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中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2024-11-11杨建胜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其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借助时政热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将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将过去事与今日事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即生活,促使学生感悟历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实,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是属于一定时代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总是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这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通过学习该时政热点,学生可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深化历史认知
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也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促使其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唐朝的赋税制度的有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对两税法的认识。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在分析影响的时候引导学生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等为标准。汉到唐前期,赋税制度是以人丁为征税之本,而以人丁为征税之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有相应的土地、资产。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地主的佃户,唐朝政府控制的农户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挽救了唐朝中期以后的经济危机,稳定了唐朝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它为赋税制度确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从此以后,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两税法以财产征税,不以丁户来征税,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两税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例。但是两税法也具有一些消极影响,学生可以自行进行总结。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与灵魂。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应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物,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对历史事物正确的看法。这样在别人调侃污蔑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编造篡改党史、国史、军史时我们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尊重历史。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才不会消费历史、调侃历史,才会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让历史告诉我们如何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