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学科“ 自转”小逻辑,服务社会发展

2024-11-20吴爽

教育家 2024年45期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高水平融合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上海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近日,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亚明在接受《教育家》采访时,分享了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新格局,服务社会发展的“上海之策”。

基础教育聚焦三个关键环节发力

◎《教育家》: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上海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上海基础教育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扩优提质再加速的关键点何在?

周亚明:上海市基础教育聚焦三个关键环节发力——

一是抓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德育方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和学科德育,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智育方面,实施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推行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开展数字应用场景探索,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体育方面,推行“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学校体育课改,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并逐步增加初中课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逐年提升。美育方面,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美育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美育素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人至少掌握1项艺术技能。劳育方面,推动中小学校全覆盖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劳动教育格局。减负增效方面,全面推行“5+2”(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的“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结合的校内免费课后服务,财政经费按每课时补助85元的标准发放教师课后服务报酬,按每生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增加办学经费支出,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均按期完成“营转非”“备改审”,全面实施培训机构综合监管。

二是抓优质均衡发展分类施策。着眼促进区域间优质均衡,实施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着眼促进区域内优质均衡,建设紧密型、示范性学区集团;着眼校际优质均衡,实施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着眼促进学段优质均衡,聚焦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着眼促进数字赋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三是抓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支撑。建立基础教育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统一全市各区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建立区级统筹的岗位“蓄水池”新模式,为各区促进教师流动创造政策条件。出台激励政策促进教师全市流动,已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高级教师、每所初中高级教师比例不低于5%。2021—2023年,全市有221名新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流动到乡村学校或初中强校工程实验学校任职任教3年,占全部新评职称教师总数的31%。统一全市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基本消除区域间和校际教师待遇差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法定要求,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乡村学校教师和业绩突出的其他人员倾斜。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扛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

◎《教育家》: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上海的高校在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工作方面,怎样“超常规”培养紧缺人才、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

周亚明:当前,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必须要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扛起。对此,上海主要依托本地14所“双一流”大学布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从三个方面强化落实——

一是创新科学选才鉴才机制。支持高校持续完善“强基计划”本科生招生选拔方式,在高考出分前,对报考学生开展分学科校级测评,提升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校内周期性动态调整和转段的研究生学科考核等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科学分流,畅通发展渠道。同时,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优质高中联手,通过开设“先修课程”等方式,打通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为具有学科超常潜质的高中生创造成长平台。

二是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校引导学生走出简单比考试分数、比成绩“绩点”的惯性,遵循学科逻辑和特点,合理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引导学生敢于向基础学科前沿问题发起挑战。同时,创新课程模式,面向本科生开放更具专业深度、广度和难度的荣誉课程,以高质量课程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是导入顶尖师资引领成才。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两院院士等校内顶尖师资加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深入本科生培养一线,确保校内优秀的教授把时间精力投入本科生培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从而有力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能。

◎《教育家》:在重点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人才供给,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研究,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攻关方面,您认为上海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周亚明:总体来看,当前上海已建立了一套符合国情、市情的区域高等教育政策和支持体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内部管理改革持续深化,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行业产业刚需不够强的文商科人才培养规模总体偏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学科专业布局尚待优化,学科专业新陈代谢机制亟待健全。二是人才自主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供给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科学选拔、贯通培养机制和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紧缺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尚待完善。三是高校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依然不足。这些年,上海高校基础研究和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攻关成效日益凸显,已拥有与国际科技前沿对话的能力实力储备。同时,面对国际科技创新趋势,高校的科研总体呈现出“跟跑多、领跑少”的特点,科研人员遵循学科逻辑、“闭门研究”、“书斋科研”的惯性尚待进一步扭转,“开门搞研究”、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意识和能力亟待强化,高校针对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策划、跨学科跨专业“大兵团”攻关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对此,上海正着眼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研究出台新一轮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该方案可概括为“一体两翼”,即: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变革科研范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深化产教融合、有力对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两翼,通过系统综合改革,提升和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力、贡献度。总的思路是在“五个引导”上着力。一是引导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紧密对接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布局建设未来学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和培养规模,实现人才供需动态匹配。二是引导高校以产教融合思路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专项,发挥校企双元育人主体作用,促使人才培养结构、规模、质量契合产业需求。三是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级,通过建设原始创新高地、布局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涵养创新“核爆点”。四是引导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建强校内技术转移机构,促进大学科技园功能提升,实现校内科技成果及早发现、高效转化。五是引导在沪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共享课程等,促进全市高校协同发展,整体提升上海高等教育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创新服务能级。

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攻关仍需提优增效

◎《教育家》: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科技工作者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结合上海高校发展来看,科研人员是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上海教委怎样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产业领头企业的合作,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周亚明: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在科研创新中的独特地位作用不可替代。这些年,许多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大量系统性、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双向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校学科发展,但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攻关仍需进一步从两个方面改进完善。一方面,适应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校有力支撑服务科技创新的最佳模式,是跳出学科“自转”的小逻辑,融入科技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大逻辑”,从产业发展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问题,为产业发展解决“卡脖子”难题,这就需要我们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作为高校科研评价的核心依据,破除唯帽子、唯论文导向。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尚待进一步匹配。产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支撑。推动产业和教育全方位深度融合,需要加快推动产教深度育人,将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既培养引领产业前瞻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也培养契合当代产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关键人才支撑。

对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支持高校建强学科、修炼好内功,夯实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等重大专项,支持上海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勇攀学术高峰,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二是推动高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布局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和项目。专项支持高校面向经济主战场,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布局实施一批“政府引导、校企协同”的产学研重大项目,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高校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链。三是引导校企携手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支持高校科技人员通过兼职创新、长期派驻、短期合作等服务企业。同时,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支持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促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产业发展需求。

◎《教育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上海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破解毕业生的“燃眉之急”?

周亚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这些年来,上海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领先位置。我们主要采取四个方面措施——

一是强化资源统筹,多方拓宽岗位供给。一方面,挖潜政策性岗位。要求区级机关在年度公务员招录工作中重点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街镇以及政法机关的基层单位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加大各重点行业和各区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岗位募集力度。同时,教育部门协调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小幼教师招聘、第二学士学位招生、高校科研助理岗位招录等政策性岗位专项并确保按时完成。另一方面,开拓市场化岗位。连续密集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并依靠行业联盟等平台持续创新供需对接模式,打造高效、敞开式校企交流新平台,帮助更多用人单位精准吸纳人才,拓展毕业生就业新渠道新空间。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落实税费减免措施,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三年内给予每人每年7800元税费减免;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按不低于当月职工社保缴费基数50%的标准给予一年补贴。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按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给予创业实习生活补贴,实施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和自主创业3年内税费减免。启动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计划,拿出数千余套可负担、职住平衡、配套齐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保障在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

三是强化指导帮扶,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加强生涯发展指导,帮助毕业生增强求职信心,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帮扶两本台账,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群体,“一人一策”精准指导并定期报送相关情况,“挂图推进”实施。

四是强化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就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促、查”机制,强化重点工作监督,常态化日常工作督促,全覆盖强化就业数据核查,坚决杜绝学生“被就业”和就业率造假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