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4-11-30余静文夏艳玲马小郦胡鑫
摘要:本文探讨了双高建设背景下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实践案例,提出了综合实践教育、跨学科协同、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这些策略有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具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老年保健与管理;人才培养;双高建设;实践经验
1概述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保健与管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引发了对老年健康管理、长期护理和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双高建设政策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着眼于培养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积极响应,开始着手调整和改进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并提出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需求。
2双高背景下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2.1双高建设政策概述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双高建设政策是近年来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政策旨在推动中国高校提高国际竞争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同时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双高建设政策包括“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两个层面,强调了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
2.2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概况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学科领域,其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首先,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当时中国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社会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和生活品质,高校开始设立相关专业,以培养专业人才。
该专业的学科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学科性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通常涵盖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能够全面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融入。二是实践导向。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三是国际化视野。随着中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专业教育逐渐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四是持续创新。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专业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3双高建设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双高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对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1专业设置与发展趋势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趋势。在双高建设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纳入了该专业,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同时,专业课程也在不断优化和丰富,更多涵盖老年心理、康复护理、医疗管理等领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
3.2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逐渐增强,不仅涵盖了医学、护理、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教师,还吸引了众多临床医生、医院管理者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参与教学。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培养更具实践能力的人才。
3.3实践教育与科研成果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培养。学生通常需要完成实习、临床实训等环节,这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一些高校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科研项目,促进科研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4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一些高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与医院、养老机构等实际应用场景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也探索“中西结合”“全科医生”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以满足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多元化的需求。
3.5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问题。第一,课程标准不统一。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在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学生在不同院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可能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一致性。第二,实践机会不足。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至关重要,但目前一些高校仍存在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学生在实际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的实习机会有限,这可能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培养。第三,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尽管一些高校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院校培养质量不高的情况。一些学生可能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或者对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了解不足。这种不一致的培养质量可能影响到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第四,知识更新不及时。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和演变,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然而,一些教材和课程可能滞后于最新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可能需要额外的学习和培训以跟进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第五,跨学科合作不足。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包括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然而,一些高校在跨学科合作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可能无法全面了解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多元性。
4双高建设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案例
4.1案例背景
某职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积极响应社会老龄化挑战,开设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高质量的老年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该专业的实践部分着重于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需求。
4.2案例实践
在该职业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实践部分以模拟实验室和实地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设立了现代化的老年保健与管理的家庭养护室,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在家庭养护室中,学生可以针对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诊断和康复护理过程进行模拟训练。通过实际操作,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并磨炼临床思维。同时,家庭养护室还模拟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老年人的需求和挑战,培养了沟通、协作和关怀能力。这种模拟实验室的设置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另外,学校与当地养老机构签订订单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地实习机会。学生参与到养老机构的实地实习中,与老年居民互动,参与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工作。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经验,还让他们了解了老年人的需求和生活背景。通过与老年居民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培养了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实地实习也有助于学生逐步适应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工作环境,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与省份内多家养老机构一起成立了健康现代养老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在校期间,学生还可以考取1+X老年职业照护等级证书,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每学期末,学校进行专门的技能达标考核,对照毕业指标点考核要求进行阶段评估,以期在育人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现实学情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技能本领。最重要的是,通过成立宁夏健康现代养老产业学院,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真正落实了三全育人举措。这些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满足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该案例反映了在双高建设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实践模式。通过家庭养护室和实地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实际经验,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在实践过程当中也面临着实践机会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和跨学科协同不足等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
5双高建设背景下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在社会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双高建设政策的实施为该领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健康管理领域的需求,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和建议,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5.1综合实践教育
综合实践教育是双高建设背景下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策略。这一策略着重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综合实践教育中,高校可以建立现代化的模拟实验室,提供真实模拟的老年患者护理和康复护理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沟通、协作和关怀等关键技能。此外,与老年医院、养老机构等实际工作场所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参与到实地实习中,亲身体验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等工作,积累实际经验。然而,要实施综合实践教育策略,需要克服一些挑战。首先,实践机会不足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因为高校与实际工作场所的合作机会有限。其次,教师和导师的指导和监督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反馈。因此,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和合作机制是必要的。
5.2跨学科协同
跨学科协同是双高建设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策略。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了实施跨学科协同策略,高校可以建立跨学科的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参与综合性项目,例如,跨学科的老年心理健康团队或综合性康复护理团队。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能力。然而,跨学科协同也面临一些挑战。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协调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此外,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跨学科教育模式。
5.3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提高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质量和竞争力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第一,高校应积极推动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实习和学术交流,以增加他们在国际背景下的实践经验和全球视野。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医疗体系。第二,引进国际性的老年保健课程和教材,为学生提供国际领域的最新知识。这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或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引进国外专家来进行讲座和培训,以确保学生获得国际水平的教育。但是,要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需要克服一些挑战。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可能会成为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障碍,因此需要提供相关的语言培训和跨文化培训。此外,需要确保国际化教育不会削弱本土化的教育特色,而是相互促进,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5.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校应该投资于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可以积极吸引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这些专业人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分享,增加课程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内的科研活动,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其次,师资队伍应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与老年医院、养老机构等实际工作场所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也面临挑战。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可能会稀缺,高校需要采取激励措施来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此外,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结语
本文强调了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跨学科协同教育也被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国际化人才培养被强调,通过国际交流和引进国际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师资队伍建设被视为关键,吸引实际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教学,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确保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践。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这些策略,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包括不断改进课程设置,紧密与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扩大国际交流渠道,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培养团队。随着老年保健与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方方,王婷,贺艳.养老产业一体化的高职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0(06):6568.
[2]李美琳,欧阳国强,廖艳芳,等.“1+X”证书制度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路径的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2,43(03):193194.
[3]张毓,陆琦,曾金燕,等.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20,34(23):42564259.
[4]郭丽琴.黄冈市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6):117119.
[5]郭玲,何锡珍,喻秀丽,等.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高职教育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3132.
基金项目:2023年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名称:双高建设背景下地区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探索——以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为例(编号:NMYK202307)
作者简介:余静文(1992—),女,汉族,宁夏青铜峡人,助教,研究方向:老年保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