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阳楼记

2024-11-11

现代苏州 2024年19期

庆历四年,公元1044,苏轼九岁。

春,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如今湖南省岳阳市担任太守,越明年,苏轼十岁。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扩大岳阳楼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滕子京把唐朝名家和当代人物之诗词歌赋刻于楼面。

通过《岳阳楼记》,范仲淹与滕子京两人间故事传遍全国各路,震天动地。

此前两年,公元1043,在乡校,八岁苏轼从京师来士口中得知了韩、范、富、欧阳四位人中豪杰。

对于范仲淹,现在,再加滕子京,苏轼着手研究。

范仲淹,公元989年出生,于苏州,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取名朱说,读书刻苦、志向远大;1015,成功考得进士,入朝为官;1017,恢复本名。

1021年,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与时任泰州军事判官滕子京相遇,两人并肩,共同从事沿河海堤项目工程建设,彼此合作,深入交流,知根知底。

Psc+5mJoiUmGtKhpvMHI3BIweujx/F0KFXAM0h+WeTw=

1025年八月,母亲谢氏病逝,遵循沿袭前朝官制,需要返乡守丧三年,现在看来,这是一件非常耽搁人之规定,哀悼应该,时间太久。

无独有偶,将来苏轼,仕途起步,几乎走上了与范仲淹命运完全相同之路。

1057年,考取功名,正当即将大展身手之时,母亲程氏夫人病故,苏轼不得不回乡守丧。

紧接着,父亲苏洵,又是三年,待全部结束,仁宗朝大好形势几近尾声,此为后话。

其时苏轼,不知自己,但是明白,正是在范仲淹三年守丧期间,好友滕子京命运开始遭遇曲折颠沛。

1025年,迁安徽当涂;1027,到大理寺丞,负责审核刑狱案件;1031,贬闽北邵武县;1032,奉调入京,任殿中丞,掌管皇帝衣食行等事,年内,与秘书丞刘越等请求章献明肃太后归还政事;

1034年正月,任左正言,八月,迁任左司谏,因内宠颇盛,上体多疾,上疏,“陛下日居深宫,留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

语句切直,容易得罪,被降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

1035年,因受司谏范讽因事被贬牵连,被降为监管酒业专卖池州监酒;1038,调任江宁府通判,后又改知湖州;

1040年九月,西夏李元昊大举兴兵侵宋,遂升任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泾州知州差遣,负责防御西夏东侵。

庆历二年,公元1042,十一月,由于治边有方,战功卓著,在范仲淹举荐下,擢升天章阁待制,加环庆路都部署,接替范仲淹任庆州知州。

1043年九月,调京不久,驻扎在泾州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在泾州,滥用官府钱财,监察御史梁坚也进行弹劾,指控,在泾州费公使钱十六万贯,随即遣中使太常博士燕度前往邠州勘察。

一时慌乱,怕株连无辜,将账本和抚恤名录等全部烧光,反将罪名坐实。

“泾州挪用公款案”,后查实纯属冤案。

时任参知政事范仲淹及监官欧阳修等都为他进行辩白,极力相救,使他官降仅一级,仍充任天章阁待制,贬为凤翔府知府,后又贬知虢州。

就在这种情况下,御史中丞王拱辰还在不断上奏参劾,致被贬知岳州,即使如此,到达巴陵,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修筑防洪长堤、重修岳阳楼。

沸沸扬扬、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同?

通过《岳阳楼记》,范仲淹不仅为知根知底同道好友正名,而且,发出了长期积压于内心之呐喊:

官场之中,再也不能这样了,少些内耗,多点共识,集中精力,把智慧全部用到工作中去,尽早拿出公平合理办法,真正让想干能干敢干之人得以涌现,制度管人,国之幸事。

对于文章,十岁苏轼有了更进一步认识:人是可以托文以正名、不朽,并且,需要真情真语,发表真知灼见。

1089年4月11日,已经54岁,在官场上经历了生死大起大落考验后,身为龙图阁学士、朝奉郎、新任杭州知州苏轼想起十三年前,在徐州,范文正公四子范纯礼拿着范公遗稿交到手里时所托,写一篇文集序,现在,可以捉笔。

八岁时,已经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四十七年过去了,三位豪杰,均已与他们从游,而独不识范公,平生遗憾。

如果能够在范公文章中挂名,私自列在他之门客末尾,难道不也了却了旧日心愿吗?

好想再写一篇《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