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银川市园林绿化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11-20郑琦

新农民 2024年29期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银川市园林绿化建设近些年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影响银川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各种因素,以及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绿化施工不规范、养护不精细等问题。通过银川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的实践措施,文章提出改进和提高园林绿化事业的几点措施和建议,以此促进银川市园林事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园林成就;绿化养护;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城市呼唤绿色空间,人们向往绿色环境。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强化城市文化保护,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健康安全、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银川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银川”。从国家到地方战略,银川市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生态化,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1 银川市园林绿化建设近些年取得的成就

园林,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品位,是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银川要承担起首府责任,加快完善区域园林景观和富有地方、民族风貌,让园林跟居民、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真正让园林绿化可观、可感、可亲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1 注重小微公园的建设

自2008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银川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硕果累累,以每年新建和改造近500 hm2的速度呈现跨越式发展。据园林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8 115 hm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39%,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8 193 h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9%,公园面积达到2 831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43 m2,在西北五省区首府(省会)城市中均排名第一[2]。近年来,银川市高质量推进小微公园建设,500 m半径范围内小微公园星罗棋布,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了绿量,而且增添了区域活力,使银川市面貌焕然一新。经过多年探索优化,小微公园从最初简单的植树种草,到后来的健身设施配置、功能区设计,再到如今的“文化范儿”十足,运动、生态功能提升改造,经历了内外兼修的蝶变[3]。这种以亲水平台、休闲步道、中小休闲广场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基础设施为载体,串联起银川市各大公园、水系景观、小微公园等绿色开放空间,推动市民与绿色共享、融合,时时见绿,处处休闲,让绿色融入城市环境,成了银川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

1.2 推广文化造园工作机制

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同时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新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4]。银川市采用绘画、石刻、木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各大主题公园、广场、小游园增加反映银川历史文化、黄河文化、贺兰山岩画等相关歌赋的文化景观,让诗词文化走进老百姓的身边,使其更有“文化范儿”。园林主管部门选取这些反映古代银川自然和人文的景观,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了解银川历史,在慢运动中享受着历史文化的熏陶。

1.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银川市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美为题,一体化推进“水、岸、林、草、园”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美丽河湖建设。据统计,目前银川已累计完成营造林8.24万hm2、修复草原生态1.37万hm2,防沙治沙5.878万hm2,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分别减少4.62万hm2和5.47万hm2,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银川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

1.4 银川市园林养护的投入持续加大

高效、科学的园林养护工作不仅是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巩固和提高,更是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园林绿化工程有其特殊性,因为植物是有生命的,是活的载体。一项园林工程竣工验收通过了,仅仅说明植物种植成活达到了设计的标准,接下来必须坚持进行专业、可持续、科学的养护。“三分种,七分管”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近些年,银川市通过持续植树护林,累计完成营造林7.27万hm2,重点实施完成贺兰山东麓生态防护林带、滨河大道黄金河岸生态廊道、白芨滩防沙治沙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使得全市森林面积达到9.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4.13%[6]。银川市政府每年投入园林养护费用近3亿元,并且还在逐年增加。

2 银川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地方设计不合理,绿化施工不规范

我国一部分城市地方特色逐步消失,城市、街道面貌千篇一律,城市文脉更是难以继承,与之配套的园林建设也盲目跟风,美其名曰标准化、规范化。到其他城市旅游,为的就是看不一样的风景,如果走哪都似曾相识,就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缺失,不得不引起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的思考。

2.1.1 园林设计是园林景观的基础,是艺术的再创造

一线设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设计方案不经过实地论证,设计图章一盖便算完工,图上看起来很花哨,但中看不中用,会影响整个区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银川市正源街、六盘山路、宁安大街等主干道,绿化带设计桧柏、水蜡等绿篱,中间点缀美人梅,紫叶李、海棠等亚乔木,花样多了,但没有考虑城市主干道需要高大的行道树来遮阳。夏天银川的光照又十分充足,晒得道路车辆像蒸笼一样。反观银川市解放街,20世纪70、80年代建设的街道,还有一些老巷子街道,道路两边高大乔木林立,绿树成荫,夏天特别舒服。又比如,银川滨河新区,选择几百万平方米种植地被植物八宝景天、三七景天、马莲等一些低矮地被植物,所谓从空中鸟瞰巨大的“凤凰”图案,但一两年后植物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差,不仅仅增加大量养护成本,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没有发挥乔木涵养水源的特质。这都是园林设计师的短视以及园林主管行业存在把关不严,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体制内外行领导内行造成的。

2.1.2 园林绿化施工是园林设计的落地和延伸

一些中标单位为了控制成本,栽植苗木时对苗木形状、土壤、基肥、树穴规格等要求不严,不顾施工质量,把遮阳网、编织袋、铁丝网等一些保护土球不被破损的东西放进了种植坑,栽植时不摘除,这往往造成后期苗木生长不良,根部腐烂或者根部抱团舒展不开,造成了苗木成活率低、养护成本高。有些园林轻视养护管理,几年后,大多植物半死不活,成了“小老头树”,造成了环境新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2.2 园林绿化招投标需要完善和优化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阶段,招投标模式的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园林工程的整体水平,但在实际管理阶段,还需要对园林绿化招投标市场现存的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并对招投标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提升招投标的管理水平,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现实生活中,个体户挂靠资质,本身没有经济实力,甚至不请园林专业技术人员,仅仅从城市周边村子招几个农民工来栽树、浇水、拔草,更谈不上园林景观。这些个体户和皮包公司,施工和养护管理水平低下,极大制约了银川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希望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刹住这一歪风。

2.3 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养护管理较粗放

受资金等客观因素影响,园林管理部门对一些次要地段,如小街小巷绿地往往粗放管理,植物生长靠天吃饭,自由发挥。而对一些重要地段如北京路、上海路、亲水大街等线路精心养护,这样下去,无法满足城市长期整体良性发展。

2.4 大面积种植草坪,不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

草坪根系浅,保水效果差,不仅需要人工浇灌,对于空气中的悬浮物吸附效果远没有乔灌木强,人工养护成本及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呈几何式增长。随着银川市快速发展,市管辖绿地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底,银川市管辖面积已达到3 712 hm2,园林绿化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22年,园林绿化用水量就约3 500万m3,平均绿地年用水量约为1~1.5 L/m2,细算下来,光是水费这一项花费近1.5亿元[7]。

3 提高银川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的实践措施

3.1 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建设节约型园林

3.1.1 节地型园林建设

结合小微公园建设,在原有植被或林带范围进行造景,有效地利用了城市土地,改善城市景观影响,也降低了建设投入,达到了“节地”的作用。如正源街两侧林带,建设之初,由于周边居民很少,设计时仅考虑绿化效果与防护效果,未考虑景观效果及游人休憩实用效果,随着城市不断扩大,现在正源街两侧居民小区密布,原有单纯道路林带已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对周边环境的需求。对现有林带加以改造,增加园路、园林小品、景观节点,既可以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缓解了绿地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3.1.2 节水型园林建设

银川市地处西北,缺水严重,但绿地灌溉还是延续传统灌溉模式,主要由人工控制水源供给、水量和灌溉时间。传统灌溉的缺点一是缺乏科学性,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二是不同的土壤、植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灌溉模式不能够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精准的灌溉判断,造成很多水资源浪费或者灌溉不到位。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对水资源的消耗。新建绿地采取中水灌溉,对净化后的污水循环利用。

智能灌溉是指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判定系统等科技手段,获取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信息,实现自动监测、计算、规划、控制、调整系统操作的过程。智能灌溉通过人工智能与数据采集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水源供给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可以实现精准化、高效化、节水化的灌溉模式,优化生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优先选用节水耐旱型乡土植物。银川市近年来通过引种紫花地丁、青绿苔草、冰川红叶等地被植物。它们整齐度高、覆盖率高、节水降耗低,适应性强,而且耐瘠薄、耐盐碱,可有效解决林冠下斑秃裸露问题,可代替草坪,建议尝试大面积推广。

3.1.3 节材型园林建设

寒冬季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多条道路绿化带上,颜色各异的“冬装”,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把回收的枯枝和落叶,通过专业设备进行粉碎、加工、生物染色等无害化处理,再带状或片状铺回公园绿地作为景观。这样不但提高了美化效果,更实现了保墒情、提高土壤含水量,实现了冬保暖、夏保湿,减少黄土裸露和扬尘的污染。像这种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如果应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景观效果。此外,银川市可以积极探索在绿地建设中加强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措施的应用,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的效率。

3.2 加强人才建设,健全园林绿化市场监管机制

园林主管部门要鼓励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优秀的园林公司,建设一批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景观园林。园林主管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养护管理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定期组织各企业项目经理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讲座和培训,提升一线管理的实效性。加强对从业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严格招投标管理,完善工程建设程序,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园林行业诚信体系建设[8]。把一些唯利是图、不履行合同职责的企业坚决打入黑名单,三年内甚至更长时间不得进入园林市场。

3.3 了解苗木品种特性,高质量养护

当前的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种植好的树木养护不当,就可能导致枯萎死亡、失去景观效果,之前的绿化工作便会全部白费。园林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的,一线技术人员要了解苗木品种特性,养护时要做到适时、适量、不遗漏。在日常养护中,要注意浇好11月份的冬水、第二年3月绿地的返青水;6—8月份是银川的高温季节,如遇持续半个月以上无有效降雨天气,每隔7 d左右浇水1次,浇水在10∶00前或16∶00后进行。苗木修剪应遵循“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原则,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4 结语

园林绿化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9]。作为园林从业者,要切实做好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将节约型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以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使命,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己任,以“花”为媒,着力在“美”上下功夫、在“靓”上做文章,促使银川早日争创国家生态城市,助推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言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壮丽篇章[N].宁夏日报,2022-06-16(001).

[2] 范晓儒,吴戈.一泓清水入黄河 大河两岸日日新—银川市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综述[N].银川日报,2023-10-25(003).

[3] 陈玲.银川小微公园绘就诗意街角空间[N].银川日报,2023-10-27(002).

[4] 牟群英.城市园林发展与园林城市的创建[J].中国园艺文摘,2009(4):71-72.

[5] 林芸,张斌斌.扩绿护绿兴绿并举,厚植湖城“绿色家底”[N].银川日报,2024-06-13(002).

[6] 吴璇.今年我市计划实施国土绿化面积7.648万亩[N].银川日报,2023-04-07(001)

[7] 高文.城市园林绿化节水灌溉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1(9):74-75.

[8] 张健.浅谈园林绿化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25.

[9] 唐梦.拉萨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造景研究与策略[D].拉萨:西藏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