进行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改革实践作出有益的贡献。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再启新程。我们要持续深化对“两个结合”的研究把握,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