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2024-11-21本刊编辑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坚持守正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法支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入新时代,在改革总目标引领下,我们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表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我们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把制度优势变成治理效能,始终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守正。守正,就是坚持真理、恪守正道。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守正才能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四个坚持”是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守正也体现着对自身发展优势的自信与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守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根本,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明确前进方向、汇聚起磅礴力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守正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勇于探索,持续激发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推进到新的高度,并用新的理论引领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是创新前提下的守正,创新是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党始终是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改革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