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养殖技术和管理要点

2024-11-20郭锦旗屈林林王子浩

新农民 2024年29期

摘要: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本文将养殖技术、管理要点和资源利用与环保等方面的生产实践经验进行整理解析,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藏香猪;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疫病防控;资源利用与环保

藏香猪,又称“藏豚”,是我国独有的自然放养型猪种,以林下放养野果、野草为食,体格健壮,瘦肉含量高,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誉为“人参猪”。其肉质鲜美,适合炖汤、烧烤和炒食,对人体健康有益,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是藏区居民喜爱的佳肴。随着健康饮食趋势,藏香猪受到更多关注,到了产品供应不平衡的局面,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对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的养殖技术、管理要点和资源利用与环保措施进行了总结梳理,期望对该项技术有推动作用。

1 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的养殖技术

1.1 圈舍设计规划

在圈舍设计规划时,必须考虑北方风沙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包括空气干燥、风沙频繁以及显著的昼夜温差。这些因素对于藏香猪的饲养管理有直接的影响。规划时必须结合藏香猪的行为习性和生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圈舍设计。首要设计原则是确保圈舍能够满足饲养的基本需求,同时,特别强调其防风固沙和保温性能的提升[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采用坐南朝北的布局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阳光的自然照射,以提升舍内的温度,同时,避免夏季强烈的阳光直射,减少舍内温度升高的过度,为藏香猪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圈舍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通风和采光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冬季,虽然需要重视保温,但通风同样重要,以确保舍内空气质量的良好,减少有害气体和病原体的积聚,为猪只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圈舍的单间面积应根据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一般而言,单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5 m,以确保空气的顺畅流通和清洁工作的便利进行。单间面积则建议统一设定在9~10 m2,这样的设计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又可根据猪只的不同需求(如种公猪、种母猪分娩哺乳期及成品猪生长阶段等)进行灵活调整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与猪只的健康水平。

在圈舍内部设施的配置上,自动饮水器的安装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为藏香猪提供随时可获取的清洁水源,对于维护其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排粪排水系统的合理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一个高效便捷的排粪排水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圈舍的卫生水平,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兼顾便捷与高效的原则,确保粪便污水能够迅速排出并得到有效处理,从而遏制污染物的积聚并保护周边环境的清洁与猪只的健康。

1.2 饲料管理

饲料管理作为核心环节,必须恪守科学严谨的原则。藏香猪的主要食物源自山林间的野生植被,同时,辅以适量的人工调配饲料。饲料构成方面,粗饲料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但不限于经粉碎处理的秸秆、花生壳、花生秧及干红薯秧等,这些构成了它们日常饮食的基础。为确保营养均衡,还需搭配青绿饲料,如菜藤、红萝卜、鲜嫩草叶及树叶等。

由于藏香猪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普遍需要超过1年的时间方能达到常规出栏标准。同时,其年繁殖次数及生产能力显著受饲料营养水平影响。通常情况下,藏香猪单次产仔数量约为8头。鉴于此,其饲养方式展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且整体饲养成本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饲养藏香猪的过程中,务必依据猪只的具体年龄阶段,科学调整饲料配方及其投喂量。具体而言,对于出生仅20日龄的仔猪,需及时引入专为幼年设计的饲料配方,并实施每日5次的投喂频次,其投喂量需精确至仔猪体重的3%。此幼年饲料配方精心配比了玉米、谷糠、豆粕、麦麸以及青饲料等多种成分,以确保营养均衡。随着猪只年龄增长至3~6月龄,应逐步过渡至成年饲料,此时,投喂量应适度增加至猪只体重的4%。成年饲料以玉米为核心,辅以牧草或青草,旨在满足猪只生长发育的需求。当猪只步入6月龄以上阶段,投喂量需进一步提升至体重的5%。此外,可适当引入放牧环节,此举不仅有助于减少药物依赖,更能有效提升猪肉的整体品质,促进猪只的健康成长。

在北方风沙区等气候条件严酷的地域,饲料管理的至关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鉴于该地区特有的干燥多风、温差显著等不利自然条件,这些因素可能潜在地影响饲料的质量与营养价值。因此,为保障藏香猪的健康茁壮成长,我们必须确保提供富含优质蛋白质、全面矿物质及必要维生素等核心营养素的饲料。这些营养素在藏香猪的生长发育、疾病抵抗力提升及肉质品质优化中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饲料的储存与保管工作亦需给予高度重视。需采取一系列科学且有效的措施,以应对风沙、干燥等不利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的饲料变质问题。具体而言,应选用密封性能卓越的储存设施,并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饲料的湿度与温度进行精准监控。此外,还需定期清理储存环境,以有效遏制霉菌与害虫的滋生,确保饲料的纯净与安全。

1.3 藏香猪的放牧管理

应遵循以下严谨、稳重、理性、官方的指导原则。

在北方风沙区域进行放牧活动时,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宜的放牧地点。该地点应远离一切可能的污染源,确保藏香猪处于清洁、健康的环境中。同时,所选区域需草料充足,以满足藏香猪的日常采食需求,且地形应相对平坦,便于管理和观察。

针对季节与天气的变化,放牧时间的安排需灵活调整。春季与秋季,由于天气温和且草料茂盛,是放牧的理想时段,应充分利用这两个季节进行放牧。然而,在夏季与冬季,由于极端气候条件(高温或严寒)的影响,放牧时间需适当缩减或调整,以保护藏香猪免受不利气候的侵害。

在放牧过程中,饲养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藏香猪的活动状况,确保它们不会走失或发生意外受伤。同时,饲养员还需留意藏香猪的采食情况,确保它们能够摄取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以维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藏香猪放牧管理需综合考虑环境、季节、天气及饲养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因素,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确保藏香猪的健康、安全和生长。

1.4 疫病防控措施

为确保藏香猪的健康生长,需要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此制度应涵盖定期为藏香猪进行疫苗接种及驱虫工作,旨在通过科学手段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确保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密切关注藏香猪的健康状况,实施严格的疫情监测机制。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异常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并对病猪进行专业治疗,以遏制疫情扩散,保护其他健康猪只免受感染。

定期对藏香猪的圈舍、运动场及放牧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通过使用高效、环保的消毒剂,彻底杀灭潜在的病菌和寄生虫,为藏香猪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2 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的管理要点

2.1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在藏香猪的饲养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饲养者务必对藏香猪实施定期的身体检查,并严密监控其健康状态。一旦发现诸如食欲不振、行为异常或体表出现不寻常变化等任何潜在疾病迹象,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疑似患病的藏香猪迅速隔离,以防疾病在猪群中的进一步传播[2]。

与此同时,对于已确诊的患病藏香猪,饲养者需立即寻求专业的兽医治疗,确保患病猪只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医疗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对饲养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此外,为了有效预防常见的猪病,饲养者还应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依据当地疾病流行态势及兽医的专业建议,饲养者应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计划。该计划应涵盖猪瘟、口蹄疫等基础疫苗,并充分考虑季节性或地方性流行疾病的防控需求,确保藏香猪获得全面而坚实的免疫屏障。

2.2 环境管理

饲养者务必高度重视饲养环境的清洁与卫生状况。这要求饲养者需实施定期且彻底的圈舍清理工作,旨在维持环境的干燥状态及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此举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外,饲养者应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与剩余食物残渣,以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温床,进而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是确保藏香猪正常生理功能与健康状态不可或缺的一环,饲养者应确保它们能随时饮用到新鲜水源。

饲养者还应保障藏香猪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这对其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均大有裨益。在饲养环境管理中,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亦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它们直接关联到藏香猪的舒适度与生长速度。因此,饲养者需根据季节变换及藏香猪的生理需求,灵活调整圈舍内的温湿度条件,以营造一个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优越环境。

2.3 繁殖管理

在藏香猪的繁殖管理实践中,首要且核心的环节是严格遴选优质的种公猪与母猪。此步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所选种猪的遗传素质将直接且深远地影响其后代的质量。因此,必须确保所筛选的种猪不仅拥有无可挑剔的健康状况,还需具备卓越的生殖能力,以保障能够孕育出品质卓越的后代。

在配种阶段,精心规划与安排配种的时间与数量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决策需全面考量公猪与母猪的体质条件、年龄阶段以及季节变化等多重因素,旨在实现最佳的繁殖效果并提升幼崽的成活率。

同时,对于处于孕期的母猪,其照护工作同样应受到高度重视。这涵盖了为母猪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确保其摄入均衡且充足的营养,以及实施定期的健康检查。通过上述措施,旨在确保母猪在整个孕期均能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从而为幼崽的顺利降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对于分娩及断奶过程的管理亦不容忽视。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母猪的细致照顾,还需包括对幼崽的精心护理,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通过实施这些详尽而周密的管理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繁殖效率,并显著提升整个种群的品质与生产性能。

2.4 应对极端天气的措施

在北方风沙区,由于该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饲养藏香猪时需要采取圈散结合的方式,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率。然而,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如严寒、沙尘暴等Y858h00zhT59ERJhkUo+ew==,饲养者必须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障藏香猪的生长环境和生产安全。

圈养时,饲养者应当加固猪舍,确保其结构稳固,能够抵御强风和沙尘的侵袭。同时,猪舍内部应配备适当的保温设施,如加热灯或保温板,以维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藏香猪因寒冷而生病或死亡。此外,为了应对沙尘天气,猪舍的通风系统需要设计合理,既能保证空气流通,又能有效过滤沙尘,减少对猪只呼吸系统的伤害。

散养时,饲养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放牧场地,避免在风沙频繁的区域进行放牧,以免猪只受到沙尘暴的直接冲击。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应及时将猪只召回,避免其在野外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饲养者还应为猪只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丰富的饲料,以增强它们的体质和抵抗力。

此外,饲养者还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在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发生时,应减少猪只的户外活动,避免它们受到沙尘的伤害。同时,饲养者还应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因极端天气引起的疾病。

3 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资源利用与环保

在北方风沙区域,鉴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畜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并兼顾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我们采取了圈散结合的饲养方式饲养藏香猪,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当地资源,还能促进环境保护[3]。

首先,选用好饲料资源。北方风沙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青贮料等农业副产品,可以被充分利用作为藏香猪的饲料来源。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还能有效转化和利用农业废弃物,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次,粪便处理。藏香猪的粪便富含有机物质,可以被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这样的循环利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既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最后,节约水资源。合理设计和布局圈舍及放牧区域的饮水设施至关重要。应确保饮水设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强对饮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障藏香猪能够随时饮用到干净、充足的水。这不仅有利于藏香猪的健康成长,也是对水资源负责任的态度,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北方风沙区圈散结合饲养藏香猪需要注重养殖技术和管理要点,确保藏香猪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健康生长。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养殖业与农业的绿色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邓泽涛,陈天毅,冯杰,等.浅谈藏香猪健康养殖技术的建立[J].中国动物保健,2018,20(5):32-33.

[2] 李春霞.藏香猪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1):1.

[3] 姜元伟.藏香猪养殖技术及现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