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文化元素绘就石家庄滹沱河的文化韵章
2024-11-21阎国文
滹沱河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河流之一,横跨山西、河北两省,流经忻州、阳泉、石家庄、衡水、沧州五市,最后在河北献县汇入子牙河经天津海河注入渤海。整个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有太行山地、忻定盆地、河北平原,土地肥沃,水量充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在滹沱河流经的五个地级市中,石家庄是唯一的一个省会城市,也是流经区县最多的一个城市。
滹沱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水经注》云“其大如轮,泉源涌沸,腾波奋发,以巨石投之,水辄喷出,亦云潜通燕京山之天池也”。滹沱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从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于滹沱河两岸,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滹沱文明。从历史沿革来看,这里属于古冀州之地,目前计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座(山西代县、河北正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其中石家庄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9处(其中石家庄105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1项(其中石家庄95项)、省级367项(其中石家庄145项)。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历史上为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战争、交往、融合的地方,从而也使滹沱文明呈多样性和地方特色。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石家庄段全长约205公里,直接流经石家庄市所辖平山县、灵寿县、鹿泉区、新华区、长安区、藁城区、正定县、无极县、晋州市、深泽县。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了对河道的治理保护,锲而不舍地抓实滹沱河沿线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整体提升水利设施,打造沿线生态景观风貌。自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分3期工程对西起黄壁庄水库坝,东到深泽县的109公里河段进行了治理,建成了“滹沱生态走廊”,涵盖了古城文化、绿色生态、红色元素等业态类型,成为怀古溯今、休闲康养、研学度假的绝佳目的地,成为整个滹沱河流域最美的河段。
滹沱河,不仅是地理的脉络,更是文化的韵章,流淌着千年的历史与故事,应当成为人们追溯历史、感悟文化、望见乡愁的人文之河。当前,滹沱河流域那厚重的文化、多彩的风情、沉淀的乡愁尚未能得到足够展现。特别是能够全面充分反映出石家庄历史文化风貌和精神价值的历史文化景观,无论是古代的中山文化、常山文化、真定文化,还是近代的铁路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仍然散存于各县区之中,未能在滹沱河景观带给人以深刻鲜明印记。因此,如何充分挖掘滹沱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促进滹沱河区域生态、产业、文化、景观的协同发展,使自然和人文在这里完美交融,提升滹沱生态走廊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成为石家庄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新的挑战。
挖掘滹沱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撷取石家庄历史文化代表性元素植入滹沱河生态走廊,打造“文化风情园”,实现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提升滹沱河的景观品位、塑造滹沱河的文化灵魂。但历史长河,灿若繁星,哪些文化瑰宝更能体现石家庄历史文化特色呢?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的原生性和可信性,以一定的撷取原则来进行综合考量。一是明确历史文化的撷取范围。凡是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人物和事件,均在撷取范围之内。石家庄市所处的位置,是滹沱河流域重要的地段,历史上的中山国、常山郡、真定府都是以此为中心,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孕育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成就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在今天来说仍有时代价值。二是按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中撷取。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突出重要时间、重要节点,选取重大事件、重大实践成就展示在生态走廊,让人们对石家庄的历史有一种整体认知,从而增加对石家庄历史文化的认同。三是从历史影响和人文底蕴上来撷取。所选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应有较高社会认可度,透过这些历史文化元素,可以映射出昔日的辉煌,坚定历史自信和增强历史主动,物以载道、文以化人,从而彰显其新时代精神价值。四是能体现人文与生态景观的高度融合。历史文化元素需要与滹沱河的生态景观相融合,形成有机整体,而不是简单地拼贴或附加,以保证滹沱河生态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和美感。人们来此地游览,既能赏心悦目,又能陶冶情操,从而提高母亲河生态景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丰富多样的石家庄历史文化中,至少有十个方面的文化元素可进行系统考量。上古圣贤文化,滹沱河流域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流传已久,伏羲结绳记事、创制八卦、尧帝南行、许由洗耳、巢父饮牛等传说一直见诸新乐、行唐等地的地方史志,证明了滹沱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商代台西—周家庄文化元素分布在藁城的台西村、栾城的周家庄一带,商代重要文化遗址成片出现,此外,在平山、元氏、赞皇、正定、鹿泉等地零散分布,考古出土的商代文物如铁刃铜钺、平纹绉丝织品、酒曲酵母遗骸、青铜簋、玉器等堪称精品,这对于研究商族文化起源、揭示滹沱河流域文明提供了史证。战国中山文化是滹沱河流域璀璨的文化元素之一,战国中山桓公复国定都于灵寿,在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政权,号称“千乘之国”,方圆五百里,与燕、赵等并列战国八雄,目前考古发掘的行唐故郡遗址、平山三汲遗址,出土的中山战车、中山三器、兆域铜版、山字形器等震撼世人,形神具美的中山篆文更是书法史上的绝代珍品。秦汉时代,常山文化成为滹沱河流域文化繁荣的代表。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诏改东垣为真定,东汉创立者刘秀称帝于鄗(今高邑),韩信背水之战于井陉、常山太守伏恭办学于郡城,赵佗、赵云双双南下传播了常山美名,书法瑰玮封龙山汉碑,向世人诉说着汉代文化艺术的魅力。隋唐赵郡文化以“天下第一桥”赵州桥为代表,横立于洨河之上的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上现存最早最大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赵郡李氏作为北方大族出将入相,在唐朝政治舞台上尽显身手。那充满哲理的赵州禅茶文化、恒州宗教文化至今有重要影响。宋金辽时期,石家庄的历史文化有了独特的发展,今天能见到的文化元素甚多,例如井陉古城、井陉窑址等。金元时期,这里人文荟萃,南北文化融合,带来了石家庄历史文化的空前繁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医学家李杲创立了中医“脾胃学说”,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把元曲演绎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外,作为隋唐以后历代路、府、州、县的治所,北方雄镇正定城承载了深厚的历史记忆。不仅是滹沱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秦晋连冀鲁的必经之地,高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平原农耕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周长二十四里的古城墙、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成为正定古城文化的象征。近代,石家庄以修建卢汉铁路与正太铁路而闻名,工商贸易业由此繁荣,近代民族工业由此诞生,1925年石家庄由村建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近代路矿文化。石家庄还有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中心的革命文化,石家庄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区域城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此创建。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都对石家庄给予重点关注,1947年的石家庄战役,使这座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石家庄的解放不仅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大城市的先例,而且使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提供了可能。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三大战役在此指挥,西柏坡精神诞生于此,赴京赶考、筹建新中国从这里出发,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美誉。
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元素,可以更准确地展示滹沱河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地位,而将这些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滹沱河生态走廊中,使历史文化得到高品位的艺术再现,可以更好地彰显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展示石家庄母亲河的历史厚重感,从而让游客们在游览滹沱河时,不仅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洗礼、净化和提升,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科学合理规划区域,打造滹沱文化风情园。历史文化元素星罗散布,需要合理规划重点区域,串珠成链。可以正定到藁城段为中心,以人物组图与事件组图相结合、群体雕塑与单体建筑相结合,亭台廊榭、楼阁轩舫点缀于其中等多种形式,构成整fadb62e564afc50d602d4cedb40b9d89903cb0aaf1b59640bd4398bbf8dcd680体景观群。在充分尊重河道防洪防汛功能的前提下,谋划设计建设滹沱文化风情园。
坚持内涵与形式的统一,突出石家庄地域特色。建设滹沱文化风情园,是为了让市民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滋养精神,因此园区设计要体现“高规格、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的理念,园区氛围应有一定的生活气息,便于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如设置足够量的长椅让老人歇脚、建构河道安全护栏让孩童放心撒欢、开辟相对独立的空间便于成人闲谈等。适当设计沉浸式景观,让人们在特殊情境中感悟历史进程的艰难,以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验历史成果的荣光,以激发乡愁意识和爱国情怀。从园林绿化角度考虑,多种植病虫害少、适应北方气候、品种多样的树木花草来衬托主体文化景观,使之总体上能给当地人以历史自豪感,给外来游客以文化感染力,绘就石家庄滹沱河的文化韵章。
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博采众长打造精品。将河文化与生态融合市当前城市建设的一大共识,许多成功案例给我们提供了范例和参考。例如滹沱河上游山西省繁峙县的滹源景区、代县的滹沱河湿地公园,把本地域历史文化融入其中,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图景相得益彰。湖南省株洲市的湘江风光带,深挖湘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元素,利用建筑、光影等各种方式合理展现,丰富了城市的人文内涵。陕西省西安市倾心打造“大唐不夜城”,将西安地区的历史文化精华浓缩于一城之中,成为好戏不断、游人如织的人文旅游胜地,这些成功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广泛汇集民众智慧,丰富内涵提升品位。滹沱河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而厚重,合理撷取历史文化元素绘就石家庄滹沱河的文化图景,需要尊重民意、汲取民智、体恤民情、科学决策。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决策和有效引导,使石家庄滹沱河生态风貌和文化品位协调提升,打造具有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公共场所。要汇集民智,滹沱河的发展与民众公共利益息息相关,要重视公众对滹沱河周边公共空间的体验与评价,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拓宽民众参与程度,充分征集和听取民众意见,发挥群众的集体智慧,让母亲河奏响新时代幸福乐章。
(作者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石家庄市西柏坡精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玉倩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度石家庄市政府参事室调研课题“关于在滹沱河生态景观带植入石家庄历史文化名片雕塑的建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