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视角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4-11-20李富贵

教育家 2024年42期

随着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诠释教育现象,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深圳市大望学校希望通过生态教育的实践,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教育理念偏差。校家社协同育人,要求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但现实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育人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一是学校育人的认知偏差,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把育人重心放在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生命成长需求以及多元发展可能。二是家庭教育的取向偏差,家庭教育把育人重心放在“智育”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性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三是社会教育的知觉偏差,当前社会育人环境中不乏功利主义色彩,如在“双减”政策规约下,一些培训机构仍在以各种方式为家长提供“教学服务”。

主体边界不明确。校家社协同育人,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明确主体边界和责任,发挥各自作用,努力实现协同育人的最优化。但现实中往往存在着主体边界不明确的现象,其表现为三点。一是“犯界”,三个主体的一方承担了本应由其他主体承担的责任,侵犯了其他主体的职权,如家长干涉学校的教育教学等。二是“出界”,三个主体的一方不承担本应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如家长把教育责任全部归于学校等。三是“划界”,主体一方与其他主体间划清界限,互不联系,导致了协同育人的缺位。

机制不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要求三方‌形成一条完整的“教育生态链”,共同作用于学生成长,提高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但当前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存在明显漏洞,其一,缺乏健全的校家社协同组织架构,导致学校和社会“各自为政”,家长仅以家委会或志愿者的身份浅层次地参与育人工作,无法达到协同育人的最佳效果。其二,校家社三方未能实现良性流动,导致资源共享、协同共育尚停留在浅层。其三,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信息流”尚不流畅,多为单向通知或传达,无法达成三方之间良好的信息交互。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针对上述困境,大望学校在教育生态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破解教育限制因子、明确教育生态位、打造教育生态链等方式,探索构建“党建引领、群团协作、全员育人”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生态,推动“家校合作”走向“校家社协同育人”。

一统一、三联动、四整合,夯实协同育人基础。“一统一”即统一校家社协同育人目标。学校与社区紧密协作,建立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交流研讨,探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纠正育人理念的偏差,有效聚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协同育人目标。“三联动”指加强校家社三方关联互动。社区专设校家社联络部门,学校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家委会组建“大望家长汇”,畅通协同育人信息渠道,充分互换、分享教育经验,提升协同育人能力。“四整合”则是整合四方课程培养机制。学校将校家社协同育人课程、家庭教育课程、学生成长课程和学校自研的“毛棉杜鹃课程体系”整合为一体,通过家长沙龙、家庭教育讲座、教育分享会等多种途径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使得很多家长切实受益,提高了四方协同育人胜任力,让协同育人真正作用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明确,三激发,四盘活,实现协同育人最优组合。“一明确”指明确校家社三方主体边界。学校制定了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意见,厘清校家社三方“生态位”和各自应承担的主体责任,即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家庭形成教育补位,社会提供校外资源,让学校、家庭和社区分别处于协同育人的最佳位置,充分发挥三方的教育职能,实现协同育人最优化。“三激发”即运用三重手段激发家长育人活力。学校首先健全了家委会运作机制,明确职能分工,激发家长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家长团队归属感。其次,积极丰富家校协作方式,欢迎家长参与学校治理和管理工作,如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征集,参与学生膳食质量监督等,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学校还开设家长学堂,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育儿观念,提升教育协作能力。“四盘活”即运用四大举措盘活社会资源。一是拓展协同育人阵地,有选择性地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设立常态化合作育人机制。二是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利用邻近学校的梧桐山、植物园、绿道、水库等教育资源开设社区课程。三是活用教育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校外教育,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四是引进社区课程,将社区独有的特色文化课程引入学校课程体系,如将社区“非遗”课程引入本校的“课程超市”,丰富了学生的课程选择。

一链条,三渠道,四路径,激活协同育人效能。“一链条”即打造协同育人“生态链”。学校充分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的主导和联结作用,将社区和家庭串联成紧密联系的“链条”。常态化开展“百师访千家”活动,以小切口推动教育大变化;开展“家长学堂”,以小平台赋能教育大能量;开展“协同育人活动”,以小载体凝聚教育大合力。协同推进育人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渠道”畅通协同育人的赋能渠道。学校打通单向“信息流”,构建“三向交互”的信息互通体系,贯通协同育人的“能量流”,校家社三方相互赋能,增强协同共育内生动力。“四路径”促进三方主体的共生、共建、共享、共育。一是通过创设共生环境,制定协同机制,在育人上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二是通过共建协同育人组织,实现育人节奏协同和生态位互补。三是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构建育人共同体,解决育人缺位问题,实现全链条、全员育人。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

学校在探索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效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生态,笔者认为,还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回归学校治理全局。在生态视域下,使教育不局限于学校围墙,打破教育的壁垒,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等外部主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生态圈。学校要做好“育人主角”,担当育人网络的构建者,充分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将校家社力量融入学校的治理体系,探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学校治理格局。

回归生活教育本真。按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应随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应是回归生活教育的本真,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实现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要求校家社三方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追求多样化的成功。

回归生命成长规律。实施校家社协同育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态属性,遵循其生命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其生命的个性发展,认可其个体存在的差异性,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会运用生态学教育原理来开展工作,需要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多元主体围绕“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本文系罗湖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新品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校本行动研究——以深圳市大望学校为例》(课题编号:GZLZX-229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