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新理念 实施新教学

2024-11-11赵阳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4年9期

2024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了2023年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河南省推荐的10位思政课教师的展示交流活动全部入选。这些思政课探索了培育核心素养的思政课教学新样态,贯彻了新课改理念,实施了单元整体教学,精彩纷呈,亮点突出,既是河南省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体悟新教学

河南省推荐的展示课可以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明确要干什么

这些思政课教师都基于核心素养设置了学习目标。如“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节课设置的目标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节课设置的目标为培养科学精神,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伟大梦想的实现。

亮点二:有效推进教学,明确要怎么干

1.创设真实的情境,突出综合性。展示课创设了有关河南博物院的展览、《唐宫夜宴》文化节目、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等丰富、真实的情境。学生需要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如“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这节课运用了系统论、建构主义等理论,综合了哲学、文化、政治等多模块内容。

2.强化实践和辨析,突出学科性。思政课从课程性质上来看,是实践性课程。展示课充分体现了实践性的特点。如“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这节课,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布置实践性作业,要求各小组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角度,拟定微视频的一个拍摄主题。展示课还强化辨析,让学生在思辨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如“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节课设置了议学活动:请你对“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言论进行批驳,凸显思辨性。

3.采取多样教学方式,突出方式的适切性。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展示课充分运用情境式、议题式、案例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其中议题式教学运用最多。如“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节课的总议题为:中国为什么能?子议题分别从“聚焦中国成就,中国何以最自豪”“点赞中国道路,中国何以最成功”“实现中国梦想,中国何以最自信”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4.重视活动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是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理念。展示课重视学生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节课,设置了“模拟答记者问”“细数百年成就”“畅想百年未来”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看、说、思、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亮点三: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明确干得怎么样

1.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积极发言,勇于探究;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信。

2.对知识的应用迁移:从衔接知识、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实现了素养的提升。

3.教师评价量表的设计与使用:从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角度设计评价量表,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化理解。

二、学习新理念

展示课异彩纷呈的背后,是对新理念的学习与贯彻。在思政课教学中,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理解、贯彻。

从课程性质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1)综合性: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内容广泛,问题复杂,要求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一内容,可以综合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同一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又可综合不同的内容。(2)活动型:序列化的活动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从课程目标看,要实现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目标的转变。

从教学方式看,要注意两个方面:(1)强化辨析的议题式教学。要求既关注过程,又不忽略结果;遵循“意义优先、兼顾形式”的原则。(2)强化走向社会的实践教学。要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开发乡土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的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突出综合性,采用强化辨析的议题式教学,助力学生迈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这些展示课贯彻落实了新理念,也代表着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

三、践行新样态

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不少学者和教师进行了大量研究,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议题式教学等被认为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可行的教学新样态。展示课采用了单元整体框架下的议题式教学模式,对于大概念统领下的深度学习也进行了尝试。下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为例进行说明。

1.明确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是相对于小概念而言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概念、一个学科名词,它是在该学科领域具有“上联下挂、前后贯通”作用的主干知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学科统领作用的大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它“上联”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和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挂”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学科大概念发挥着对全书的统领作用。

2.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深度学习具备四个特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追求,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加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框架下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概念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专题、话题等)、目标、任务、评价等要素的多种课型的结构化的科学设计。我们可以把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框架下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如下图所示。

4.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议题式教学作为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按照这种理解,议题式教学的基础表现是“以议为形式,以育为内容”,其理想状态应该是在议题讨论的过程中实现“议育合一”的课堂推进状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这为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议题式教学是要学生去“议”的,要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通过活动实现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这是实现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

5.进行大概念统领的大单元框架下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设计。在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将“大概念引领”“大单元设计”“深度学习”“议题式教学”有机融合,形成综合性的新教学模式,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效果明显。还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例,流程如下图所示。

四、明确新方向

思政课一定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教学,明确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

1.真正实现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思政课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助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会为中心”的转变ktgo8A7jQZYSuc9g8cQ5OLS/g0i+ed0mfuhBOOADuHI=。课程标准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学必须以学为中心,使学生学深悟透,形成素养。

3.践行议题式教学,探索大单元、项目式教学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近几年,议题式教学逐渐走进课堂,大单元、项目式教学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还需要不断地探索践行,通过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4.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角度实施教学。这就要坚持“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从纵向来讲,主要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从横向来看,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要一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教学给我们广大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不少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寄予厚望,提出了“六要”要求,对思政课改革创新也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广大思政课教师只有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探索实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教学,才能不辱使命,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