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筑基教育强国之路
2024-11-22樊明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时代教育出版人需心怀“国之大者”,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科学判断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出版与之紧密相关,教材作为教育出版的核心产品,承载着教育思想、培养人才等内容。教育出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培养新时代学生的重任已落在教育出版人肩上,每位教育出版人需加强其战略性和前瞻性规划。
一、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教育出版工作
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及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为出版人指明了教育出版工作的方向。为深刻把握教育出版规律,出版人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弘扬优良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出版人应致力于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立足出版深耕教育,铸魂强师共筑教育强国梦
第一,持续推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者都离不开教育,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而教育出版是基础中的基础,要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一要构建人才储备机制,增加教育板块专业编辑人手,配齐配足审校力量,加大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出版工作队伍。二要优化培训教育机制,围绕政治能力、调研能力、编校能力、应急能力,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纪律意识开展培训和教育。三要完善考核奖励体系,提高原创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四要打造教材质量保障体系,在研究、编写、编辑、印制和发行各个环节加强监管,以更高的要求保障教材质量。五要健全读者建议收集处理机制,以及舆情监测、上报、处置机制,主动接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社会监督,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
第二,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教师队伍建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而强师需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教育出版人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让教育家“立起来”“活起来”“留下来”,使教师能真正走近教育家,倾听教育家真实心声,感受教育家的付出与艰辛、执着与失意、收获与成就,并从他们博大的胸怀、高远的追求和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助力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三、主动拥抱新兴技术,推动教育出版研发创新
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均强调发展智能教育,推动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在国内也正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形态产生深刻影响。不论新技术对教育出版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只要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我们都应该主动拥抱,加强教育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做好新时代教育出版工作,之后再考虑如何将新技术这个变量转化为教育出版发展的增量。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出版应勇挑历史重担,以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共绘强国新蓝图。
(作者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