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15分钟课间”新生态
2024-11-20薛晨
2024年8月30口,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问时长。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作为班主任的我,将这一变化告诉给教室里46位同学时,他们欢呼雀跃的兴奋样貌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课问是两节课之问必要的间隔时间,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其时长的增加不影响其设立的初衷:课间15分钟是学生白主活动调整的时间。让学生合理休息、调节身心、愉悦情绪、友好互动是基本目的。早在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就已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问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如果说,过去我们是“为保障课间10分钟”而战斗。那么现在,我们要与学生共创“课间15分钟”新生态。从学校的视角出发,我们更应在“课间15分钟”的内容上做创新性研究,以班主任为核心,动员各学科教师,因地制宜,与学生们起设计安全、有趣、有意义的课问游戏,同时,开发游戏化学习内容,进行多学科融合课程探索。
我和一些同为中小学班主任的老师谈过这一话题,出于职业本能和固有工作经验,有些老师的确表达了对于“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课间延长如何保证上课铃响时及时收心”这些老话题的担忧,但同样也有很多班主任已经准备用行动来践行“从课间的管理者走向学生课问活动的共同参与者”这一政策指向。
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我初步产生几点思考。
化“圈”( juan)为“圈”(quan)
中小学生课间被“圈养”的现象一直广受诟病,这是一个需要直面的复杂社会问题。“被圈养的十分钟”其实赋予了我们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命题:如何把握好“课间安全”与“健康成长”之间的平衡。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尝试充分挖掘“班本课程”和“班级社团”的生命力,让“花式跳绳…‘智力玩具”等各种有趣而集约的班本课程以及“昆虫研究社”“班级小乐队”等班级内部的社团绽放出“兴趣圈儿”的自发、自主、自创的丰富性。
需要预备铃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
回首学生生涯,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想起那几个“响了下课铃还滔滔不绝”的老师,但走上教师岗位后,才发现课堂的小结、梳理确实特别重要,忍不住要说那“最后一句”“最后三句”……这个困局该怎么破?还记得,在组织学校德育教研员例会的一次研讨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说道:“如果课间延长到1 5分钟,必须提前2分钟打响预备铃,让学生走回教室,调整身心状态。”说得对,也不全对。我们感知到了“15分钟”的边界需要维护,而“15分钟”是不是能准时开始呢?也许,我们需要提示教师在下课前的1分钟上一个小小的“预备铃”,提醒自己“预备下课”。
欢迎“指导课间活动”的家长志愿者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当下,在学校周边的社区里、学生们的家中,其实潜藏着很多“课间活动专家”,他们也许是社区踢毽子的高手、跳广场舞的奶奶、社区老年食堂的营养师……真希望,我们把他们都“圈”到课问活动的“众筹共创团队”中来。当家长们投入学生课间活动的设计与管理工作中,学生们的课问将会成为快乐的第二学习场域,各类社会人士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敏感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唤醒、被激活。也许,这种小小的撬动,能让家长们甚至整个社会都理解构建“15分钟课间”新生态是一项综合性、定制化的工程,消弭一些家长常有的隐忧与不解。
短暂的课问承载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检验着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态度。课间时长的优化,是为中小学生送上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希望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课间还给孩子,更要和他们共创课问生活新生态,把“短暂的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