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节选)
2024-11-21郦道元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4年11期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选自《水经注》,郦道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本文先引用《宜都记》中的记载来展现西陵峡之“险”,渲染其山水曲折、壁绝石怪、水疾惊险、令人恐惧的特点。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展现西陵峡美丽奇异的另一面。它山崖层叠、秀峰奇特、植被繁茂、云雾缭绕、山水相映,令人流连忘返。与《三峡》一样,本文也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同学们对这两篇短文进行比较阅读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例如,作者在本文写山的高耸连绵时说“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写猿猴啼叫时说“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三峡》中竟然有高度对应的句子。再如,同样写风景的秀美奇异,《三峡》更侧重于景物的描写,而作者在本文中除了进行景物描写,还引入自我感受来证明山水的魅力。如果说《三峡》是宏观叙述,那么本文就是关于三峡的细节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三峡的魅力。
读有所思
本文与《三峡》都提到江水的迅疾凶险,但在表现手法上不尽相同,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