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赋能智能制造产学联动发展的案例分析与探讨

2024-11-30蒋熹李玮杨淼

科技风 2024年31期

摘要:长期以来,苏锡常地区的职业院校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化,产教融合和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已经成为该区域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趋势。苏州、无锡、常州三座城市,作为我国先进智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共同形成了紧密的都市圈[1]。本研究选取了具体的案例,对苏锡常都市圈在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学改革中采纳的典型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这些措施如何释放科技创新的动力和人才的效应,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并对未来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进行的改进与提升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苏锡常都市圈;智能制造;产学联动;职业教育

2020年9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发布[2]。该政策明确将苏锡常都市圈定位为首个由部和省级共同建设的职业教育发展高地城市群试点,旨在将其塑造为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标杆,并在该地区率先实施并验证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效。到了2022年10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强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重点行业应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进行试点、寻求突破,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苏锡常职教圈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举措

在江苏省,苏锡常地区汇聚了34所高等职业学校,这些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了24万。此外,该区域还拥有53所中等职业学校,其在校学生总数接近21万。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市被誉为中国首个“地方政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而常州市的科教城则肩负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重任。到2021年,苏锡常地区已经成功培养出3所高水平学校和5所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包括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3]。这些学校占据了江苏省“双高”院校总数的40%[3]。苏锡常地区的职业院校密度高,教育质量在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三个城市都建立了职业教育园区,实现了职业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与产业园区的同步规划、建设和成长。为了取得以上成果,苏锡常职教圈采取了以下策略与举措:

(一)实施并完善实施方案,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职业教育高效运作,我们需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并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这将不仅增强职业院校的自主办学能力,而且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二)强化体系建设,贯通职业教育培养路径

为了打破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障碍,我们以体系建设为基础,推出了“对口单招”、五年制高职教育项目和直通试点项目作为中高职教育贯通的三大主要渠道,这些措施旨在明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苏锡常地区,我们已经建立了14所中等职业教育“领航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深耕于江苏省,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引领地位,并向世界水平看齐,以此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特别是关注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我们实施了职业教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以及高职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贯通培养。为了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机制,我们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通过适当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从而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和治校的科学化水平。

(三)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以标准建设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正名定位”。完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涵盖区域内所有职业院校专业的教学标准体系。探索“新职师”的培养模式、认定标准和办法,旨在区域内培养一支多层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协同教育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支持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地方—院校联动,机制建设助力产教融合

为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地方—院校联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决策,并协同实施改革措施。省人民政府负责整体协调,强化政策扶持,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技能人才发展的支持政策,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制订并执行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构建苏锡常都市圈产教融合的新机制。同时,完善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的合作模式,激励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创办培训设施,如企业大学、职工培训中心和继续教育基地,实现教育、人才、产业、创新链条的有效对接。政府还执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增强区域内企业的参与热情。

二、苏锡常都市圈智能制造产业群现状

(一)苏州:持续加快工业大脑“1+N”平台体系迭代升级

构建以“1+N”模式为核心的工业大脑平台体系,助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发挥苏州特色产业优势、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的关键探索。苏州市工信局推出了工业大脑“1+N”平台体系试点建设方案,全面促进“政企协同、开放赋能、生态创新、持续迭代”的工业大脑平台建设工作。目标是在2026年之前,基本构建起工业大脑“1+N”平台生态体系,并争取建成大约30个细分行业的工业大脑。

苏州采用“揭榜”方式,在各个细分行业中试点建设行业大脑。这种方式鼓励各地根据本地需求、行业特色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行业大脑的试点建设。目前,总服务平台已经上线了化纤织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器人等四个行业的工业大脑,并汇聚了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苏融通、市采通等重要平台12个。首批上线的共性组件有35项,全流程数据服务产品有9项,试点城市建设支撑服务商有83家,企业数字化转型特色解决方案有24个。

接下来,苏州将继续加快工业大脑“1+N”平台体系的迭代升级。一方面,将继续提升工业大脑的供给能力,加强资源导入,引导企业上大脑、用大脑,建立数字化赋能体系。另一方面,苏州加快细分行业工业大脑的建设,持续开展“揭榜”建设模式,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目前,电梯、冶金、车联网、纺织服装等行业大脑正在有序推进中。苏州还将提升大脑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加快细分行业大脑运营模式探索,鼓励地方出台工业大脑试点推广应用政策,支持行业工业大脑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实现“一地创新、全市通用”。

(二)常州: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硬核产业群赋能新能源之都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常州智能制造的经验做法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区域智能制造推进的十大路径之一。常州市长期秉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的宗旨,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常州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显著的特色。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常州市抓住产业振兴、能级跃升、区位质变和政通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将制造业定位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强竞争力。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常州智能制造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常州着力打造硬核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链式发展。自2013年起,常州市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战略,目前,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成为“常州智造”的代表。

第二,常州市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将创新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以产业链为基础,布局创新链,加速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中科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全国率先成立此类中心的地区之一;深化产教融合,连续八年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位居全省之首。

第三,常州市以“专精特新”为引领,提升企业的主体支撑作用。坚守“专精主业”的工匠精神,培养了一批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甚至隐形冠军,拥有200多家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其中,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家,位居全省之首,建立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上市企业“联合舰队”,83家上市企业中73家为制造业龙头企业。

(三)无锡:以先发之势跑出“加速度”,新质生产力的场景正在加速“拼接”

无锡不仅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更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之城。目前,无锡正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技术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正在成为无锡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无锡高度重视人才,与企业共同奋斗,通过市场培育动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以营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创新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充分激发社会的创新和创造力,这是发展高质量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在发展高质量生产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扮演着核心驱动的角色。如果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攀登高峰的比赛,那么引领未来的新质生产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制高点。抓住机遇,勇于攀登的企业和个人将赢得先机和优势,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展望未来,无锡将继续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目标是到2027年年底吸引1万家科技型企业落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量达到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1000家。无锡正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潮流。

三、苏锡常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学分银行”改革,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培养。书证融通培养双证实用型人才比例达到100%,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比例达到70%;组建创新学院,实施体制、模式及机制创新,培养15%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校党委书记龚方红表示,推进分层教学、分类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指导,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整合专业建设与产业链发展,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的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的重点建设,加速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这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支持,也推动了区域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智能制造类专业主导、制造服务类专业辅助”的协调发展专业体系。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建设,专注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精湛技艺、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国际视野的“双高三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能保障。学院通过“金专”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做法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显著特色。学院积极对接江苏省和常州市的“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特别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关键产业,确保产业需求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面融合,逐步形成了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4]。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为了应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并推动专业集群发展,提出了多元共治的建设理念,并建立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开创了“四方联动、六共六化”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模式。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在学生培养、社会服务和区域示范等各方面的质量,也增强了学校的广泛影响力。

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赋能智能制造产业群的策略建议

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和职业院校,为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随着苏锡常都市圈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诸如智能制造产业链尚不完善,高端人才短缺,产学研联动不足。所以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策略建议:

(1)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大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2)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共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

(3)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能力建设,鼓励教师、学生参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项目。

(4)优化政策环境: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双方提供有力支持。

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对于智能制造产业群的赋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和优化政策环境等策略,有助于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顾甲,吴彗媛,刘法虎.基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智能制造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探析:以苏锡常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1):7479.

[2]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20(16):1325.

[3]夏语曼.产教融合视域下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4(02):9196.

[4]夏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N].科技日报,20231212(06).

基金资助: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苏锡常都市职教圈一体化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SJYB1337);2023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智慧教育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JY008);2022年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智慧校园2.0背景下云平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编号:11130300122006)

作者简介:蒋熹(1980—),男,汉族,江苏常州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云计算技术应用;李玮(1974—),女,汉族,江苏常州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杨淼(1985—),男,汉族,江苏常州人,研究生,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机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