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烟叶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4-11-20陈洋
摘要:目前,山区农业产业链已较为成熟,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烟叶生产呈现稳定状态,对推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山区烟叶产业服务仍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及推广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山区烟叶产业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深入实施,建议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提升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烟叶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山区烟叶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现状;提升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根本性问题,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强调必须始终将解决“三农”问题置于工作的核心位置,作为重中之重来对待。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福祉。烟叶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始终秉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稳步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坚决承担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加强统筹协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烟叶产业作为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烟叶产业不仅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烟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烟叶生产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1 山区烟叶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现状及成效
1.1 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要求就是产业兴旺,通过产业带动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1]。长期以来,山区烟叶产业依托独特/DSH1Jkz8/5ZPD6I/xq9Wamka9dZ6ZX6at8/1x/06YI=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培育出品质优良的烟叶,支撑我国烟草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了“中华”“芙蓉王”“黄鹤楼”等名优品牌卷烟[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下,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力。山区烟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提高了烟区农民的种烟收入,改善了农村环境,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1.2 成效
1.2.1 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烟叶产业强的基础
烟叶生产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中至关重要,整合了现代农业技术和产业链,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在树立农业强的典范中,现代烟草农业率先垂范,在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中,强化设施农业基础,推动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展现了其引领作用。烟区道路、水利及电力设施等的升级,显著提升了其服务烟叶产业发展的能力,并同时惠及了其他农业和工业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整个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
1.2.2 产业链的延伸,奠定烟区农民富的基础
烟叶产业链的优化完善,推动了产区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近年来,在政府及行业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下,鼓励烟农发展烟后多元产业,提升增收潜力。特别是在烟区产业综合体的建设中,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村社带动、行业推动”的基本原则,以村为主体进行组织实施,依托烟草全产业链的优势,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已建设施,以烟为主导、推动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在确保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向第二、第三产延伸推进,推动了烟区产业振兴,助力农民实现经济富裕[3]。
1.2.3 生态烟区的建设,奠定烟区农村美的基础
现代烟草农业在发展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优质、特色、生态、安全、高效”确立为烟叶生产发展的核心导向,为生态烟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4],主要表现在积极倡导和推广绿色植保策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进绿色施肥技术,以保障土壤的质量和生产效益;积极探索和推广烘烤新能源的应用,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力推进烟用地膜回收利用工作,以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山区烟叶产业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2.1 存在的问题
2.1.1 产业结构单一
乡村依赖烟叶为主导产业,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劳动力的多样性发展,大多数农民仅能从事烟叶种植相关的工作,缺乏其他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流动。环境方面,过度依赖烟叶种植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集中耗用,长期大面积种植可能引发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由于缺乏产业多样化,地方政府和农民在经济收入来源上的选择有限,这也影响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教育和科研投入也可能偏向于支持烟叶产业,忽视了其他潜在产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不均衡配置。长远来看,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可能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包容性强、创新性高的经济体系。
2.1.2 技术创新与推广不足
山区烟叶生产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推广不足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尽管烟叶种植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增长,但技术的滞后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5]。现有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多数陈旧,缺乏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合,影响了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升;高效且环保的新技术在山区推广困难,因地形限制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速度缓慢。山区农民获取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信息的渠道有限,虽有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但效果不显著,农民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阻碍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研发投入不足,使得针对山区特定条件的烟叶种植技术创新乏力,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烟叶的需求。
2.1.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山区烟叶生产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问题尤为明显。山区地形的复杂性和交通的不便利使得现代化基础设施难以完全覆盖,这种状况限制了高新技术农业设备的引入和使用,影响了种植效率和产品品质。例如,全国推广的新型密集烤房,早期缺乏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烤烟种植转移快导致烤房被拆除或改作他用,部分烟区烤房设施仍然滞后[6]。农业生产依赖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道路网络通常维护不足,导致在干旱或雨季时,部分烟区仍存在烟用物资和烟叶运输用人背马驮现象,烟叶生产仍面临较大挑战。
2.2 提升策略
2.2.1 加强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发展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山区烟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烟叶产业,并提供相应补贴和资金支持。同时,要促进烟叶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在生产优质烟叶、高素质烟农培训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保障,锐意进取,守正创新,科学推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推进高标准基础建设,持续加强水、气、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烟田综合市场能力,做好烟田计划,改造和完善烟叶生产设施配套设备,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二是构建烟叶融合发展的模式,烟叶从移栽到采收完毕的大田生长期间,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种植有较大的重合度,探索推进以烟为主多元协同的产业模式。三是建立烟叶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坚持“两山理念”,把生态优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烟叶产业全过程,全面构建绿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地膜回收再加工,做好污染防控工作;提升烤烟烘烤水平和管理,推进烟草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升烟草产业发展指向。
2.2.2 加强烟叶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在深入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无疑是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烟叶品种。二是推动烟叶生产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不断涌现,为烟叶生产带来了创新性的变革。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提高烟叶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三是注重烟叶加工技术创新。烟叶加工是提升烟叶附加值的关键环节。应加强加工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的加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四是加强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新技术能够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鼓励烟叶种植者积极参与到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中,通过实践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种植效益,保障烟叶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持续的提升。
2.2.3 加强完善烟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烟区发展规划中,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这关乎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烟农生活质量的提升及乡村振兴的发展。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完善灌溉系统,通过修建水库、蓄水池等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烟区在干旱季节也能有稳定的水源。二是加大道路建设力度,特别是田间道路的硬化和拓宽,方便烟农进行耕作和运输,提升烟区的交通便捷性。三是加强烟区电力设施建设,确保烟草种植、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电力供应,推广使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发电等,降低烟农的用电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四是加强烟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为烟农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
3 结论
在推进山区烟叶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确保创新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提升烟农收入和推进美丽烟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集中力量,深入实施烟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工程,涵盖道路、水利、仓储等关键领域,并引入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相契合的先进技术,为烟叶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烟农增收工作,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多元产业的协同合作等措施,有效提升烟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加其经济收益。此外,还需大力推动美丽烟区建设,持续改善烟区的种植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与烟区文化培育等。同时,政府与行业部门应通力协作,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烟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流动,助力产业优化升级。综上所述,尽管山区烟叶生产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为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仍需持续优化和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战略的全面性与执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孙昊,宋洪远,彭超,等.产业兴旺让农村有活力农民有奔头:基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的调查[J].农村工作通讯,2018(7):56-58.
[2] 童文杰,邓小鹏,李卫,等.云南烟叶生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254-257.
[3] 黄庆海,平先良,吴昌强,等.如何实现江西农业农村的产业兴旺[J].江西农业,2018(9):16-17.
[4] 童文杰,王皓.大力推进烟草农业绿色发展[N].东方烟草报,2018-08-16(003).
[5] 姜云豪.浅析山区烟叶生产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87-88.
[6] 邓浏平,张珺,陈怡璇,等.株洲烟区密集烤房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9):237-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