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乐年轮 春华秋实

2024-12-02吴玉霞

人民音乐 2024年11期

进入新时代以来, 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欣欣向荣。作为汇聚民乐力量的专业社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始终关注其发展走向, 并通过学会创建的“华乐论坛”“华乐讲坛”等平台对其进行理论梳理和专业研讨。本文将围绕对新时代民族管弦乐艺术实践与思考, 为推进民乐高质量发展探寻新路径。

一、探源溯流 国乐之根

2014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民乐传承数千年历久弥新,与时俱进。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编制形式,立足于传统器乐组合,经20 世纪20 年代大同乐会推动,由形态各异的乐队编制拓展而来,是中西方文化长期交流互鉴的产物,是中西结合的新型音乐样态。经过百年艰辛求索,中国民族管弦乐事业风华正茂, 走出了一条坚守与创新兼具的发展道路。其丰富的音韵格律、丰满的技术技巧、多样的音乐形式,拓宽了中国民乐的表现力,其深厚的民族底蕴,承载着璀璨的中华文明以及文道脉传的生命性。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是民乐人的精神家园,成立于1986 年,是由彭修文、秦鹏章、朴东生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民乐艺术家汇聚广大民乐人建立的“民乐人之家”。学会长期致力于民乐艺术的发展与研究,先后创建了“华乐论坛”“华乐讲坛”“华乐大典”“国韵悠长”“国韵杯”“桃李芬芳”“民乐艺起来”等专题活动,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在创作、演奏、教育、研究、推广和乐器制作改革等多领域做出了许多推动深化发展、搭建展示平台的务实工作。作为民乐领域的全国性社会学术团体,珍视民乐艺术深厚的文化滋养对“塔基”“塔尖”培育的重要性,聚焦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当代传承与发展,立足中国、开阔视界、多元融合、守正创新。

2012 至2023 年, 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以及新绎文化集团的大力支持下, 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大力推动的“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精心打造的学术品牌,采用1+1 研讨模式探讨乐人乐曲、乐团建设,展现了民乐事业的蓬勃生机。近百位民乐领域杰出的作曲、指挥、演奏、教育、理论评论等方面的佼佼者及优秀乐团依托“华乐论坛”交流平台探讨艺术规律, 其成果汇聚于学会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乐谭》系列丛书中,对推动业界学术、艺术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华乐讲坛”是“华乐论坛”延展的子课题,于2022 年1 月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开启,通过讲述者、聆听者、研究者三维视角,意在引领当代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艺术观、价值观,为中国民乐艺术学术建构营造良好氛围。田青、谈龙建、张振涛、胡志厚、吴钊、张维良等数十位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分享,分别代表着本学科的最高水准,引领文艺工作者探索艺术事业的新高度, 学会与上海音乐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华乐年轮十二刻度》付梓在即。

学会工作就像一面镜子, 映射出中国民乐的发展轨迹。如何重视学术资源,用好学术高地,发挥人才优势,团结更多民乐人做善事、办实事,呈现新时代精神风采,是学会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对推出更多具有时代风范、专业引领的民乐佳作、学术论述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人文精神的高度,决定作品的生命力,而音乐创作者的文化视野、艺术品位、人文情怀,直接影响作品的精神与品格。“华乐论坛”以美学思考的人文向度来探研中国文化与世界音乐创作学术动态及艺术作品之关联。经典民族管弦乐《秦·兵马俑》《达勃河随想曲》《西北组曲》《塔克拉玛干掠影》《靺鞨组曲》《维吾尔音诗》《滇西土风三首》《后土》《抒情变奏曲》《古槐寻根》《岁寒三友》;大型民族管弦乐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长城随想》《花木兰》《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云南回忆》《第一二胡狂想曲》《江月琴声》《苍》《愁空山》《春秋》《唤凤》《千章扫》等作品常见于音乐舞台,且久演不衰。作曲家、演奏家通过自述,解析创作中对立意构思、技术技巧、音乐语言的应用与创新;理论家则通过评述,对作品及作曲家、演奏家个性追求、创作语汇以及民族乐器与乐队关系的处理等话题进行探讨。《乐谭》将百余篇文论集结成册,在欣赏、研讨的同时扩展理论研究成果,给后学以示范与启迪。

创作被视为音乐活动的“第一”要素。近些年,新生代的民乐创作备受关注, 他们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力求根植于民间文化的深厚土壤, 将内心的所思所悟连同传统意蕴相得益彰, 与时代同频共振。王丹红创作的协奏曲《阿曼尼沙》《如是》《云想花想》《幻想曲》《伎乐天》《弦意岭南》,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山西印象》《高粱红了》《水阔山海间》,是近些年艺术舞台一道靓丽的光束,作品不仅将年轻的作曲家聚焦于舞台中央, 更是让我们领略了青年作曲家的时代风范。民间艺术的滋养与接地气、聚人气、展风气,使王云飞的创作更具时代性和民族性,他的民族室内乐《武生》《打令调》《八阵图》舞台讲台常演常新,民族管弦乐《春华秋实》《大潮》以及大型组曲《团结就是力量》《雄安》紧随时代步伐,其大量现实题材和民族情怀的音乐作品蕴含着国乐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李博禅于2024 年8—9 月间连续三场不同题材的大型专场音乐会,中西合璧,从民族管弦乐《爱的无言歌》之群英荟萃·同颂爱音,到唢呐、竹笛、二胡、琵琶之中国浪漫;从《九曲黄河诵》到《东方旭日》交响套曲,以恢弘壮丽和大气磅礴,将板胡、唢呐、古琴、竹笛、二胡等中国民族器乐的传统古韵与钢琴、小提琴的现代交响唯美和鸣,在赋予作品以生命灵性的同时观照情感意韵, 将民族精神与复兴梦想通过多元色彩生动传递, 既融入了当代年轻人的浪漫与温情, 又展现了对中华历史文明的深刻理解与强烈的家国情怀。综观上述,我们在赏析青年作曲家们的优秀佳作中, 翘盼民乐创作硕果累累。

道存于心、不拘于术,风格迥异、璀璨生辉。业界钟情于民乐艺术创作的不乏其人, 但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出自于同一师门———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教授携王丹红、陈思昂、李博、白浩钰、史付红、赵俊毅(马来西亚留学生)、杨一博、李钥锦等青年作曲家,执着地为时代讴歌,为民乐力作,在传帮带中让无声的乐谱获得有声的生命。无论是作为一个人、一群人、还是一个团队,只有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将内心那份激情和艺术的冲动上升为创作的动力。从跟跑、奔跑到一路领跑,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磨砺, 让我们感受到新生代作曲家们的崛起, 当他们频频聚焦舞台目光闪现的那一刻,水到渠成已然成为佳话。

作曲家“深入生活、深挖民间”的创作理念直接反映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刘长远教授对新的音响效果的追求富有实践意义, 在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中呈现为旋律中的对称式展开以及运用多种音阶形式的创作手段和追求音响色彩中所构建的二度叠置的和声、增四度、纯五度的戏剧性音效,为新时代民乐创作注入活力、拓宽思路。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光明》《莫高窟》《崛起》《丝竹里的交响》《龙跃东方》《空谷幽兰》等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符号, 在展现中国民族乐器传统韵味和西方管弦乐色彩的同时, 对民族交响乐探索和创新的强烈愿望以及深厚的民族情感, 体现在他丰沛且具张力和潜力的音乐创作中。

以作品呈现文化自觉,涵括美学意蕴、哲理思辨,通过技法和音声之变,展现丰富语义是新时代对民乐创作的希冀。从独奏到室内乐,从关注大同乐会合奏形式到辨析民族管弦乐艺术创作分期特色, 民乐从大合奏的简体到和声与织体结构的丰富多元, 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职业作曲家参与民乐创作的可喜景象。

二、守正创新 国乐之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是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精神,失去优秀传统的锚,我们有可能随波逐流。如何将优秀中华文化进行当代表达,回应时代发问,在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语境下,彰显独特的文化魅力, 是新时代高质量艺术发展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审美觉知与乐调释意相生相合,源于长年累积并融汇于操习之间的艺术灵感,那形态万千若云兴霞蔚,蕴涵着具有鲜明个性和绵延悠长的艺术规律。如台湾学者林谷芳所言:“每个乐器都有它的生命性……中国乐器之具生命性乃因于中国的文化美学,但生命性的完成则更直接指涉中国的生命美学。”如是,演奏艺术,是物理振动与情感能量的交织融合, 是器与道的音声释义,是生命灵性的真情流露。涵养心境,双向奔赴。从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视域,器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是赋予作品生命观照的创造行为,拥有尊重原作和拓展品读的双重意味。器乐表演是建立在曲作者与诠释者于音乐形态、语言结构、音调乐律以及审美旨趣、阐述方式的共同认知,具有重塑性和创造性。

在民乐领域, 王建民与邓建栋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被视为新时代民族管弦乐在艺术表演、创作演绎成功融合的范例。他们以娴熟的技艺、丰富的经验表达创作认知,并将创作的各种“提炼”与“心得”升华于作品内涵与境界之中。王建民教授的创作基于漫长的岁月浸润和浓郁的民族风韵,围绕时代气息、学术建树,以“合力”一词贯通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鱼水关系”。他对音乐创作的背景、理念、技法运用等多维思考,源于传统融会创新,重视演奏家群体的审美趣味以及音乐表演中“度”的拿捏。他在“华乐讲坛”解读二胡“狂想”系列所彰显的创作功力和丰富经验, 揭示了音乐表演必须对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分析并作出准确解读的诠释心得, 以此作为二度创作的依据, 使音乐表演最终呈现为对音乐作品的准确传达和升华提炼, 真正体现音乐创作的质感和情感。邓建栋作为“华乐论坛”杰出的民乐演奏家曾被誉为“融传统与现代、学院与民间于一体”的典范。正是这种对于表演艺术的精雕细刻,才能使其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接近作品的原貌, 具有造就经典的可能性。艺术家从旋律素材、曲调音韵、技法设计、和声语汇及曲式结构等对作品进行打磨与再创作, 经过持续的实践与思考, 感怀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作为乐者,我们感慨当音乐创作丰富手段背后的“技术”被放大,便让我们见识了曲作者、演绎者的“用心”及其丰沛的技艺支撑和探究能力。

“每种音乐体系都由一系列观念预示,它们使音乐融入全体社会活动, 并将其阐释和定位为种种生命现象中的一种。这些观念决定着音乐的实践和表演,以及乐音的产生。”中国民族器乐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已肩负起了国际传播的责任和使命。琵琶作为与丝路文化密切相关的传统乐器, 具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和互通融合的文化品格。如何在继承中创新,是当代音乐人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涉及到用什么样的心态创作作品,用什么样的艺术感染观众, 用什么样的高度诠释作品。《妙音天舞》是一首为琵琶和三件打击乐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融合之作。乐曲将印度的西塔尔风情和中东阿拉伯舞曲元素巧妙融合于琵琶语汇的点线颗粒与诗意舞韵中, 以极具异域特色的优美旋律, 生动再现了敦煌壁画中“妙音反弹”" 的袅袅仙音, 使丝绸之路上热舞蹁跹的塞外风情扑面而来。乐曲将琵琶与手碟、珍贝鼓、打箱高度合一, 将敦煌文化中的神秘幻境与拉丁爵士风格, 在古典琵琶与时尚鼓乐的演绎中得以酣畅淋漓地表达。在创作实践中,对弹轮的共性语言,装饰音的起落微变, 余韵的长短和滑音压指之推敲以及“缓歌慢舞”的内在张力等感性表达,充满了愉悦之意。打击乐演奏通过指掌控制传递技术音效和高低层次, 以追溯古文献和壁画中的鸡娄鼓音源。琵琶穿梭其中,在音与“润”、声与“腔”之间,在音韵、节奏、风格释义之间,追寻“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的境界之美。同一主题由简变繁,加花变奏后的层次更具灵动,使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参与感。

如果说作品演绎包含从案头准备、读唱奏谱、分组磨合、组装验收等不同阶段,那么从概念到落地是一个漫长的剖析过程。表演实践的难能可贵在于不断地爬梳剔抉,从琴房演练到舞台表达,复刻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旋律, 更重要的是手中技艺对作品的创造性再现。

艺术贵在创新, 但创新的前提是继承。演奏家、作曲家品析作品各类数据内涵的“量”与“度”、“标准”与“突破”,揭示蕴含其中的美学原理,而审美经验与艺术感知所表露的真情意趣, 包含统筹兼顾的学科思维, 以及洋溢着民族管弦乐创演合一的时代特色。如何将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辨,使作品演绎更具思想性, 学术意识的构建及多思维的铺陈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舞台音乐创作丰富的样态, 是当今时代寄予艺术人的希冀与厚望。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 整理乐思再出发,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民乐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民乐工作者应将艺术实践、感悟转化为推动民乐艺术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践、勇毅前行。正如理论家田青研究员强调的:“学者要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以艺术认知表达价值追求,以艺术意趣传达审美理念, 以文化的力量捍卫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和“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是我们艺术工作者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并且牢牢把握的根本遵循。

三、雅韵逸风 国乐之美

“艺术是关于精神的,虽然艺术所操作的材料是物质的。因而,艺术所讨论的领域从未超越人们的意识范畴。”譾訛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模式是中国民乐百年发展的产物, 它涵盖了中国风格独特的乐器文化,在借鉴西方音乐的乐队形式中,承载着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音乐思想, 是融合中国民乐人集体智慧的创造结晶, 彰显着中国民乐艺术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和美学追求。

第十届“华乐论坛”遴选出的10 支具有专业性、代表性、示范性和良好声誉的优秀民族管弦乐团,通过研讨,将各自的团队理念、发展历程、组织构架、市场开拓等方面概括以往,展望未来,通过交流,激发各乐团之间的联络、学习,通过梳理和回顾,寻求中国民乐国际化表达,为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所积淀的优秀成果值得推广,他们以交流互鉴,共谋发展。事实证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管弦乐团,是众多艺术家、奋斗者通过开拓进取、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结果,这其中有成立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乐团”,也有进入21 世纪20 年代的“新乐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职业民族管弦乐团四十多家, 常设编制普遍在50—80 人之间。从中央到省地,很多乐团都由当年的歌舞剧院(或歌舞团)转换成了独立编制的民族乐团。近些年,随着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艺术基金”和“时代交响”,其中的大部分乐团都有了独立的“量身定做”和音乐季,原创新作数量逐年递增。很多乐团通过职业化管理,艺术总监、常AmGR0rY8WAdyIiMf/BmvBA==任指挥、驻团作曲发挥引领作用,“国际化”视野的运营模式令人欣喜。

“新老”乐团各有担当,有的忙于国家任务,有的奔波各地巡演, 各级各类民族乐团普遍呈现奋发有为的景象。大型民族管弦乐《天地永乐·中国节》《崛起》《国之瑰宝》《海上生民乐》《丝路粤韵》《风雅秦淮》《孙子兵法·回响》《灯塔颂》《燕京八景》《丝竹里的交响》等作品,尽管区域不同、别有意趣,但你追我赶、相互帮衬的“美意”沁人心脾。以中央民族乐团为引领的2024 第二届“国乐之春”《乐聚八方》开幕式音乐会,汇聚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15 支优秀乐团, 谭利华等13 位指挥名家、于红梅等六十余位国乐及跨界演奏家齐上阵,呈现《合璧之乐》等19 场高水平民族音乐会,旨在让民乐“火”起来。北京、无锡、珠海、南京等地市级民族乐团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中乐团除了创办自己的乐季,还携手共进相互增援。“联合乐团”互相切磋、资源共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委约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永远的山丹丹》,自创作以来演出近百场,除了本团演,还与其他院团联袂演出。2024年6 月在南京的“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将来自长江和黄河流域的11 支专业团队在张列指挥的带领下会聚古都金陵,奏响长江“民乐汇”。除此,北京民族乐团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联合大运河沿途流域———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 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等7 省市130 人共同阐释“运河文化”的历史厚重。等等此类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指挥家、管理者的默契配合。

“华乐论坛”研讨的十家乐团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其中的两支年轻乐团引人关注。北京民族乐团成立于2015 年,短短几年能获得殊荣,正如张伯瑜教授在《论北京民族乐团快速发展的秘籍》一文中指出:“一个乐团的成功非一朝一夕之事,往往与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密切相关。”譿訛如果说优秀演奏家可以靠天赋和训练不断涌现的话, 优秀乐团的出现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这其中既涉及乐团中每一位演奏家的演奏水平和指挥家的艺术造诣, 也涉及演奏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处方式,由此塑造出的独特风格和对作品的阐释能力,以及乐团在管理层面的运作方式等多重因素。而“高效、现代、活力”是彭丽教授在《丝竹交响,韶华绽放》一文中对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建团特色的提炼与表达。2017 年11 月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挂牌成立,乐团拥有演奏员85 人,由海内外顶尖音乐学院的优秀人才组成。秉持“立足苏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艺术定位成为苏州文化名片,短短的几年,该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被誉为一支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国家级青年艺术团队”。讀訛正是这种速度与激情、恢弘与诗意,成就精彩夺目。

推动民乐艺术繁荣发展, 必须保持民乐的特性,坚持抒发“正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与中国文化理念的传达,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重要方式。最近热播的舞剧《只此青绿》像一股清流直指人心,妙曼的舞姿轻盈典雅,无需过多的言语和粉饰, 使融化在血液里的中国之美得以觉醒;而一款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棚,以非同寻常的惊艳打破壁垒,与“中国式”文化输出同向发力。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融汇贯通于历史长河之中,将文脉赓续、活态遗存并举传导于新时代文化传扬。从文化观念、艺术审美与表演场域,通过音乐原创以及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多元与融合等主题展现时代风采,使中华文化、中国精神根深蒂固在职业理想与信念之中。

中华文化自信承载历史记忆, 通过平衡松弛的民族管弦乐,可以寓教于乐、通达人心,涵养正气、升华境界。如果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增强文化自觉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 那么结合专业特色与艺术实践,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 读懂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认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总体和要求,践行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线路,是我们探索、梳理、总结符合新时代中国民乐艺术发展的教育路径和实施良策。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与“华乐”系列相媲美的还有学会与上海音乐出版社合作的《华乐大典》以及“国韵悠长———中国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前者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这套大制作, 力图全景式展现当代民族器乐文化发展中的乐人、乐事、乐曲、乐论、乐史、乐改等,在业界影响广泛。后者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新创的品牌, 锁定每年的12 月23日。音乐会用传承了数千年的民族器乐文化,展现高品位的民族管弦乐艺术,致力于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构建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传统”,打造属于中国人的节日盛典。透过令人欣慰的票房以及3 小时达1803.9 万人次的网络收视,让我们看到了民乐文化的力量, 更让我们坚定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的信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将团结广大民乐人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发挥专业优势,彰显文艺力量,以更大力度推动民乐艺术整体发展,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乐章。

吴玉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