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把握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三个维度

2024-11-14傅海燕

中国德育 2024年20期

摘 要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时代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弘扬教育家精神,需从为何为师、何以为师、如何为师三个维度,从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教师应该坚守的育人初心、修养的为师德行和选择的育人方法。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为何为师;何以为师;如何为师

作者简介 傅海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从师者角度看,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为何为师、何以为师、如何为师等方面进行不懈探索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生命状态。教育家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性,所以把握教育家精神既要回顾传统文化,又要观照教育现实,这样才能将教育家精神立得住、立得稳。下面就从为何为师、何以为师、如何为师三个维度,在传统与现实间,探索如何把握弘扬教育家精神。

一、为何为师:立从教初心

“为何为师”是对教师为师目的和职业价值的剖析,是关于教育家精神维度中从教初心和情怀的探讨,关涉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这个问题是“教师身份的逻辑起点,即是理解和分析教师身份的价值基点”[1]。

(一)以家国情怀,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师步入职业生涯的动力源泉,关涉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家国情感。从亲缘关系和地域空间来说,“国”是“家”的延伸和扩大,是以“家”为中心向外辐射所容纳的所有共同体的大“家”,与之相应的个人情感,也从个体层面的“小我”向国家层面的“大我”升华。中国历史上,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教育思想的价值底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有力的情感积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集·近思录拾遗》)展现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存家国、造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古代有识之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行动指南,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命运之中。

新时代,教师身肩民族复兴伟业大任,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持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2],将个人职业之“小我”融入强国建设之“大我”。教师应从个人做起,立足于工作岗位,积极投身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3],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二)以天下格局,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师从教的使命抱负,是教师个人志向的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思想包含恢宏的天下观,先秦儒家、道家提倡的“大同之世”,墨家主张的“尚同之世”,都是天下情怀的重要体现。“胸怀天下”是以整个世界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从而超越民族国家的思维方式。[4]天下情怀超越各种狭隘的地域主义,产生支撑人类“共在”“共荣”的厚重的“道德积蓄”[5],促使人们站在更广阔的视野弘扬正道、传播文化。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要求教师拥有“天下为公”的胸怀和格局,具备国际视野。教师应发扬教育家精神,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6],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帮助学生形成胸怀天下、面向全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7]。

二、何以为师:修为师德行

“何以为师”是对如何成为真正的教师的剖析,是关于教育家精神维度中为师德行的探讨,关涉教师为人师表的本质要求,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包含教师的言行、心性等要素。其中,师德是教师职业身份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职业要求的核心内容。

(一)以君子之风,弘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价值、执教条件有诸多讨论。孔子作为传统教育家的典范,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教师品行端正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言行规范才能树立起为人师表的威严。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树人先正己,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和带头人。

高尚的师德体现在深厚的知识学养和文化品位之中。“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远离低级趣味的人”[8],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日常行为标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就是一生一世”[9],良好的言行既是教师自身道德情操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依托。教师应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成长历程、精神追求、模范行为做好表率,既作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作涵养德行的“人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二)以师者仁心,胸怀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10]。教师的仁爱之心是师德的集中体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师德之魂、为师之本。中国传统文化尤重德性教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是孔子对个人修养提出的全面要求,其中包含德行和仁心。好的老师应该是仁师。孔子提出“诲人不倦”,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具备耐心和爱心,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吕氏春秋》中提出“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要求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一样,并通过反思自己的成长经验来进行教学,以满足和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以仁爱之心促进有效教学。教师的仁爱之心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新时代教师要满怀教育家精神,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用认可和赞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

奉献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之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义”被奉为至高无上的道德规范,譬如,“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万世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以“义”为上的价值观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并历经历史锤炼,延续至今。新时代教师要有甘于终身奉献的精神,坚守甘当人梯和铺路石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以师者仁心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之责,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如何为师:正育人方法

“如何为师”是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怎么做的剖析,是关于教育家精神维度中育人方法的探讨,主要关涉教学方法、治学态度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参与度和主动性,以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适应教育变革的能力。

(一)有教无类,发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教师育人能力和方法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教育历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荀子提出“有师法则隆积”(《荀子·儒效》),强调教育方法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启智”是教师在学生的认识能力待发而未发时,对其进行恰当的启发,相当于中国传统的喻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理念实为一意。“润心”源于中国传统心性教育。荀子认为,通过心性教化,“导之以理,养之以情”(《荀子·解蔽》),可以使人知善知恶、由恶向善。中国传统的心性教育目的在于使人觉醒善心,成就良善品格。新时代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启智润心,涵养学生心灵,充盈情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美好心灵。

因材施教最早起源于孔子,“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二程集·伊川先生语》),他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主张通过观察和谈话来了解学生。历代思想家均继承孔子因材施教原则,主张根据学生知识水平、才能高低、年龄差异、志向兴趣等因素,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天赋、才能、兴趣和特长各不相同,“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11]。新时代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12]。

(二)自强不息,端正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师职业的必备素养。学习是个人素养提升、知识充实的主要路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注重勤学自强。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一生自强不息,致力于勤学求知。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是担当育人职责的前提条件,学习是帮助教师认识到知识缺口、能力局限的关键途径。中国传统教育、治学注重学行并重、知行合一,勤学笃行实为知行合一之意。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徐爱录》)因此,勤学与笃行是知与行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教师作为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13],要传承教育家精神,秉持学而不厌的求知态度,在不断充实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需求相适应的素养和能力,坚持学以致用、躬身实践。

对于教师而言,求是创新是激发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理念,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强调通过创新变革、不断进步去适应变化的环境。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时代教师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增强创新意识,争做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奋进者,规范育人方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助力人才培养。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继承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丰富了精神内涵,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也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关系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及教育问题的根本理解和态度,对国家教育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意识。对教育家精神内涵的分析和阐释,从初心、德行和方法上回答“为何为师”“何以为师”和“如何为师”等根本问题,是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教师需深入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职业认同感,强化责任意识,促进专业发展,优化教学方法,积极投身强国建设伟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施克灿.传统教师观的历史沿变及意义[J].教师发展研究,2018(2):88-92.

[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3][8][9][10][11][12][13]习近平.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83,74-75,14,76,77-78,78,76.

[4]赵汀阳.天下观与新天下体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70-76.

[5]蒋传光.贺朝霞.杏坛上的时代之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3:208.

[6]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00.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