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人,夯实学生人生基点
2024-11-20李远宏
当前,小学体育教育存在观念固化、体系松散、操作无序、资源短缺、机制疲软等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小学生体质提升工作难以落实、无法持续、质效低下。学校作为育人的摇篮,应在发挥体育育人功能上深入思考与实践。
全员化:优化小学生体质提升生态。学校应赋予所有教师以主体责任,确立“人人都是体育老师”的思路,提高教师自身体质提升并参与学生指导的意识与能力,突破思想关和师资关,激发学校提升学生体质的内动力。要求全体教师担任“体质导师”,负责组织班级体育活动。“体质导师”可分为技能技巧型教师和一般普及型教师:技能技巧型教师利用自身体育特长发挥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示范作用,以项目为单位面向全校开展指导;一般普及型教师则重点负责体育锻炼活动的普及推广与组织实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指导。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区为拓展,构建学生体质提升联动机制。科学设计并着力推进家庭亲子锻炼活动项目,组建“社区体育服务队”,让学生当“小老师”,学技能、练技能、展技能,家校社联动推进学生体质提升工作。
课程化:构建小学生体质提升体系。学校应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基准,秉持“活动课程化”理念,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融合,开发与实施学生体质提升的校本课程。一是全员参与的大课间锻炼课程。依据年级特点设置锻炼项目及达成目标,每天上午30分钟、下午20分钟,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锻炼,学生全程自主管理、教师辅助,采取集体参与、分组训练与自主结合的方式开展锻炼。二是回归本质的课间10分钟课程。设置投入少、易携带的活动项目,如转呼啦圈、跳绳、踢毽子等,并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宽松、自由的课间活动,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使教育回归本质。三是兴趣导向的个性特长课程。根据学生兴趣,以社团、体育队、课后服务为载体,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啦啦操等课程设置为“个性特长课程”,学生自主申报、学校免费培训,引导学生形成受用终身的专项运动技能。
常态化:落实小学生体质提升行动。学校应规范与创新操作流程、过程督查、考核评价、资源开发等,突破机制关、资源关,实现学生体质提升的常态化运行和精准化干预。一是优化操作模式。优化活动程序、组织形式、师资配备、时间保障等,形成相对稳定的特色操作模式。如,体质基础课程和体艺融合课程实施“入场展示—集体热身—分组开展—集体总结”的过程设计,个性特长课程实施“学—练—赛—展”的过程设计。二是督查实施过程。成立体育工作室,实行“三级巡查”制度,即带班领导查体质导师、大队部查项目活动、体育工作室随机听课并检查分组体育锻炼情况,构建并落实巡督结合、点面兼顾的质量监控体系。三是考核项目成效。通过体育技能展示周、体育节赛事、校长挑战赛、学年达标测评等形式,将监管、评价贯穿体育活动全过程、全时段,构建“展—赛—测”的项目考核体系。四是开拓设施资源。倡导“处处皆为运动场”,充分利用每一处空地,打破“固有场地固有功能”“固有项目固有场地”的定式思维,拓展运动空间。如,在校园内设置“器材角”,开放使用、自主管理体育器材,实现锻炼器材使用“无忧”。
全员参与、课程引领、常态推进的体育教育生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完善、能力培养等具有积极意义。学校要大力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