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城新韵,合奏书香“进行曲”

2024-11-11陶瑾

现代苏州 2024年19期

在离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重装“回归”前的半个月,路过观前街的老苏州,总会在书店门口徘徊一会儿,见到工作人员就问:“啥时开张啊,我们都惦记着呢。”

观前书城,牵动着几代苏州人的难忘回忆。它是苏州重要的文化地标建筑之一,撑起了苏州人的阅读世界。阔别525天,成功升级改造的观前书城于今年7月21日重新开张。这是姑苏区人大“出实招结硕果”的生动侧影,也离不开平江街道代表团的相互助力。人大代表履职忙,书香满溢苏州城。

共商共议,赋能城市记忆更新

苏州新华书店总经理刘晓亚、江苏安和锦城市更新集团总经理何承锦同为姑苏区第三届人大代表,同属于平江街道代表团,也是来自同一个选区的“同班同学”。2022年初,在姑苏区“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期间,两位跨领域、跨行业的代表围绕观前街提档升级展开交流,碰撞出了以文化内涵赋能城市更新的思想灵感。同年5月,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更新改造项目批复立项。同年7月,刘晓亚、何承锦代表双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观前书城升级改造项目正式提上日程。两位代表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围绕观前书城升级改造,为增强全民阅读氛围、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出谋献策。

1949年,新华书店走进苏州,次年迁入观前街。随着时代变迁,传统书店面临经营发展放缓、业态组合陈旧等现实问题,时代变革对实体书店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课题。为构建新型阅读场景和生活美学,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更坚实的技术支撑与更立体的文化服务,两位代表纷纷展开行动。

“江苏安和锦城市更新集团通过工业遗址活化利用等手段,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及区域产业提档升级,致力于打造成为生态与规模并举的‘文产集合体’。目前在城市更新、文创产业等领域深耕多年,接连改造了承载城市记忆的诸多老厂房。在苏州这样一个古老与创新同在的城市,安和锦持续携手苏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及各界合作伙伴,以创新之名书写着城市更新的新篇章。”何承锦介绍。此次携手助力观前书城项目,是一次新的出发。观前书城升级改造是观前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地标、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步。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多次走访,了解观前书城改造项目难点,集结人大力量,对接资源、搞好供需对接提供途径,为观前书城与安和锦合作搭建文旅商优势互补的“连心桥”。

P3wXjqAcwDnTd2UnoigN7w==好事多磨,去年4月,观前书城在更新改造项目工程启动阶段,便面临建筑结构鉴定、用房性质界定、外立面方案设计审批等问题,前期审批难度大、耗时长,项目在审批阶段反复拉锯近7个月。考虑到项目所处核心地段,为表达对历史老街风貌的尊重,图审及资规部门建议外立面形象在符合江南韵味的同时结合现代元素。两位代表坚持“要改就改到最好”的决心,带领团队探讨、推进、修改、完善,外立面形象设计前后调整了11稿。今年5月,项目进入施工收尾倒计时。两位代表采取“双线并进”模式,刘晓亚主抓开业筹备,何承锦负责项目收尾,争取呈现最佳效果。

近年来,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常态化推进“两个联系”建设,一套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对口联络机制更加成熟,人大代表职能作用日益显现。观前书城项目的成功实施,就是最好的“发声”。

不止是书城,更是美好空间

好久不见啊,观前书城。书城以新形象、新业态、新理念的崭新面貌涅槃重生,宛如一位沉静的智者,用书籍的力量温暖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那些年与书为伴的日子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人生旅途。

“设计团队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对方案反复推敲、思考、否定、肯定,决定尊重项目的在地性,并期望充分保留几代人的共同回忆与梦想,沿用原有建筑的形式、空间关系,在此之上做出更新,创造更多可能,让书城变得年轻,变得美好。”安和锦集团下属设计院主理人颜术告诉记者。

万物生长,寒来暑往,苏州大地上哺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观前书城以“书香四季 苏式浪漫”为焕新的设计灵感,呈现出一个复合型文化商业综合体。步入书城,数字瀑布流的加持,为读者带来惊艳的科技感。在五层共7600平方米的建筑空间内,全新规划布局,优化“U”型动线,不仅空间利用率高了,还创造出舒适、自由和流畅的阅读环境。一层“四时读书”板块,读者可按党政读物等专题,根据喜好随心阅读;二楼“书聚万象”板块,读者可以到不同专题区域寻好书;三楼为小读者提供多彩阅读体验,原本由于层高和面积的限制,给人压抑感。改造后巧借镜面,营造“逆世界”的效果;四楼“莘莘学子”主题,为师生读者提供教材教辅、课外阅读、考试用书等;五楼是“城市会客厅”,既可开展讲座、沙龙,也可进行名家访谈、直播、路演等。

改造后的书城,打破了以往“中规中矩”的空间结构,仿佛在一座城市里漫游。各色书山多业态布局,让读者轻松愉悦地徜徉书海,也为读者之间、读者与书店之间创设出更多交流情境。

友谊之花共谱“发展路”

观前书城焕新启航盛典现场,刘晓亚担任主持人,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这段波折而圆满的升级改造之路让她为之感慨。“以此次观前书城升级改造为契机,我们将不断探索图书发行新模式,打造城市文化空间‘苏州样本’,再塑城市地标,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活力。”刘晓亚向苏州读者承诺。

观前书城以再塑城市地标为方向,以建成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姑苏文化的传承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书香体验的服务者、同频社交的链接者为目标,导入形式丰富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出“书声的回响”系列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小小图书管理员”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小小考古家”寻宝研学活动、“凤凰姐姐讲故事”等品牌阅读活动,为姑苏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人文空间品质提升、加快城市更新进程贡献力量。

关于未来发展,两位代表表示,以观前书城项目为合作起点,今后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行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繁荣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合优质资源,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共建城市文化IP,重塑文化地标,为姑苏区城市更新项目出谋划策,为推动地区新时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助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古城书香越发浓。据悉,姑苏区紧紧围绕书香姑苏建设高质量发展主线,光裕书厅等文化地标焕新亮相,“平江晒书节”“府学书市”等一批阅读品牌深入人心,《家在古城》《城市责任》等一批阅读精品力作迭出,“24小时城市书房”“走读姑苏 书香驿站”主题阅读亭等一批城市阅读空间辐射全域,全市首家线上无边界文史馆率先建成……苏州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境界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