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知觉视角下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2024-11-30李晓科
摘要:压力知觉并不是单纯地评估压力大小,而是通过压力施加分析人在压力面前的心理状态。基于压力知觉视域下,对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展开研究,在适当压力的作用下,大学生在面临压力考验的同时,能够形成化解压力的技能,从而转化压力为动力,为提升幸福感创造必要条件。本文主要对压力知觉概念进行分析,阐述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现状与影响因素,并结合压力知觉的应用效果,提出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策略,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压力知觉;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出现在个体身上时,带来的不一定就是负面影响,因为个体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自身渡过难关。因此,压力感知视域下,展开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研究,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身体有利资源起到自主调节的作用,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
一、压力知觉与主观幸福感概念分析
(一)压力知觉
物理学对于压力的理解是系统负载的概念,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便会产生一个与外力同样大小的内力,并且物体内外力在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人的心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就像一个物体一样在接收外力的同时体内形成一个相应的内力,从而保持机体正常运行状态[1]。心理学上的压力知觉主要指在对压力进行分析与评估之后,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适当压力能够促进个体勇往直前,鼓励个体更加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目标。过度压力会给个体造成严重影响,让其萎靡不振甚至对生活失去动力,然而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有人能够巧妙化解压力,并在这过程中积累经验,对生活充满希望,有人则会逃避或者一蹶不振,给人造成的心理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应用压力知觉方法时,需要借助衡量表的分析方法与技巧,科学选择压力测试。
(二)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主要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的过程,是个体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一种主观感受。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并且具有多项测量标准。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既包括他们对生活与学习的满意情况,同时也包含消极的影响层面。一个大学生对自己生活是否满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学生通过恰当的情感体验,主观幸福感也会发生变化。
二、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相关调查部门根据高职大学生实际情况,对全校不同年级段学生展开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别是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自我满意度以及学业满意度六个方面。通过问卷反馈结果可知,当前高职大学生家庭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他满意度均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大三年级学生自我感觉最为幸福。从数据分析来看,大三学生可以面临着就业,虽然工作压力依然存在,但唯独缺少考试压力,然而会感到幸福。从性别方面来看,男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女生,但这并不是衡量男生幸福感高于女生的标准,因为男性与女性情绪表达方式不同,有些男性会选择压抑情绪。从性格维度上来看,外向型学生各项满足度明显高于内向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内向学生心思更加细腻、敏感、缺少社交等,从而更加倾向于情绪的压抑。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可知,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虽然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但仍然有个别问题存在,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因此,需要重视学生个体化发展状况,结合压力知觉测量手段,不断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三、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友谊满意度。友谊满意度是大学生交往质量的重要体现,与大学生个人体质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还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通过同伴间的评价方式,获得高水平的友谊满意度。第二,自我满意度。自我满意度主要指学生对自己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值得接受的程度,是自我评价后的结果,属于一种自我认知的范畴。自我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联系,自我满意度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较强。第三,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场所,家庭成员主要以血缘关系为主,都是彼此最亲的人。家庭氛围感的营造与学生幸福感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学生生活在和谐、融洽、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其幸福感自然强,相反也是成立的。第四,学校因素。纵观当前学校教育模式来看,学生需要面对繁重学业和升级考试,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逐渐变成对知识的追求,将考试成绩与幸福感归纳为一类,未能真正了解幸福感的含义。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学生需要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进而产生消极与悲观的心理情绪,个体幸福感消失殆尽。第五,高职大学生踏入社会实践之后,需要面临学校没有的竞争压力,当遇到不公平事件后,往往会产生离职的想法,久而久之,便无法专心工作,幸福感也会逐渐消散[2]。第六,学习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可知,有39%的学生感受到压力巨大,主要来自学习与择业两个方面。现阶段,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在学校不断积累知识与技能,希望通过各种考证与升级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平台。有些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长久困扰,自己无法释放压力,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就业压力一般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前文我们提到这一阶段学生满意度较高,虽然面临一定就业压力,但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主观幸福感也会呈现上升趋势。
四、压力知觉视角下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基于压力感知理念下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过程中,借助压力感知测量表的数据分析内容,全面解读高职大学生基本情况,并提出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路径。
(一)打造校园班级文化,强化学生外在体验
第一,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融入其中,满足其多样心理需求。活动是幸福感的培养皿,并在活动参与体验中逐渐产生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流滋论”提出,当人们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中,并且活动难度与人的能力相匹配,就会产生一种我战胜了的幸福感;如果活动难度较低,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活动太难就会逐渐焦虑与不安,这与压力感知施加恰当的压力如出一辙。因此,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学校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主观幸福感。首先,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将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看成重要教育内容与目标。其次,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根本,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特点,尤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真诚对待每名学生。最后,打造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建设要注重简洁与美观,发挥一草一木建设的作用,并体现出校园文化氛围与育人模式,借助此种校园文化逐渐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二,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社会关系会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与提升,其中社会关系主要包含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等。良好的社会关系会发挥出社会支撑作用,在物质和情感方面为人提供帮助,增加人的喜悦感和归属感,逐渐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班集体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中包含着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这些关系构建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因此,学校领导与教师要加强班集体的建设,注重学生心理变化,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关爱,增加部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塑造学生理想人格,强化学生内在提升
理想人格主要指一个人对自我的不断认识与提升,是一种独特的积极心理品质。首先,全面培养高职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学校联合心理健康咨询室,从高职大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引导学生对自己有明确地了解,并做到扬长避短。心理学理论有过这样的记载,在自我认识层面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公开区、盲目区、隐蔽区、未知区。高职大学生对于这四个方面的体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开区是大学生周围人都知道的优点与缺点;盲目区则是别人对于自身的了解,但是他们自己还未认识到这个层面;隐蔽区则是大学生对自己了解,但无法将其传递出去,导致周围人不了解自身;未知区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实际情况并不了解,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提升和进步。因此,想要提升高职大学生自我认知,就要从公开区入手,逐渐扩大公开区范围,并与周围人展开交流与互动,听取周围人的意见;同时还要扩大盲目区,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了解,并能做到给予他人帮助。另外,通过压力感知与心理辅导方式,帮助大学生打开隐蔽区,让其变成开放区,引导大学生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分寸,把握好尺度。大学生通过从别人口中了解到自己时,更能显示出自己人格上的优点与缺点,这样在调整与改变时才会更加高效。但是有些高职大学生容易忽视别人给的意见与建议,针对这类学生就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引导其不断完善自己,并从中获取正向的主观幸福感DF7nrbY/UatZwHsQEwzmuQ==。
其次,前文我们说到,自尊心强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更强,对各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因此,通过压力感知方法的联合使用,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为其主观幸福感提升奠定基础。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属于独立的个体,其自卑心理表现方式与场景皆有所差异,人只有不断打破自卑束缚,才能获得长久的成长。教育工作者强调,高职大学生做事要保持耐心与持久性,只有长期积累与实践,才能获得某一方面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引导高职大学生时刻注意生活细节,培养学生安静从容的处事态度,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越有能力的人其情绪控制得越好,能够安静地对待任何事情。另外,针对高职大学生要指导其展开职业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自尊心,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学会赏识与认可自己。最后,注重大学生积极开放心态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高职大学生要以一种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个时代与环境。高职学生只有心态开放,才能做到虚心学习与人沟通,促进自身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想要培养大学生开放的心态,就要从态度培养上入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调整学生思维灵活度,引导其快速融入学习中,在压力感知影响下能够正面处理问题,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3]。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是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三观有着紧密的联系,幸福观作为三观中的子项目,只有学生拥有正确的幸福观,才会更加积极参与享受校园生活,才会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进而体会到幸福,逐渐形成追求幸福的意识与行为。幸福能力主要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种能力构成,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幸福观时,需要引导学生追求完善人格。
(三)传授辩证思维方法,开展心理咨询教育
主观幸福感主要产生于现实与标准的比较。现实高于标准则说明主观幸福感会提高,反之也是成立的。其实比较标准不同,其主观幸福感表现也会不同。例如,评价者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优秀,那就会感到幸福,反之认为其他人都优秀、都幸福,那自身幸福感就会降低。自我理论将自我作为一个概念进行比较,认为自我和谐的人幸福感较高,认为自我理想与现实不符合时,幸福感则会下降。由此可见,幸福感会随着个体的情感变化而发生转变,只有个人对待事物的判断思维转变了,才能够调整自己心态,不受比较标准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就要掌握判断比较标准与方法,传授学生以辩证、发展、联系的思维看待问题,不要被问题表面现象所影响,而是要考虑到事物发展的未来,教师通过适当施加压力的方式,不断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其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另外,高职院校通过与心理咨询室合作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高与个体人格具有紧密联系。不同人格特点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针对外向开朗的性格特点来说,他们在社交中会表现出活力、好奇、探索、开放、爱心等,这种情绪的激发会逐渐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然而内向不爱表达的个体,在社交与生活中会表现出焦虑、孤僻、封闭、嫉妒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对生活不满的情绪,主观幸福感提升相对困难。其实,任何性格并无好坏之分,只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同,需要给予正确引导与指导,才能帮助其渡过难关,提升主观幸福感。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性,并与心理咨询室展开合作,有心理教师给出恰当的解决方式,并通过心理疏导,逐渐调整学生的性格缺陷,提高他们心理素质,提升他们抗挫折能力,让其在高职校园内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压力知觉是一种测量方式,能够检测出学生的抗压能力,进而给予正确改进策略。借助压力知觉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首先要全面了解当前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并分析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从打造校园班级文化,强化学生外在体验方面出发,塑造学生理想人格,强化学生内在提升,为大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苑鑫.高职院校运用健美操锻炼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浅议[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4(3):376378.
[2]周浩,周倩羽.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1):105111.
[3]宋珊珊,姜峰,李雪松.灵活教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教学研究,2023,46(3):3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项目、陕西省2024年高校数字化心理教育重大研究立项项目:“高职大学生压力知觉与主观幸福感心理研究——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4C080)
作者简介:李晓科(1993—),女,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