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024-11-30杨根乔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原则,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一重大原则蕴含着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也在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系列重大原则,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并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1]这一重大原则和重要论断,蕴含着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刻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
一、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必须贯彻的首要原则。同时,《决定》还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部署“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这深刻彰显了党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和坚定决心。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原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首先,这是由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行的,这就必然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其次,这是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目标要求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一场深刻的体制性变革。唯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方能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有效发挥党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及督促落实的关键作用,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改革过程的有序性、改革结果的有效性。再次,这是由党的全面领导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决定的。一是确保改革方向正确。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能够确保改革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永远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2]14“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3]二是凝聚改革共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确保党充分施展组织动员能力,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改革共识,齐心协力、同向发力,共同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三是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使党充分发挥自身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而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矛盾冲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还能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四是推动改革全面深入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得到全面、深入实施。党不仅能够推动经济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更能够引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使各领域改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全方位进步、整体性提升的良好局面。五是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确保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要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全面领导的最高原则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4]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党中央处在这一垂直体系的顶端,是全党的大脑和中枢,负责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本地区得到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负责把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上下贯通、集中统一、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是党强大力量的组织来源,能够使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及时地、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5]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之后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累计召开超过70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逾600项重大改革文件,为各领域改革绘制蓝图,指引各方面超过3000项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与实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党团结带领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勇于挺进改革深水区,敢于扫除顽瘴痼疾,不避艰险地蹚过各种改革险滩,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一个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关键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6]同时,他强调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总揽全局,就是全面统筹与把握全局,核心在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即明确方向、谋划大局、制定政策、推动改革,而非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协调各方,是指在党的坚强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确保各项工作在全面考虑、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协调有序、共同推进。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领域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品质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离不开党坚定不移地实施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作为领导核心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繁多,这对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党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谋划、有力有序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实现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布局和整体推进。为此,《决定》提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科学、有序、高效,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发展,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原则。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之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深刻阐述了共产党必须坚定不移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建设与改革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使命。此后,他们在为第一国际起草章程时阐释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运动的必要性,指出:“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度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工人阶级政党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其他政党和党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它不应当隶属任何其他政党。”[7]293,362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8]601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历史必然,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列宁认为,“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9]423“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0]490这意味着列宁不仅坚持共产党必须实行全面领导的核心立场,而且特别强调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共产党进行制度改革、聚焦经济建设、致力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不移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在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全面领导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政治原则的忠诚践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内在地决定了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
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凡的社会主义改革领导者。他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他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1]350的著名论断。1957年3月12日,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12]275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尤其强调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3]370同时,他还强调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张通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来确保改革开放正确的政治方向。江泽民高度重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一根本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14]329胡锦涛也强调“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5]52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领导。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就集中论述了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这一重大问题,并从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首要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其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还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明确了未来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条原则。党领导改革的历史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集中一切资源、领导人民夺取改革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这对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国内改革发展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一点都不亚于40多年前我国实行改革之初。从党的自身建设看,“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17]目标越远大、形势越复杂、挑战越严峻、任务越艰巨,就越是需要党的全面领导。唯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使党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根本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面向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决定》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原则的根本要求,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确立的改革指导思想、明确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工作部署能够在各级组织、各个地区及所有相关领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和有效执行。一是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建立上下协同、顺畅高效的领导体制,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举措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党中央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高决策机构,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等要主动担负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的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积极担当作为,深入研究推进本系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18]各级党委(党组)负责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要“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鼓励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1]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情况作为年度重要工作每年向党中央报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全面且准确地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走过场。二是要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重塑。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地方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勇于探索、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特别是那些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以及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应由党中央进行统筹规划与明确部署,通过制定总体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规划改革路径,为各级各地提供改革的“指南针”和“施工图”,以确保改革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三是要凝聚改革共识与力量。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改革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完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改革、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四是要提升改革效率与质量。由党中央统筹规划和全面部署,可以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衔接、协同推进,形成整体效应;还可以根据改革进展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改革策略和措施,减少改革过程中的协调成本和阻力,确保实现改革高效推进和高质量开展。五是要加强监督与评估。要建立健全改革监督机制,加强改革成效评估,严肃查处改革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改革政策落到实处、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充分发挥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方向正确、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一是要总揽全局,明确改革方向与目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首先体现为总揽全局的战略引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改革中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科学认识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改革方案。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得到确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二是要协调各方,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还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党必须统筹谋划需要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这体现在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改革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配合。如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党中央统筹谋划,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协调财政、金融、产业等部门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断提升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保障。一是要强化领航能力。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设计师和领导者,其领航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改革成败。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党对改革大局的把握能力,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要求党不仅要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能够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更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经验,能够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有效应对改革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是要锤炼协调本领。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努力。党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必须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促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沟通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改革合力。同时,要善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三是要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党作为改革的引领者,必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束缚,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这要求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让创新成为推动改革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四是要践行初心使命。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确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实见效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党中央进行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统一部署。在改革方案制定之初,就应明确党在改革各环节的具体职责和角色定位,确保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宏观决策上,也深入到改革的具体实施、监督评估等各环节全过程。围绕解决改革面临的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做到改革议题的提出积极稳妥、针对性强,每一项重点改革方案的出台论证充分、科学精准。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责任清单,确保党的领导责任层层落实,不留死角。二是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改革协调机构,由党组织牵头,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同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问题反馈和决策调整机制,确保党能够及时掌握改革动态,迅速应对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1]选用改革意识强烈的领导干部,尤其注重选拔具有创新思维、改革精神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干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1]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战略眼光和改革能力,努力使其成为改革的行家里手。四是要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改革监督体系,形成对改革全过程的有效监督。特别要加强对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1]确保党的领导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偏离方向、打折扣搞变通、搞选择性执行等问题。五是要注重群众参与。改革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凝聚共识、汇聚民智方面的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1]确保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益,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改革。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4-07-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J].求是,2024(10).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J].求是,2020(14).
岳奎,江文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N].光明日报,2024-07-1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4-05-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1-11-17.
钟文宣.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24-07-25.
[责任编辑 张 华]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Must Be Adhered to for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YANG Genqiao
(Institute of Marxism, 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51)
Abstrac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made new major deployment for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stated the major principle that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must be adhered to for it, and emphasized that the Party’s leadership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it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is major principle contains clear logic of theory, history, and practice, and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that must be adhered to for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On the new journey, to further deepe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we must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adhering to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always adhere to the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leader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for it, give full play to the Pdde13d46c768865bd5df067afd70c50darty’s leading core role of exercising overall leadership and coordinating the efforts of all sides for i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level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for it, put the Party’s leadership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reform in all aspects effectively, ensure that the reform always moves in the right political direction, and open up broad prospects for Chines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Resolut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Chinese moder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