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研究

2024-11-27陈彩英

今日财富 2024年31期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涉及的行业领域对大众生活、社会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为保证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状态的影响,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革工作的顺利落实,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借此实现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质效的优化提升。基于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思考,本文就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以期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确保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能够积极响应深化改革的要求调整内部工作、业务活动,借此实现对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保障,助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能够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有必要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持续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保证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借此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在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围绕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深入思考,借此推动信息化建设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提升,从而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及相关体系的支持下克服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阻碍。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

(一)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先进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在近年来我国先进技术不断研发、应用的背景下发展较为迅速,并且能够与多个行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效结合。通过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能够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充分挖掘国有企业的潜在财务优势。在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能够确保财务流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流程处理好相关工作,摆脱传统会计模式和传统会计理念对财务人员思想观念的影响,推动业务效能的合理优化。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框架体系,确保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使用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处理财务管理工作,合理规避人为因素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二)保障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能够借助计算机设备的数据运算、储存能力,有效保障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的落实,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管控力度,密切关注企业内部工作、业务活动的具体推进情况,并针对工作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做好验证,以免出现虚假数据信息,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无误处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能够将所有的财务信息以电子发票的形式予以呈现,借助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重要财务数据信息的保密性。

(三)充分贯彻业财融合重要理念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各个部门能够借助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了解到内部工作、业务活动的具体支出以及工作活动的推进情况,保证业务、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为部门间的有效协作奠定重要基础,加速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目标。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能够进一步提升信息流转效率,针对业务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推动财务、业务等方面信息数据的有机结合,充分贯彻业财融合重要理念,助力财务、业务等数据信息一体化。

(四)合理管控财务管理成本支出

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国有企业长期保持健康发展状态的关键所在。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的支持下,财务方面重复性较高且流程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可以转交给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效降低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的依赖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达到节约人工成本,合理管控财务管理成本支出的效果。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做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监控。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大额成本支出进行监管,确保能够及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规避重大风险事故对企业资金安全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可以通过监管财务人员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和检验分析工作成果的形式,进一步降低人为失误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一)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导致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容易出现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支持力度不足的情况,进而对工作处理效率造成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单纯地将其看作一项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并未严格按照企业工作需求进行系统、整体的设计,导致最终建设完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难以适配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进而降低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同时,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无论是在成本投入还是在工作落实方面,都容易因为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而出现问题,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对业务活动及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企业财务相关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对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保证数据信息的流转效率。但是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受传统管理工作模式和传统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存在过于重视部门独立性的情况,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财务管理相关数据需要与营销售后、采购管理、项目业务等多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加上财务管理系统未能直接对接项目管理系统,导致具体的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少财务管理的监管,并且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措施集中在事后阶段,缺少事前监督。导致管控效果不佳,并且事后处理往往难以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环境较为复杂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会更多,需要做好对各项因素的有效管控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效果。虽然国有企业在人才招聘环节能够从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筛选,保证进入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均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财务人员日常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较多,并且涉及大量重复性较高的繁琐工作,导致其精力被占用,财务人员也因此很少有时间进行自我提升。随着财务管理领域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越发凸显,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措施

(一)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

为保证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够借助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管理体系做好对内部工作落实情况的有效管控,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领导层需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推进过程中,领导层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工作支持,自上而下让国有企业全体职工认识到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氛围,合理规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阻碍。

考虑到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必然会涉及设备、技术、系统等方面的更新优化,有必要加大对信息化改革工作的资金支持,每年都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留有一定的预备资金,保证在财务管理或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需要更新优化,且性能得到有效验证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完成资金支付。为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在系统更新方面可以采用与专业机构合作和组建研发团队相互结合的形式。在企业研发团队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与机构合作的形式,有效降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改革和调试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二)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共享机制

财务信息共享机制作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高效流转的重要保障,需要有相应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支撑,并在财务数据流转过程中严格按照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处理,以免影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国有企业内部的各个系统中,信息传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流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构建标准化规范化流程,针对各个流程涉及的主要工作职责、具体操作方法、工作顺序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部门的支持等统筹安排,有效提升财务信息的传输效率。

构建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将国有企业内部的所有系统联系起来,打破所有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要整合销售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等系统,保证各部门能够将生成的数据信息第一时间上传到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围绕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优化整合,并将其作为国有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参考。通过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做好对各项工作活动的全过程监管,解决以往事后处理风险问题遗留的隐患。针对各项工作中常见的风险问题,从事前准备、事中控制阶段开展管控工作,将风险问题的影响控制到最小。此外,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也是推动财务信息共享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贯彻权责划分制度,配合身份识别、验证技术,按照工作岗位的安排划分权责。还要落实好防火墙等常规安全防火措施,或与专业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三)构建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国有企业需要构建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将财务人员作为培养对象。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需要围绕财务管理、职业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等内容综合考量,确保人才培养内容安排的合理性。要将财务人员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重要参考,开展财务人员能力评估,了解财务人员能力的薄弱环节,明确调整改善的重点。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还要安排信息系统、设备供应商全面讲解系统、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注意事项,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轮岗制度让财务人员了解企业的各种业务和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使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工作的整个流程和不同工作环节的工作难点,借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不少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时间较早,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变化的影响下,许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呈现出显著的局限性。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做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解决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短板,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