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躬身田野 跨界融通

2024-12-02向婷

人民音乐 2024年11期

自“南京会议”(1980 年)召开以来,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视角逐渐进入中国音乐学界,在四十余年的发展中,民族音乐学学科观念对中国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间的冲突、博弈、争论日渐显著,尤其是对本土化“田野”与“方法”经验的探讨延续至今。90 年代以来,伍国栋的《民族音乐学概论》(1997 年,2012 年)、杨民康的《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2008 年)、张伯瑜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2007 年)和《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2012 年)等力作,为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理论层面的探索提供了诸多启示。而赵书峰所著的《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十六讲》(下文简称《十六讲》)正是在传承前辈文脉基础上又一部探讨民族音乐学实践层面的专业教材,同时也是作者在多年来躬身田野,尝试跨界方法理念基础上,集中展现民族音乐学前沿论域与学术动态的匠心之作。

《十六讲》依据当下高等艺术院校32 学时/16周的课程模式,设计了十六讲专题。首先,关注学术史与方法论的发展,围绕“田野”“文献”“方法论”三者间的关联,来谈当代民族音乐学基础学养训练的必要性;其次,着眼于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本土化”趋势,以表演民族志、口述音乐史、影像音乐民族志的实践为例,探寻音乐民族志书写的“中国经验”;最后,追踪学术热点,聚焦关键词汇,以瑶族、满族田野实录为载体,阐明音乐身份的建构与文化认同多层级互动关系,通过对音乐与“路”文化空间关系的探讨,为跨族群、跨区域、跨文化音乐的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拓宽了新思路。总览全书,作者着重关注本硕学生的阅读感受, 以清晰的逻辑布局, 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认知本专业的学术史轨迹,洞悉近年来民族音乐学论域的前沿转向,呈现出多维度的研究视域,对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有着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一部实用的民族音乐学教科书

教材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民族音乐学教材的使用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对梅里亚姆(Alan6P.Merriam)《音乐人类学》(1964 年)、海伦·迈尔斯(Helen6Myers)《民族音乐学导论》(1992 年) 等西方经典的学习借鉴; 拓展期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等一批民族音乐学家注重学科概念与理论范式的本土化探讨;发展期当下如《十六讲》《民族音乐学关键词》等个性化教材的深度挖掘。其中《十六讲》是作者历经五年实践而打磨的一部普及性教材书籍,阅读全文给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新颖与便捷,个性与巧思,其书写风格明显受布鲁诺·内特尔(Bruno&Nettel)《民族音乐学研究:31 个论题和概念》中“音乐”“田野”“文化”“多元”结构编排的影响, 而两本书同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书籍,教科书性质的材料。不同的是从教材价值而言,《十六讲》更偏向于工具性、实用性价值,以十六章专题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出当下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与趋势, 每一讲专题支撑文献数量多、纵深广,尤其是在专题最后作者设置了推荐阅读文献栏,将相关领域内的中外文献列举其中,旁征博引立论充分,有助于高校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宏观知识体系的培养,符合高校教学类书籍的定位。

其次,围绕高校教材目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其一, 技能实践目标: 田野考察是民族音乐学立身之本。书中对田野工作经历与经验的总结贯穿始终,强调合格的民族音乐学学者应具备从书斋走向田野,从定点田野走向移动田野的学养技能。其二,综合育人目标:理论思维是民族音乐学动力之源。作者对于后现代理论思潮的转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书中以历史文献学、历史民族音乐学、音乐口述史、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后现代主义理论、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变迁等跨学科交叉论域,对“音乐”与“文化”的互动进行多维解读,引导学生跨学科思维方法的接通,培养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田野”实践与反思

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根本,一直以来民族音乐学都遵照学理传统长期关注活态的、共时层面的音乐研究, 尤其重视对音乐的在场文本,即“结局”研究,对其背后的“历史轨迹”重视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学家转向历史观的音乐理论研究,认为历史文本是见证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变迁、当代活态音乐文本与“历史事实”差异性现象的重要依据。而在实践层面如何将传统田野考察与历史线索进行接通却鲜少涉及,基于此,书中实践了一种“可读历史文本”与“可写当下文本”兼容的历史田野考察经验, 这主要受到理查德·魏狄斯(Richad4Widdess)提出的“历史的民族音乐学”就是“历史与当下互动关系的研究”影响。

历史民族音乐学的产生无疑是对当下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理念缺失的一种矫正,尤其是“可读历史文本”让更多的“讲述者”,如民间艺人、村民、基层干部等, 有机会参与到田野文本的书写中来,拓宽了传统田野考察的视域。为此,《十六讲》中通过五个案例针对当下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的音乐场域设计了两种“历史田野”考察路径,供学生们实践参考。一种是“历史文本”与“在场文本”的互证;主要适用于汉族场域中音乐表演文本的考察,是基于汉族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文字、声音或实物的形式遗存下来的信息材料与当下活态音乐文本的对比与互证,尤其强调关注历史文献中挖掘到的信息材料与当下田野中历史事实的差异性,考察音乐表演活动表象背后的、过往的现代历史结局; 另一种是“历史文本”“口述文本”与“在场文本”的互证, 适用于少数民族场域中音乐表演文本的考察,相关实例在书中不胜枚举。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文本多作为一种“他者文化”被汉文化系统所书写,不管是官方文献还是民间资料其表述都在所难免地受到“权威”文化、机构和政治氛围的制约。所以,在进入少数民族场域进行历史田野考察时,就不得不关注以族群母语符号为载体的口述文本资料(包括声音语言符号、口述史等)与在场音乐文本的互证。因此,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青年学者,扎实掌握历史文本与音乐文本互证的“历史田野”实践经验是夯实基础学养的必要环节。

三、“跨学科方法论”应用与接通

早期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遵循单一的,谋求边界分明的学科概念及研究范畴,尤其强调学科专业的身份属性。但是,“20 世纪后半期,随着异质性、杂糅性、复合性、学科互涉等成为知识的显著特征,显结构与隐结构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一种交叉、多元的理论体系,即跨学科研究理论范式正逐渐成为全球共同认可的术语,该论域实现了对学科中复杂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及多维度整合,也为民族音乐学中跨学科音乐民族志及跨学科思维的书写与应用给予了诸多启示。

(一)跨学科民族志书写的重要性

当下民族志的书写进入了多维探索阶段,基于后现代自我批评与自我反思的浪潮,促使民族音乐学学者思考若仍以传统“科学”调查研究来呈现田野过程, 那就等同于将被研究者的主体性一笔勾销。因此,伍国栋就“跨界”释义提出:“民族音乐学的跨界是突出主位学科理论的同时‘跨入’客位学科领域,在书写中允许两种或两种以上常规思维模式的并存。”杨民康提出,“以音乐符号线索追踪为基本目的的共时性研究视角”的多点音乐民族志等。而基于前文历史田野过程的复杂性,作者尝试了三种跨界方法与书写理念,描述田野中各样的声音、各类的故事及其深层的文化隐喻。首先,“跨学科思维模式”的书写,注重宏观视域下多学科理论、方法层面的接通,要求更多关注到音乐与文化语境的互动。如第六讲音乐表演民族志的书写从“语境”“身体”“互文”“权力”四个思维层面,强调音乐表演语境中的参与者、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多维互动关系;其次,“跨学科实践模式”的书写,注重微观- 个案相结合的田野实践, 以音乐符号的流变(“变体链”“时间链”等)为线索,将一个个具有互文性关系的个案进行跨学科宏观描述,例如第十讲基于广西贺州黄洞瑶族婚俗仪式的定点考察,以及第十一讲湘、桂边界平地瑶音乐的多点考察;最后,“跨学科反思批评”的书写,是建立在跨学科基础之上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解构的“深描”书写范式,其过程强调在执笔中嵌入“他者”的音乐语境,注重“移动的田野”与“定点的田野”相结合,记录田野互动、田野知识以及田野感悟,试图剖析更为深层的音乐文化内涵,是一种田野实践与自我反思批评相结合的书写风格。从文中的编排来看,前两种模式是围绕传统音乐民族志“思维层”“实践层”的整合探讨,适合本科阶段民族音乐学专业的训练,第三种基于“反思层”的跨学科民族志风格的尝试,则更适合研究生阶段的自主探索学习。

(二)跨学科关键词思维的拓展性

近年来, 民族音乐学内部不少学术词汇的概念及意义被不断重新界定或升级, 引起了一些关于学科边界模糊,论域不断消解的质疑。这一现象并明学科理论发展的式微,而是后现代跨学科理论不断发展的结果,追踪热点词汇或聚焦问题意识的研究并非“泛化”或消解传统的过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域的跨学科属性及学者洞察前沿的敏锐度。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在对亚文化的研究中,就已经提出了“抵抗”“风格”“收编”等关键词来总结对主文化发起挑战而建立认同的特殊文化方式(即亚文化)。当然关键词的提炼与产生与诸多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民俗、经济等发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书中,作者意识到在关注当下复杂的少数民族音乐事项时,应在同一音乐文化圈基础上提炼多个具有前后、上下、大小等序列关系的核心词组,呈现出一条清晰的逻辑关系路径(即族群音乐事象互动关系的路径)。正是这种产生排列组合关系的序列关键词思维,为当下民族音乐学中复杂的、模糊的跨族群、跨区域传统音乐研究拓展了思路。

首先,“纵向序列关键词”思维的运用,针对当下跨族群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不乏族群间的跨界交融,其过程是在文化(包含神话、宗教、艺术、仪式等)差异基础上的群体建构,着重关注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的研究。族群边界的互动强调某些“我们”以排除“他们”,并在特定环境下与被归类为“我们”和“他们”的群体产生关系。关于如何在模糊的边界与复杂的族性问题中探讨音乐文化的互动与归属,张伯瑜提出以“人群关系”为跨族群音乐研究的出发点;杨民康强调“族群音乐文化关系的跨地域比较”;而《十六讲》则引导学生建立起一种“纵向序列关键词”思维,即运用历时性思维对不同时期关键词概念的生成、发展与衍变进行高度提炼,通过词汇序列链接与组合的变化,厘清最具指向性的族群互动关系。如书中分别例举了第十一讲湘、桂边界平地瑶音乐的田野实践,提炼了“历史事件”“文化濡化”“族性建构”“文化认同” 的纵向词汇关系与第十四讲满族“吵子会”研究的“移民文化”“族群边界”“传统发明”“音乐认同”的纵向词汇互动,并指出当下跨族群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大多经历了族性建构- 身份边界- 音乐认同的纵向序列关键词的发展。

其次,“横向序列关键词”思维的运用,针对当下跨区域音乐文化的研究。序列关键词思维不但关注其生成与流变, 而且对其横向文化意涵的多维性、多重性、可变性特征结合具体的时代语境进行勾连思考。当下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越来越注重共时地理文化空间中各民族传统乐舞的跨区域研究,一种基于“流域”“通道”“走廊”中音乐与“路”文化关系的横向序列关键词,成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新动向。这种横向路线地理空间关键词的梳理弥补了传统音乐民族志静态“点”状描述的局限,而中国各民族传统乐舞历来就是交融互通的,通过对跨区域文化空间中,如“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藏彝走廊”“武陵走廊”等地理文化词汇的横向提炼及沿线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能从过去单一点状、线状的音乐描述中呈现出带状、放射状的跨区域音声景观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可以说,书中关于音乐文化“序列关键词”思维的运用,是在扎实的田野考察基础之上,根据族群所关注的“公共话语”而提炼的“术语”研究,通过对每个关键词“纵横”序列的释义及词汇关联性、黏合性关系的解读,为当下跨族群、跨区域音乐文化中族群边界模糊、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的研究拓宽了新视角,对青年民族音乐学学者跨界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迪。

结语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十六讲》是赵书峰对当下中国特色“新文科”建设所推行的跨界融通,交叉互融研究理念的重要尝试。同时,作为一部系统、严谨且具有本土化学科特色的专业教材,主要面向高校青年读者, 立足民族音乐学实践层面,对“田野工作”“跨学科方法”“文化关键词”三个维度解析全面深入。美中不足的是,书中部分专题涉及广泛的西方文艺理论, 行文多用个案解释现象、理论解释现象的文字叙事,容易造成“写文化”的阅读感受,如在原有田野实践基础上丰富多样化的乐谱形式(包含已被记载的乐谱和被转化的乐谱等),来强化用音乐说明声音或用声音解释音乐的形态叙事,或许能缓解“写文化”的烦冗,亦可使全书观感更为丰满。总之,《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十六讲》的出版是国内民族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层面的又一进步,对阶段性探索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经验有着积极的拓展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湘西土家族曲艺“三棒鼓”音乐形态转型与口述史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2ZDB073)]

向婷 博士,长沙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