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校施策:从做好课程到办好学校
2024-11-20胡鹏
学校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干,“内涵式发展”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作为校长,如何做好课程建设,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落实?如何加强团队建设,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该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完善顶层设计,为学校内涵发展定向立标?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数位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内涵发展”主题建言献策。
议题一:如何做好课程建设,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落实?
◎王亦群:自2021年以来,上海市位育中学着眼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特点,以课程化思维着力推进育人效能,对接“强基计划”等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创新实施“芯片科技教育”课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集零为整,目标导向
通过对原有分散的科技教育活动和资源进行课程化整合,形成匹配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持续建构专门化课程。坚持课程建设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帮助学生树立钻研精神,在“卡脖子” 关键技术突破上有认知、有担当,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领域的协同培养。
分层分类,体系建构
我们设计了包括基础篇、实践篇、应用篇、创新篇、护航篇五个板块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了拾级而上的“芯片科技教育”课程群。第一类是通识普及必修课程,定位于科技教育、芯片基础知识的普及,同时组织芯片科研主题系列讲座;第二类课程是按需选修课程,主要内容是基础技术和实验探究方法,如“无线电技术与相关芯片应用”“芯片与开源硬件”等;第三类课程是拔尖专项课程,定位于满足高水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专业课推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此外,学校还开发了线上课程,着手建立芯片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库。
引领探究,突出实践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芯片科技教育”课程凸显跨学科性、关联性和探究性“三性”的融合。以真实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仿真环境中自主探究,课程实施突出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范式。为了解决晚自习环境嘈杂、效率低等问题,学生开展定题探究,尝试用数字逻辑芯片制备“办公室—教室定点叫号系统”,全过程涉及利用数学知识厘清逻辑、利用物理学知识实现装置实体化、无线电技术与信号传递等,切实锻炼了学生的科创综合能力。
素养导向,综合评价
“芯片科技教育”课程中的学习评价设计,本质是一种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建构。结合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学校尝试建构了体现“过程性、表现性和实证性”理念的学习评价体系。其一,通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凸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其二,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学习档案袋运用等方式,凸显评价中的表现性追求;其三,通过传统评价和信息化评价相结合,全过程汇集学情,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并形成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张园勤: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成立于2018年,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大学城,是一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秉持“让每一个人遇见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与办学目标,新课程建设工作整体推进,特色显著。
坚持“五育”并举,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探索“五育”融合。在德育方面,推行全员导师制,提倡家校协同,共同培养具有“五嘉十行”品学兼优的“嘉德学子”;在智育方面,注重高阶思维、自治自理,挖掘培养“宝藏少年”;在体育方面,强化“校内校外各一小时”锻炼,落实体育回家作业,开展足球、篮球等校园联赛;在美育方面,“星期二音乐会”、美术展和“文创节”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和美育空间;在劳育方面,推动“千古广富林”主题劳动课程体系和“劳动平方”品牌融合发展。
学校统筹学科系统规划,设计“感恩季”系列活动,扶持探究性学习与研学活动的开展。启动综合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项目化学习。“田野拾趣”综合课程持续开展,“松江大米维权案”等跨学科课程在华东师大首届跨学科课程大赛中获奖。
学校注重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向分层作业、培养早期拔尖人才方面倾斜力量。开展猫头鹰计划、沃土计划、攀峰计划、高中(集团)贯通培养计划、行知创新等项目,聚焦发现和培养优秀学子。学校践行“让知道成为做到”的校训,成立STEAM创客中心,鼓励并培养学生“做中学”。
布局一核四翼,探索课程建设
“一核”是指学校课程方案。学校依托“行知理念下学校课程方案制定与实施”“大思政背景下学校法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两项市级课题开展全新探索。“四翼”是指教学改革、教育评价、专业支持、实施机制。
通过“翔鹰计划”与行知课程实现素养导向与立德树人的融合;通过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科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行知课程致力于融会贯通的综合学习;学习共同体、沃土计划、筑梦计划等为不同学生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通过创新方法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学业质量监控中心”致力于在规范考试评价、精准数据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整合校本研修平台,教研、班研、科研“三管齐下”,通过“攻关计划”“大咖进校园”等项目,结合学校“五大工程”开展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师培养。课程实施方案是健全课程建设与实施机制的核心文件。绩效方案、班级考核、高峰奖励措施与时俱进。
议题二:如何加强团队建设,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盛毓:上海市向东中学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革命传统,学校在继承“庄敬”百年办学使命基础上,实施“庄敬”智慧成长工程,破解教师发展密码,提升学校核心实力。
坚持立德树人,争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
学校党总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论述,学习以于漪老师为代表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情怀和精神风骨。在“铭记红色校史、使命凝聚力量”的校史展览厅,我们的老校长、爱国教育家吴若安的系列事迹鼓舞着后辈踔厉奋发。每逢重要节日和活动,校园内都会唱响百余年前向东师生共同创作的《爱国歌》,全体教师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
实施“成长工程”,探求教师团队共同发展的密码
立足“四位一体”,构建教师团队成长模型。“一体”,指的是学校教师的精神追求、发展目标、学习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借助“工程”推动学校培养机制、教学技能、教研模式、评价方式关联和互动。“四位”,即学校在“庄敬”文化引领下,在师德研修、德育管理研修、教学技能研修、个人素养研修四个方面,搭建教师成长的“脚手架”,结合学校的教师培育机制,培养教师从“萌芽期”“成长期”“创生期”走向“成熟期”。
激活内在动力,搭设教师团队成长路径。第一阶段是刚入校的“萌芽期”教师,属于基础性培养阶段;第二阶段是入校不久的“成长期”教师,属于发展性培养阶段;第三阶段是有了一些基础和经验的“创生期”教师,属于创造性培养阶段;第四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小有成就但希望寻求更大突破的“成熟期”教师,属于成就性培养阶段。
开展深度教研,创新教研团队组织方式。学校以“1+8+4”模式,重构教研团队组织方式。近两年,学校以“优化教师关键行为行动研究”课题为牵引,以“开放课堂建设”为研究主题,开展系列性、进阶化、深层次的持续研讨。根据学科之间的不同及交叉,“庄敬”智慧成长工程分设了8个教研组。除了常规的6个学科教研组之外,还增加了跨学科教研组和技术创新教研组,紧紧围绕深度教研六要素,聚焦课题研究,开展教研活动。为了鼓励和支持“成熟期”教师带领“成长期”和“创生期”教师,学校成立德育、数学、生物、历史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并邀请市区的教研员作为指导专家,每两周1次带领大家一起做教研。
◎丁玉:我于2016年转任松江区第六中学校长。两年后,学校入选上海市第一批强校工程实验校。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增强了管理团队凝聚力、转变了学生行为规范,通过主抓校本研修和课堂,探究教育变革中教师专业学习实践路径。
实践中,教师群体研修活动常常因动机不明确、情感不积极、意志不坚定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主题式校本研修,构建起教师、教研组、备课组三位一体且长效有序的“分层问题会诊机制”。
创设规范操作流程
教师提出问题。每位教师提出现阶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或有效经验),书面提交至学科备课组。备课组预诊问题。备课组长对所提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讨论,备课组内不能解决的,由组长书面提交教研组。教研组会诊问题。教研组长汇总各备课组提交的问题,分析筛选,安排研讨活动。备课组指定有关教师陈述本组问题,教研组其他成员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大家一起谈认识、看法和困惑,并提出解决对策。备课组形成解决方案。备课组根据教研组研讨活动产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或操作方法。教师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案例。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检验教研活动成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研讨交流。
归纳形成核心要点
关注问题,激发研修兴趣。以真问题、真情境带来真体验,以合作和探究精神实现思维碰撞。全体教师平等交流,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引领阶段式、问题式会诊,校外专家跟踪指导,领导全程参与。
规范考评,激发研修动力。开展团队合作、课题研究等10个方面的评价,激发研修良性发展动力。鼓励教师将有价值的“问题”转化为“课题”,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教师自驱力,获得成就感。
以“新型推门听课制度”营造学校公开课堂研修文化。组建全员参与、分组协作的“推门听课成长共同体”,主动开放校长及行政领导的课堂,让教师都能享受听课的权利;根据听课人员的专业、学科及教龄进行分组,提升听课专业性和针对性;听课后与教师对话、研讨。从教师需求出发,充分尊重教师意愿,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发现教师教学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改进,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这种理念转变,使得“推门听课”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动力,营造了学校公开课堂研修文化,打开了教师的心门。
议题三:如何完善顶层设计,为学校内涵发展定向立标?
◎马燕婷: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在教育回归人、发展人的必然趋势下每一所学校需要直面的任务和挑战。复旦科技园小学充分依托城市湿地的在地资源,将生态教育理念延伸到整个学校系统的建设。
办学理念的“生态化”重塑
学校对“生态教育”的理念重塑来自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拓展对生态的认知。于漪老师说,教育的魅力就在于生命与生命的交错与对话,在于共同生长;教师心中要有一盏明灯,才能照亮学生的世界。在于漪老师教育观的引领下,我们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点亮生命之光,让学生、教师、家长、学校互相成就,让每一个生命发光。
顶层设计的“系统化”建构
从局部到整体,我们将学校愿景、育人目标、课程教学、教师发展、技术融合、空间赋能、家校共育融为一体,用“生态浸润”将独特的生态基因烙印在学生成长的经历中。
我们提出了“智能化、品质化、生态化”现代生态型学校的办学目标,构建“向着阳光生长”的生态课程,打造“自然、开放、唤醒、共生”的生态课堂,培育立志向、爱自然、慧学习、强体魄、乐创造的“向光”少年,培养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中有术的“闪光”教师,构建以“生态”为特质的校园文化。
生态课程的构建逻辑:指向完整的人的培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社群的关系互为关联。基于此,我们整体构建了校本课程的三类课程群:自然探究课程群、个人成长课程群、社会理解课程群。
生态课堂的实施逻辑:强调关系的系统思维。生态课堂是包含“课堂理念重塑、课堂行为改进、课堂制度重建、课堂环境重构”的系统过程,如何契合新课程方案“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的变革方向,是生态课堂深度转型的突破点和创新点。生态课堂,就是要理顺诸多条件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改变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
生态教师的培养逻辑:可持续的成长力量。我们以“彼此点亮”为动因,倡导教师努力做一名追光者,在不同成长阶段对标不同的价值追求,将“点亮生命之光”的价值愿景落地于教师专业成长。
◎施洪亮:2018年,以华二紫竹、华二附初为核心校的华东师大闵行基础教育集团应运而生。集团各校地处上海市“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核心区域,是具有“多学段、多体制、多模式”特点的综合办学机构群。我们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兴利除弊做好发展规划,积极探索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的有效路径。
统筹推进,学段贯通
华二紫竹、华二附初作为核心校,严格执行集团理事会和轮值校制度,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实现了理念统一、目标明确、方向一致。集团各校凝心聚力,围绕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综合配套改革任务,把华东师大和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教育基因接续传递,通过课程及教师的双向延伸与跨界,为小初高学段无缝衔接提供支持,形成了“空间共享,特色共育,课程互衔,师资优培”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大中小幼一体化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
文化传承,理念统整
华东师大二附中派出校级干部担任华二紫竹和华二附初主要负责人,用二附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个教师享受事业成功的幸福、让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世界一流名校”的办学理念与“追求卓越,崇尚创新”“以人为本,尊重选择”的学校精神引领教育教学,推动“卓越教育共同体办学”和“N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在集团7aaa256691d065731bb0fb452cecf0d9核心校落地扎根。“卓然独立,越而胜己”的校训精神和“非卓越无以立足”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全体二附人的精神内核。
多措并举,强化师资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基础教育集团充分挖掘师资优势,着力构建名师成长“快车道”和“立交桥”。校本部派遣和集团统一招聘双管齐下,区校规培基地和市区名师基地、集团工作坊分层分类培养,本部一年融入式中高考过关教学、各学科组跨校区教研、初高中一体化教研多措并举,高质量教师团队迅速形成。
资源整合,创新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基础教育集团有独特的家校社协同下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办学优势,学校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资源加强“科学、科技、科创、科普”课程研发,建设个性化、多样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推进项目化学习方式变革;通过采取组建奥赛辅导团和科技辅导团等举措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特色,大中小幼贯通育人的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办学能力和办学品位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