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研究

2024-11-30高艳

科技风 2024年31期

摘要: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国家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本文以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为例,探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的主要内容、现状调查以及问题困境,最后围绕劳动观、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

新时代下,职业教育被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的路径方法,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会计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

一、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主要内容

(一)培养诚信精神

会计是一个需要高度信任的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不得进行虚假记账、隐瞒财务信息、偷逃税费等不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诚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名优秀会计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会计工作本身特殊性显著,除了对会计人员的会计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诚信。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履行其社会公共职能和其税收是否合理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中需要培养学生不做假账的诚信精神,使其能够意识到诚信纳税不光是公民的一项义务,更是为国家聚财,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可以设置案例分析、道德教育与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操守,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遵循职业准则和法律法规。

(二)培养坚守岗位的吃苦精神

会计工作常常需要应对大量的数据整理、复核和统计,工作量庞大且烦琐。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吃苦耐劳是基本要求,必须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工作能力。在具体进行会计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进行重复大量的劳动工作,例如,分类整理和财务票据的审核等,这些重复性的劳动工作除了要求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足够之外,还需要其拥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能够在工作中秉持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每到年底岁末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这就需要财务会计人员能够拥有坚守岗位的吃苦精神,在年底能够一人一岗,不轻易离岗。学校可以通过模拟实训、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并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分配任务。

(三)培养虚心学习的谦虚精神

会计事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领域,学生应当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教师和同事请教,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名优秀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不仅要拥有诚信精神和坚守岗位的吃苦精神,更需要拥有虚心学习的谦虚谨慎精神。由于我国财政政策以及税务政策不断在调整,因此会计人才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保证企业能够享受到国家的税收福利政策。学校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和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和交流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

会计事务需要高度的细致和准确性,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学生应当具备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准确度。虽然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很多会计专业知识,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会计人员,还需要优秀的老会计能够手口相传,帮助这些年轻会计人员积累更多经验,少走弯路。会计工作的特点有很多,其中抽象性是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比如在财务报表编制或者票据处理等工作内容中,如果缺少老会计的手把手指导,很多年轻会计仅靠学校的理论知识是很难真正理解这些工作内容的。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工作是典型的学徒制,需要培养会计人员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使其能够在未来将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接班人。

二、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现状调查

(一)学生劳动意识不强

针对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性,但其真正的劳动意愿并不强烈。他们对劳动的认识不足,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负担,而不是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手段。这种观念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对待课程和实践操作不够认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抵触情绪过盛

很多中职院校都会和当地的企业合作设置劳动课程,如组织学生到企业的实际岗位中实践锻炼,通过劳动领取相应的实习工资和社会补助。而且大部分学校都会在每学期设有两周的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直观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接触先进的财务软件,全方面实践操作。但即便学校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给予学生宝贵的实习机会,很多学生也并不愿意主动去参与社会实践,认为自己将来一定是白领,对这些简单重复的基础劳动活动存在较强的抗拒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会计工作烦琐、压力大,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信心。这种抵触情绪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难以投入专业学习中去。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对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在网络上诉说自己的错误观点。不仅影响到了学校,也对企业造成了极大影响,冲击到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1]。

(三)学校劳动课程缺失

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事务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学生数量众多,师资力量较为紧张。大部分校园毕业的高素质人才在毕业之后就会从事教师工作,而这些教师直接从校园踏入另一个校园,并没有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虽然在理论知识教授方面,其水平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劳动实践方面则无法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保障。一方面,劳动课程内容单一、实践性不强,难以满足学生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缺少足够的活动课程场地、设备资源,比如数据交换机或者专业的计算机房和实操软件等。这些设施对中职学校来说负担较重。而且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并不健康,要想让毫无经验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接触企业的财务工作内容,对于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极为可靠的合作关系才可以。这就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目前的劳动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打扫卫生等方面,并没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

三、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问题困境

(一)内涵定位不准确

部分中职学校在开设劳动课程时,简单地将劳动理解成劳动教育。比如有些会计事务专业教师会将打扫卫生作为处罚学生的一种方式,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也只是简单地灌输,导致劳动教育过于泛化,很多学生在这种处罚式的教育下对劳动产生了抗拒,抵触和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明确劳动育人的内涵定位,大多数时候只是让学生进行打扫卫生等劳动活动,偏离了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的本质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劳动态度。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目前,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课程。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比如,有许多中职学校只是将劳动课程设置为了实训实习课程,并没有结合其办学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这就使很多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过于零散化和简单化,缺少专业的劳动教育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道德品质。

(三)实践载体不完善

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实践条件和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这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学习体验不佳,丧失了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实现劳动教育的实践理论融合,缺少足够的实践场地载体,很多学生只是在教室内听劳动和看劳动,并没有实际出力流汗干劳动,这样不仅会磨灭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也会导致宝贵的教学时间被浪费。

(四)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学校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忽视劳动素养的评价。这样很难发挥劳动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导致在实现劳动育人的过程中缺少完善的监管反馈机制和健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四、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劳动育人路径方法

(一)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组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所带来的成果。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让他们明白劳动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追求。在具体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时,中职会计事务专业需要立足于新时代下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知道劳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精神上的劳动。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使其在未来的日常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发展中能够自觉遵守会计行业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更好地了解目前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会计岗位现状。此外,中职学校在完善会计事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实践,投入更多的资源,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平台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应贴近实际工作,增加实践性的案例和项目,使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实习平台,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场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除了实现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方式之外,中职学校还应该积极通过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出劳动教育实践在会计事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具体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需要突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避免涉及重复性,无意义的劳动任务与项目,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爱上劳动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打造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以往的劳动教育课程只注重学生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与学生专业技能的融合,同时也没有展现出学生的专业特点与行业需求。这就需要其转变理念,比如结合当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组织学生到企业工作岗位中体会真正的工作环境与流程。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首先,要明确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同时,需要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投资,建立会计事务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和设备。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操作方法融入课程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提高其实践能力。

其次,中职学校可以引入企业的资源,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导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传授职业素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流程和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专业课程中还可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市场需求,提出创新方案。

最后,在具体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和企业应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商讨育人方案和实施细节。在教学和实践方面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和技能。学校应关注会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合作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权益,确保其学习和实践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通过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劳动育人方式,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会计事务专业在制定考核评价模式时,往往只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劳动素养考查。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完善和优化。学校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可以考虑学生的实践报告、小组项目、个人陈述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培养出色的综合素质[3]。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融合。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学习情况之外,还应该关注到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态度、职业素养和劳动能力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学校可以通过结果性评价来考查学生在劳动项目任务中的质量完成情况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综合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法。

其次,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劳动能力的考察。利用实习实训或者项目任务模拟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会计事务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否提高,学校也可以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或者其他劳动活动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实践兴趣。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通过考查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挥评价的巩固反馈功能,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优秀的财务会计人员,满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因此中职学校需要积极在会计事务专业中融入劳动教育,实现劳动育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更具劳动精神的创新型会计人才。这样才能够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升会计事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虹,马莹莹,杜暘.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3,25(12):2227.

[2]陈莹.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劳技交融育人的实践: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3(29):6367.

[3]姜平.新时代中职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价值理路与实施路径:2022年湖南省中职骨干教师劳动教育培训综述[J].湖南教育(C版),2022(09):4346.

作者简介:高艳(1975—),女,汉族,江苏泗洪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