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作树一帜 沃土育新声

2024-12-02王梓赫李为儒

人民音乐 2024年11期

郭颂是致力于东北民歌音乐编创地域化的探索者和领军人。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整理、创作、演唱、推广以东北民歌为代表的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始终坚持唱作合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理念, 将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鲜明的地域风貌、人民大众喜听乐赏的东北民歌艺术作品呈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创作、编曲的《新货郎》《越走越亮堂》《乌苏里船歌》《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等作品口碑载道,是其扎根东北黑土、巧用地域民族元素,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品写意。

一、扎根黑土地、兼收土与洋的艺术生涯

1931 年,郭颂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虽然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但他从小酷爱音乐,沈阳大舞台表演的东北二人转、皮影戏、木偶戏、京剧艺术、鼓书等深深地浸润着幼小的心灵。1949 年,在父亲的建议下, 他进入黑龙江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院土建系学习, 但学校的文娱活动使他的音乐才能获得充分发展。1950 年,郭颂正式成为鹤岗市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员。1953 年,因其出色的歌唱天赋被调入松江省鲁艺文工团, 后经团里的延安老革命洪钧先生推荐,次年成为黑龙江省歌舞团(后简称“省歌”)的一名歌唱演员,正式开启了艺术之路。

东北民歌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这一地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地方民歌, 积聚了东北地区人民集体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积淀, 在历史的发展与传承中,逐渐融入新时代的民族元素,展现出独特风格特征与艺术价值的民歌体系。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盛行一时,如何学习科学发声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备受关注。1954 年省歌为了提高演员业务水平,聘请了一批俄侨音乐家当教员,郭颂在领导的安排下跟随俄侨女高音歌唱家阿恰伊- 多布罗特沃尔斯娅学习西洋唱法。郭颂从自身演唱实践出发,吸取、借鉴欧洲歌唱艺术的先进经验,深刻体会“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音乐方法,努力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同年,周恩来总理接待外宾在哈尔滨和平屯宾馆观看省团演出,时年23 岁的郭颂演唱的一首西洋声乐作品引起了总理的关注, 专门叮嘱他应深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从地方民歌入手。遵从总理的教导,郭颂由此开始深入东北三省,扎根黑土文化,在表演中有意识地体悟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把握民族民间艺术朴实无华的气质。作为这一学习探索的初期成果,他收集、整理了《丢戒指》(1954)、《打轮墩》(1955)、《看秧歌》(1956) 等重要的民歌,将这些所谓的“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北民歌搬上舞台后,在国内引起轰动。

改革开放之后,郭颂迎来了歌唱艺术事业的第二个春天。1977 年,为了恢复嗓音,郭颂来到上海声乐研究所找林俊卿大夫学习“咽音”唱法。林大夫选取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男高音咏叹调《奇妙的和谐》作为范本,逐字逐句地耐心教导,使他的声音品质、歌唱方法得到很大提升。1979 年秋末,组织安排郭颂赴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进修,师从王福增教授学习美声唱法。

作为东北黑土地培养出来的歌唱家,郭颂在艺术演唱的道路上肯吃苦、勤学习,随着艺术视野的不断开阔,他开始有意识将西方音乐科学的演唱技法融入东北民族民间的音乐艺术传统, 坚定地走上了一条兼收并蓄的民族声乐发展之路。

二、唱作合一、为民歌唱的艺术理念

在不断深入和拓宽的艺术探索中,郭颂从最初对东北民歌的整理、改编,开始转向了对歌曲(词、曲)的创作,成为“唱而优则写”的全能歌唱家。从选材来看,郭颂早期改编整理的东北民歌倾向于日常生活场面的细腻描写或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歌咏,后转向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以及少数民族新生活新场景等宽广视野。老百姓不仅能在“戏匣子”里听到郭颂的东北民歌,也能在“草台演出”中感受他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词、亲切的乡音,他为民歌唱的情怀永远定格在那些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中。

(一)踏歌而行 佳作频出

1956 年8 月1 日,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汇演在北京中山堂开幕, 这是共和国演出史上的辉煌记忆,对于参演者同样意义非凡,许多优秀的青年演员正是由此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逐渐成长为行业翘楚。作为黑龙江省代表团的一员,郭颂以一曲独具一格的东北民歌《丢戒指》一鸣惊人。这首汉族小调叙述了一位年轻的姑娘不小心丢失了情郎所赠的金戒指,她不顾羞涩,不惜重金许诺酬谢,请求拾到者送还的焦急心情。歌词具有东北语言下滑的特点,其中有很多儿化音,如“丢戒指儿”“老头儿”“小伙儿”,频繁出现“呀、啊、哟、哪”等衬词。在表演上郭颂颇费心思, 借鉴了东北二人转单出头的表演形式, 即一个人在舞台上既唱又演,生动、风趣、诙谐且具有调侃性的表演,轰动了整个音乐周。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郭颂绽放的另一个重要舞台。作为家乡的文化盛会,在“哈夏”最初的时期,郭颂频繁亮相,共参加过五届(1961—1964、1979),用其醇厚爽朗的歌声伴随着“哈夏”成长,贡献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

在1961 年第一届“哈夏”开幕式上,郭颂演唱了他最新改编的民歌《梁山伯五更》和他的创作处女作《新货郎》(秀田、郭颂词曲),精湛的唱功与生动的肢体表演,把一位“送货不怕路途远”的新时代货郎形象传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1963 年第三届“哈夏”,郭颂演唱了自己创作的《越走越亮堂》(书怀、秀田、郭颂词曲)。歌曲原名《喜洋洋》,是他根据自己1960 年在绥化宝山乡体验生活期间,冒着风雪随生产队送公粮的经历而创作,后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对歌词和曲目作了修改。作品以歌词语言节奏的变化带动音调节奏生动, 刻画出喜迎丰收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形象。1964年第四届“哈夏”音乐会上,郭颂演唱了《我爱这些年轻人》,赞扬了农村青年人的实干精神。随着对人民情感、现实生活的不断了解和感悟,郭颂的歌唱艺术从题材、风格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1979 年仲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首次“哈夏”举办,郭颂根据赫哲族民歌改编的《乌苏里船歌》和瞿希贤改编的合唱版本一起登上了舞台,这首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轻快舒缓的作品生动描绘了乌苏里江上赫哲族人民对祖国山河和幸福生活的赞美,一经推出便不胫而走,至今传唱不衰。同年,时任中央歌剧院副院长的刘诗嵘在亚洲太平洋歌曲编选会议上将其作为十首代表性中国歌曲进行了推介;1980 年, 这部作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向全世界推广。

(二)量体裁衣 合作共赢

在当代中国乐坛上, 郭颂的演唱除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尤以曲目多为编创而独树一帜,“量体裁衣”和“团队协作”也成为他的音乐成就难以被复制的主要原因。郭颂一生创作改编了二百余首民歌,其中仅有三分之一公开发表、演出播放过。在词作方面,他与长期合作的王德、王书怀、胡小石、吴岩、李秀田等好友形成了相当的默契,通过设定情节与不同角色人物的风趣对话,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描绘妙趣横生的场景, 既符合郭颂的个人表演风格, 又展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作曲方面,他与汪云才、王羊、暴侠等人合作多年, 创作的歌曲音域舒适和风格技法纯熟,使他的舞台表现游刃有余、精彩纷呈。同样,歌曲的伴奏通常也会为表演锦上添花,这得益于省歌民乐队的默契配合,细腻处理。伴随着郭颂歌唱艺术上的日臻成熟, 乐队也于20 世纪70年代后在伴奏人员与乐器配置上趋于稳定。这支由众多优秀民乐演奏家组成的队伍, 伴随了郭颂漫长的艺术生涯。

《新货郎》和《越走越亮堂》开创了东北民歌创作的新境界。《新货郎》是他和同事随百货商店店员到农村送货,体验生活后创作而成的。歌曲采用六声音阶羽调式,曲调以东北大秧歌领头人唱的秧歌帽“洞宾醉酒岳阳楼”为基础,将原曲的四个乐句拆开,巧妙地嵌入二人转中节奏多变的流水板,全曲旋律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多次出现东北民歌《卖线》的音调,和谐地融于旋律之中。《越走越亮堂》则生动塑造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乐观豪爽、积极向上的东北农民形象,民乐演奏的歌曲前奏营造出马蹄翻飞、车铃铛碰撞、鞭子飞扬的拟声音效,让听众仿佛置身于白雪皑皑的送粮路上。音乐素材取自二人转中悠长、奔放的“红柳子”调和唢呐牌子曲“句句双”中高亢、昂扬的音调,郭颂汲取二者之精华而创作出这首三段体徵调式的歌曲。

除了在创作上的匠心独运, 郭颂的演唱处理更是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境界。他长期整理、创作并演唱的数十首东北民歌和富有东北特色的创作歌曲如《新货郎》《瞧情郎》等佳作,无论是“一度创作”,还是“二度创作”之中,都尽量做到字斟句酌, 在表演上精雕细刻。每部作品从词、曲、唱、演等环节都经过反复的打磨和修改。郭颂始终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创作态度,向专家求教、与同行切磋、向人民学习,不断突破自身局限,以开放的学术情怀锐意进取,他代表的原汁原味的东北民歌艺术形象完美地传扬于天下,为东北民歌开宗立派。

三、深入民间、面向世界的艺术格局

郭颂在民歌创作、改编及表演上的卓越成就,得益于他深入民间、面向世界的艺术格局,这种开阔的艺术视野在当年不仅弥足珍贵, 今天依然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一方面,他亲自走进百姓之中,深入感受日常生活,将深厚的为民情怀融入音乐, 使他的民歌作品能够精准捕捉并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他的艺术实践始终与时代同行,特别是在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背景下,他巧妙地运用民族元素, 使东北民歌不仅紧跟时代脉搏,更跨越国界,走向世界。可以说,郭颂不仅成功地将东北民歌打造成了富含民本情怀的艺术瑰宝, 还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传承与发展, 让东北民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式文化符号。

(一)出版发行 使命担当

1981 年7 月郭颂的第一本歌曲选《乌苏里船歌》(简谱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其中共收录了47 首民歌, 是他60 年代至80 年代的主要编创成果。以此为蓝本,2000 年5 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乌苏里船歌———郭颂 36 首创作歌曲选》(五线谱记谱并配有钢琴伴奏)。谈及这本歌曲选,郭颂说:“出此书,目的是为了给大专艺术学院上声乐课及进音乐厅演唱之用,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点儿遗产。我虽此生沧海一粟,现在积累多了,就成了一批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想到此,倍感亲切和荣光。”从这朴素的话语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近古稀的郭颂仍心系祖国民族音乐的传承,看到了中国歌唱家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半个世纪以来, 郭颂为了贴近生活的艺术创作,由北向南到民间采风,与渔民、猎人、牧民、工人、农民吃住同行,建立深厚的友情,聊家常、干农活,切磋研究、分析创作、收集整理音乐素材,为塑造突出、鲜活的艺术形象而做好前期积累。1963至1984 年郭颂陆续发行了8张唱片(见下表),其中包括了大量民间歌曲,由他演唱的《乌苏里船歌》更是荣获1989 年首届金唱片奖。郭颂生动传神的演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有山、有水、有景、有人、有音、有貌,绚丽多姿的艺术画卷。

(二)出访列国 文化外交

作为中国当代民族文化的大使,1957 至1989年间, 郭颂九次随国家领导人、重要文艺团体出访国外演出, 将东北民歌带向了世界。1957 年,他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的一员第一次出国, 赴尼泊尔巡回演出。之后的几十年间, 他随中国广东民间音乐团访问了苏联、匈牙利(1958), 与中国青年音乐家代表团赴英国多地访问演出(1959),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日本,让《乌苏里船歌》首次在东瀛舞台上唱响(1963),随中国广播民乐团赴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演出(1965),随东方歌舞团赴越南进行友好访问(1966)。1983 年,重返歌坛的郭颂随黑龙江歌舞团远赴加拿大访问演出, 演唱了他的代表作《乌苏里船歌》《我心中的金凤凰》《新货郎》《长河从我的床前流过》(加拿大歌曲)。

1986 年黑龙江省歌舞团访问香港,郭颂演唱了《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甜透了咱心窝》《乌苏里船歌》等代表作。《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晶报》都发表了特稿与专访文章, 报道称:“郭颂应该超过五十了,但他的歌声似乎越唱越嘹亮,越唱越有光彩,在音乐的表现上,也越来越深刻而有音乐感染力,这大概和他长期生活在东北,对东北的民情熟悉有关。”

凭借深入民间、面向世界的格局,郭颂作为新中国演唱民歌(东北民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官方外交演出中频频登场,承担着“身份标识”和“文化桥梁”的角色。在此类演出中,他是彰显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使者,用歌声塑造国家形象,架起文化认同的桥梁。

结语

郭颂的艺术创演实践,实质上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瑰宝的深度挖掘与艺术再创造, 这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典范路径,也是推动中国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半个世纪以来,郭颂及其艺术团队凭借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与开始多元的创作理念, 不断推动东北民歌艺术的繁荣发展。他们自民间艺术的朴素土壤中汲取灵感, 通过艺术化的提炼与创新, 实现了“下里巴人”向高雅艺术的升华,同时秉持“洋为中用,互促互进”的原则,真正践行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传承使命。

郭颂的歌唱生涯与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紧密相连,同频共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 郭颂在黑龙江省歌舞团便展现出对歌唱事业与民族声乐发展的清晰远见与坚定实践。尽管身处边疆,他凭借不懈努力,让歌声跨越地域限制,传遍全国。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郭颂不仅在国内顶级音乐舞台上大放异彩, 更将中国民歌的旋律播撒至海外, 成为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作为新中国培养的音乐家代表,郭颂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创作与演唱中国传统民歌,视继承与弘扬中华音乐文化为己任, 用歌声铸就了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辉煌篇章, 以卓越的艺术品格书写了中国艺术家的不朽传奇。

王梓赫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李为儒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特约编辑 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