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饮食生活
2024-12-02匡济
一
鲁迅不到18岁即外出求学,辗转各地,直到40多岁才有了比较稳定的家庭生活。在此之前,他应是少不了经常吃外卖、下馆子。
1912年,鲁迅前往北京工作,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其日记里记录的有名有姓的当地餐馆就有近百家,这其中有很多是如今的北京老字号,比如广和居、便宜坊、集贤楼、致美楼、同和居、东兴楼、杏花村、览味斋、四川饭店、泰丰楼、广福楼、新丰楼等,其中鲁迅最常去的就是“北京八大居”之首的广和居。
这家餐馆开业于道光年间,位于一座四合院中,环境普通,甚至有些局促,“屋宇甚低”,但食客“趋之如鹜”。馆子擅做一些南方菜,比如炒腰花、江豆腐、潘氏清蒸鱼、四川辣鱼粉皮、清蒸干贝等,在普遍流行北方菜的北京显得与众不同,更是解了许多“北漂”的思乡之苦。清朝晚期,其貌不扬的广和居已是张之洞、曾国藩、杨深秀、谭嗣同等南方籍名人频频光顾之地。
广和居的菜品十分丰富,既有用鱼翅、海参等食材制作的珍馐美味,也有物美价廉的家常菜,这对于初到北京,经济上还不太宽裕的鲁迅来说甚是称心。值得一提的是,广和居当时就已经开通了“外卖”服务。鲁迅的弟弟周作人1917年来北京与鲁迅相会,兄弟二人便常点广和居的外卖,让店家送到绍兴会馆中,价格也不贵。
另一家鲁迅常去的馆子是“和记”,位于鲁迅当时工作的教育部附近。“和记”原以出售牛羊肉为主、卖面为辅,后因其面“肉多汤浓”,广得好评,便转以卖面为主、卖肉为辅,成为一家小有名气的面馆,鲁迅常去那里吃其招牌面“清汤大块牛肉面”。但没过几年,“和记”的老板投入巨资将面馆改建为一座三层楼的大饭店,不仅餐食价格上升,还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很快就关门大吉。
当时北京的高档馆子以“八大楼”为代表。在民国年间盛极一时的东兴楼,鲁迅就去过不下三次,其中第一次是胡适请客,第二次是郁达夫请鲁迅和胡适。东兴楼以经营鲁菜为主,老板管理有方,厨师团队技艺高超,品控严格,就餐环境和菜品都是一流水准,其中有一道“酱爆鸡丁”最得鲁迅喜爱。传说其乃宫廷御膳菜品,鸡肉嫩如豆腐,口感奇异。
致美楼始建于明末清初,菜品以苏州本帮菜为主,尤擅做鱼。代表菜品“万鱼”,是将一条鲤鱼同时做出4种吃法:头尾红烧后做汤,鱼身一半糖醋、一半糟溜,鱼子红烧。致美楼吸引鲁迅的美食,还有其独具特色的小吃,如雪花龙须面、烩杠头、萝卜丝饼、银丝卷等。
1927年,鲁迅移居上海,还是经常邀请好友一起品尝美食。他常去的知味观,始创于1913年,以杭帮菜为主,如西湖醋鱼、东坡肉、叫花鸡等。鲁迅凡遇重要宴请,大都会选择这里。除了家乡风味的知味观,豫菜馆子梁园致美楼也深得鲁迅青睐。据统计,1934年到1935年,鲁迅曾6次赴宴梁园。扒猴头是梁园最出名的菜,也是河南名菜,与熊掌、海参、鱼翅比肩。
二
鲁迅最喜欢的还是浙江绍兴的家乡菜。绍兴饮食讲究咸、香、鲜,尚汤汁,忌油辣,如代表菜品霉干菜焖肉,以霉干菜和肉文火焖煮而成,以霉干菜之咸香与肉之鲜美交融著称。又如绍兴醉鸡,用绍兴独有的越鸡和花雕酒调制而成,是绍兴冷盘中的头牌。不过,鲁迅的口味并不局限于绍兴风格。按萧红回忆,他“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
鲁迅还喜食辣,常以辣椒下饭。他在《集外集·音乐》中写道:“夜里睡不着,又计划着明天吃辣子鸡,又怕和前回吃过的那一碟做得不一样,愈加睡不着了。”可见他对这道川渝知名辣味菜品的喜爱。
小说《在酒楼上》,他笔下的主角到S城一个餐馆吃饭,点了一斤绍酒、10个油豆腐,特别交代“辣酱要多”。其品尝之后,点评道:“酒味很醇正,油豆腐也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酱太淡薄,本来S城人是不懂得吃辣的。”又如《故事新编》中,鲁迅在改编“后羿射日”的故事时,写后羿外出打猎带的食物是5个炊饼、5株葱和一包辣酱。结果因为误杀了老太太的一只黑母鸡,便用这些食物作为交换,将黑母鸡带回家。得知妻子吃了仙药飞去月亮了,他也不急,先将那黑母鸡做成一盘辣子鸡吃掉—读到这里,简直怀疑是鲁迅自己想吃辣子鸡了。
鲁迅还对清炖之物有所偏爱,特意在这方面发展了自己的厨艺。他做过一道“干贝清炖火腿”,友人品尝后都赞不绝口。鲁迅表示,他的秘诀是:“干贝要小粒圆的才糯。炖火腿的汤,要撇去浮油,功用和鱼肝油相仿。”
三
零食在鲁迅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按《鲁迅日记》所记,1913年,刚到北京的他一年就买过近30次零食,去的最多的是“稻香村”。这是一家源自苏州地区的糕点铺,但有意思的是,鲁迅在这里最爱购买的零食却非苏式糕点,而是北方糕点“萨其马”。这是由于鲁迅酷爱甜食,“萨其马”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自然深得其心。
“嵌桃麻糕”是江苏省南通地区的传统名小吃,主要由芝麻粉、白糖、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制成;色泽金黄,味道香甜酥脆,还有芝麻的清香;呈方形,折叠呈扇形,内中嵌有核桃仁。季自求曾将这道家乡美食馈赠鲁迅,鲁迅品尝后,认为其名不虚传。1914年11月15日《鲁迅日记》中便有“南通馆坐少顷,持麻糕一包而归”的记载,此“麻糕”即为季自求所赠的嵌桃麻糕。
1926年,鲁迅在《马上日记》中提及,友人从河南来看他,送他两包“方糖”,“圆圆的小薄片,黄棕色,吃起来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许广平告诉他,这是河南所产的柿霜糖,“性凉,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这一搽,便会好”,鲁迅当时“已经吃了一大半了。连忙将所余的收起,预备将来嘴角上生疮的时候,好用这来搽”。结果根本忍不住,“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
事情还没有完。鲁迅后来招待客人,因没有零食,只好将剩余的柿霜糖拿出来应付,他自以为“这是远道携来的名糖,当然可以见得郑重”,不料对方就是河南人,直接道出此物产自哪里、有何用处,让鲁迅颇为尴尬,“她比我耳食所得的知道得更清楚,我只好不作声”。
到上海之后,鲁迅又有许多新的零食选择,他还特意写了一篇《零食》,虽然实际目的是在讽喻文艺界,却也暴露出他对上海零食的熟悉程度,随手就列出了玫瑰白糖伦教糕、猪油白糖莲心粥、虾肉馄饨面、芝麻香蕉、南洋芒果、西路(暹罗)蜜橘、瓜子大王、蜜饯、橄榄等,可见他经常买来吃。
许多西洋零食早在清末就已传入上海,比如巧克力、冰激淋等,鲁迅对这类新鲜美食也大胆尝试。在杂文集《热风》的一篇文章《无题》中,鲁迅提到自己曾购买一种名为“Chocolate eapricot sandwich”的西洋零食,并称之为“黄枚朱古律三明治”,用今天的话语翻译便是“巧克力杏仁夹心三明治”。
当然,漂泊在外多年,鲁迅最想念的零食,可能还是来自他故乡的茴香豆、桑椹、何首乌、覆盆子……因为其中承载着他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