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作善成 见行见效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出东丽贡献

2024-11-22朱健

求知 2024年11期

天津市东丽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善作善成、见行见效,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争做经济大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出东丽贡献。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书记贾堤。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强调,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东丽区是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

贾堤:2024年以来,东丽区始终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存量盘活提效、招商引资提质、项目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升四项年度攻坚行动,不断改善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前三季度,46个重点项目实现开竣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主要支撑性指标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接下来,东丽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要求,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抓住时机、用好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短强弱,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争做经济大区,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用足用好政策。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宝贵“工具箱”。2024年以来,东丽区有效落实各项政策,3家企业4个项目获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4.7亿元,8个“两重”项目获批4.3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销售额近3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后,东丽区将抓住时机,充分运用党中央作出的“两重”“两新”重大决策部署和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利好政策,尤其是要用好面向企业的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服务,加强生产要素保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惠企政策落实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二是把握战略机遇。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实施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进一步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东丽区与滨海新区地理位置相邻,产业集群深度嵌入,2021年,双方共同签署了落实“双城”战略、协同联动发展框架协议,2024年在原协议的基础上,又签订了进一步深化协同合作协议。东丽区将更加紧密联动滨海新区发展,持续深化在产业、政策、规划、配套、社会事业、生态等六大重点领域的合作。深化同东疆综合保税区合作,依托临空经济区、中国民航大学,推动诺腾飞机维修项目落地,打造飞机维修、飞机租赁产业集聚区。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德屿物流码头,强化天津港与东丽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深度互动,融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不仅能够增加在地企业的获得感,也会增加前来投资者的信心。近年来,东丽区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项目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办事情越来越方便。接下来,东丽区将立足企业所盼、高质量发展所需,大力推行极简审批流程,迭代升级“填空式”自助审批服务等创新举措,推进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集成办,打造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建立常态化解决企业难题机制,完善领导包联、帮办代办等助企制度,在企业项目落地、生产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新市场开拓方面提供增值赋能服务,及时有效解决企业难题,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强调,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东丽区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思路和安排?

贾堤:东丽区科创资源相对富集,制造业基础较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2024年以来,东丽区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稳妥有序,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取得不错成效。比如,东丽区以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为试点,合作设立国资平台对成果转化进行投资,变无差别财政补贴为精准滴灌,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7亿元、实现增长14%;依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依托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储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98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5家;成立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设立天津医工海河创业投资基金,新增48家医疗器械链上企业;举办京津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论坛,吸引10家商业航天类企业落户,成立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航空航天产业链产值增长21.6%;等等。接下来,东丽区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标准建设天开东丽园。2024年7月,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中国民航大学东丽校区、中航大科技园及其周边区域,共1.28平方公里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目前,起步区2万余平方米载体已具备入驻条件,新引进企业26家。东丽区将建立“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协同运管机制,用足用好天开高教科创园专属政策体系,推进周边环境道路提升改造、生活服务设施完善,聚焦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主导产业,加大产业资源集聚力度,力争天开东丽园首个运营年度启用载体3.5万平方米,引进孵化科技企业150家,到2027年投入运营载体11.6万平方米,引进孵化科技企业500家。

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壮大工程,强化“雏鹰—瞪羚—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力争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2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20家。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等4个产业创新平台,2024年计划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95亿元。

三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链长+链主”协同牵引机制,增强6条主导产业链发展韧性,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新兴产业,实施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精度检测仪器、放射治疗设备等生物医药细分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钢铁制造企业实施产品工艺提升改造,开展轻工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打造一批高水平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记者:盘活存量是市委、市政府部署推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东丽区是如何提升盘活存量质量的?

贾堤:2024年以来,东丽区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攻坚行动,全面摸底排查全区的产业资源现状,不仅只聚焦房产、土地,还聚焦品牌、资质、金融资产等非实物资源,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实行一资产一策,宜出售则出售、宜出租则出租、宜合作经营则合作经营。目前,已盘活载体52.5万平方米。其中,盘活19万平方米企业厂房,投资1.2亿元引入国内汽车检测行业冠军企业华依科技集团落户东丽经开区。东丽湖引进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等,盘活载体1.99万平方米、土地116亩,整建制引入2500余名高素质人口。金钟街道整体盘活700亩低效农用地,引进“蔡园子”农文旅项目,吸纳新就业150人,可实现年收入2000万元,带动人均增收5000元。

接下来,东丽区将坚持市场化运营和政府行政推动相结合,实施差异化盘活方式,完善闲置老旧厂房、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资源盘活机制,着力缩短签约与进场和经营时间差,构建策划、招商、运营、服务一体化体系。2024年,再盘活闲置载体15万平方米,重点将盘活4.5万平方米的天行健文化汽车公园和6.1万平方米的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强调,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我们了解到,东丽区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资源。近年来,东丽区在这些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效,未来还将有哪些行动举措?

贾堤:东丽区生态资源丰富,大水、大绿、成林、成片,尤其是东丽湖区域,除了生态资源,还有欢乐谷、恒大温泉、花卉基地、胡张庄等农文旅资源。这两年,东丽区努力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对东丽湖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引进帐篷营地、水上乐园、冰雪乐园等文旅项目,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皮划艇赛等系列赛事,推出莲花艺术节、千架无人机表演、烟花秀等系列活动,成立产业联盟,发布城市IP。2023年,东丽湖获得“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两项国家级荣誉。2024年以来,东丽湖区域举办了近百场文旅体活动,实现综合收入4亿元,其中,国庆节接待游客26.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800余万元。

下一步,东丽区将继续重点打造文旅资源最集中的东丽湖地区,围绕“东丽湖是天津的靓丽名片”的定位,锚定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聚焦宜居、宜业、宜游,推出贯穿四季的主题活动,强化文旅资源开发组织,引进沉浸式文化演艺等一批文旅项目,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健全道路交通、商业服务等设施,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水平,努力让游客住下来、过夜游,真正把“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留量”。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东丽区在不断增加民生福祉上有什么安排和打算?

贾堤: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场。东丽区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高标准实施好20项民心工程,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主要从三个方面用力。

一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东丽区自2005年启动全域城市化建设以来,超过26万群众搬迁上楼,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近年来,全区还迁工作进度明显加快,2023年共有1.99万名群众实现还迁,是前两年还迁入住人数总和的1.5倍,2024年已经还迁4414人。东丽区将加大力度推进城市化安居工程收官收口,推进6个在建还迁房项目竣工,采用调剂房源还迁、房票安置等多种还迁方式,尽快实现应还尽还。同时,充分利用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政策争取资金支持,推动金钟河大街南侧片区住宅、中学项目建设,实现张贵庄东丽商场片区项目开工,推动程林金钟联动片区项目审批落地,完成11.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逐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让群众看得见成效、感受得到城市面貌的变化。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就业稳岗力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同市教委全面战略合作,推进耀华中学合作办学项目在东丽湖落地、天津一中东丽学校在金钟街落地,推动金钟“小外”学校开工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推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建成开诊,以东丽医院和东丽中医医院为牵引,带动提升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三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扎实推进“六治工程”,健全社区、农区融合治理体系。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和社会参与机制,创新推广“1+6+N”等治理经验,拓宽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渠道。提升还迁社区治理能力,推进还迁社区和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联建共建,总结推广“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自治”经验,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落实农区网格化管理,全面加强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继续支持各街道园区每年办一件大事,帮助社区每年办一件关键实事,既为基层赋能,又为群众办事。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