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气安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4-11-30黄心怡陈艳吴轶群

科技风 2024年31期

摘要:通过分析电力行业与专业、岗位与课程、技能证书与技能大赛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数字化资源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思政元素全过程融入等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探索基于“三阶段、七步骤”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岗课赛证思多元融合的“电气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与产业岗位能力的匹配度。

关键词:产教融合;电气安全技术;教学改革

Abstract:Byanalyzing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onnectionbetweenthepowerindustryandmajors,positionsandcourses,skillscertificatesandskillscompetitions,thispaperproposesspecificmeasuresfor curriculumteachingreformfromtheaspectsofadjustmentofteachingobjectives,reconstructionofteachingcontent,improvementofdigitalresources,optimizationofassessmentandevaluationsystem,andintegr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throughoutthewholeprocess.ToexploretheteachingreformofElectricalSafetyTechnologybasedonthe"threestagesandsevensteps"tobuildtheintegrationofproductionandeducationunderthebackground /MXQenlwrVZ7uAi4QI5pag==;ofpost,course,certificationandreflection,andimprovethematchingdegreebetweencoursesandindustrialpostability.

Keywords:Integrationofproductionandeducation;Electricalsafetytechnology;Teachingreform

1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电气安全技术”是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与现场工种对应的职业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掌握电气安装、试验、检修、运行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的任务。但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内容和电力行业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及行业技能大赛项目内容不匹配,“岗课赛证”各要素之间融合不够。课程思政与知识技能教学相脱节,不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过程与电气工程安全生产相关岗位对接不精准,缺少企业真实案例,学生缺少实践参与和岗位体验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发挥。

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较多采用文本教学法、PPT教学模式和微课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抽象、不直观。[1]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缺少企业参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内容不够丰富,交流共享程度不高。缺乏资料全面、实践性强、功能丰富的学习平台。

2构建岗课赛证思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把握产教融合这一主体基调,紧扣内容综合性、结构开放性、评价全面性原则,以真实项目教学为载体,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创新“三阶、七步”教学法,推进“岗课赛证思”多元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提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达到德技并修的教学效果。

2.1“三阶七步”实施岗课赛证对接融合

“电气安全技术”课程授课对象为学校大二学生,开设于第三或第四学期。通过分析前续课程的学习及课前测试情况,知悉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状况,以此制定采用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中,针对每个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探索、课中实施、课后提升”三阶段以及“预、引、知、析、演、炼、拓”七步骤,构建“三阶、七步”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以实际项目为导引,将电力企业核心岗位如变电运行、检修、继保、试验等岗位必备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课程重点;以电网变电运维专业技能竞赛、继电保护职业技能竞赛等电力行业技能大赛内容,融合电力企业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电气安全事故处理等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同时结合行业、课程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做到以岗定课,专业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课证融合,专业课程与考证项目对接;课赛融合,专业课程与技能竞赛对接。[2]这样可以达到岗位需求、专业课程、技能竞赛和考证项目这四个要素对接融合,见图1。

以项目电气工作安全技术措施(2学时)为例,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课前探索阶段一预(预习新知):通过职教云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观看微课和动画,并完成调查问卷和课前测试,预习新课程内容。

课中实施阶段二引(引入案例):引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任务110kV,从良线1268开关更换工作的安全作业技术措施,发布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主要任务。

三知(原理认知):通过集中授课方式,发布头脑风暴,讲解本节课重点。

四析(难点剖析):播放错误操作引发事故视频,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动画,有助于难点知识的掌握。

五演(任务演练):学习小组分为操作人和监护人角色,进行任务演练,增强体验感。通过小组自评和互评,提升学习效果。

六炼(总结提炼):总结归纳本节课知识点并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提升阶段七拓(拓展训练):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指导,鼓励学生课后参加行业技能竞赛和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将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融会贯通,提升自身工作能力,见图2。

课程设计中,注重将思政元素纵向融入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课前探索阶段,培养学生自学及自主探究能力;课中实施阶段,在“引入案例—原理认识—难点剖析—任务演练—总结提炼”单元五个步骤中,层层递进,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增强学生职业归属感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课后提升阶段,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参加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激发学生敢于创新以及独立思辨、举一反三的能力。基本做到课程思政教育有点、有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实现专业课程与品德素质培养对接,达到课政融合。

2.2 持续完善数字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立体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平台。“电气安全技术”作为国家级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标准化课程,已累计建设微课、题库等多种素材近千条,课程已在职教云平台进行推广应用。我们将进一步充实符合岗位需求、技能竞赛和考证培训需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逐步纳入更多的知识点、企业案例、习题、课件、微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

2.3优化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用企业岗位的模拟仿真实践、职业证书的培训与获取、技能竞赛的参与成绩,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全过程、多维、多元考核机制(见图3)。除了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开展的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之外,还将探索增值评价性评价方法,关注个体学生的动态成长轨迹。在学生成长平台采集学生的学习、劳动、实践等数据,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结语

“电气安全技术”的教改过程,从对接岗位、职业证书及专业技能比赛要求,重构课程内容,充实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基于三阶段、七步骤实施“岗课证赛思”多元融合模式下的课程优化实施路径。实践教学表明,该模式有效促进了课程教学与岗位知识、职业技能、技能竞赛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及职业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陆茵.建筑电气专业电气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观察,2021,10(02):125128.

[2]朱溪亭.实施“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究:以“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48):117120.

[3]曾智良.基于“岗课证赛”融合的课程改革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10):192194.

[4]董改花,蒋建强,郭秀华.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课程“变频调速技术”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21,52(21):182184.

基金项目: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岗课赛证思融通模式下高职供用电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索——以《电气安全技术》课程为例+GX0205JGYB030;202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岗课赛证思融通模式下的电气安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2023JG142

作者简介:黄心怡(1993—),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