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吴门,“友好指数”拉满
2024-11-11陶瑾
最近刚加入南环为老服务中心“爱心送餐员”队伍的齐师傅,每天中午送货前先到中心领取午餐,在送货的同时也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送去爱心午餐,有时还会顺手帮老人把垃圾捎下来,一举多得,他感觉工作又多了一份社会价值。
“每次送餐,爷爷奶奶们都会热情道谢,甚至邀请进门喝茶,特别亲切。看到他们吃上热乎的饭菜,自己心里也莫名有种幸福感。”同为“爱心送餐员”的邮政小哥感慨。
吴门桥街道构建新就业群体暖心关爱网,以整合现有资源、盘活闲置载体、协调沿街商户,来增加和升级暖“新”驿站,完善阵地服务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用餐、充电、补水等贴心服务。同时通过网点上门聊、座谈定期聊、驿站随心聊的方式,收集新就业群体困难需求。一直以来,街道持续推出“一元爱心午餐”、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急救培训、夏送清凉等暖心服务,以心换“新”,“新”心相融。
开启“新”声通道,实现微“新”愿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疯狂输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促进高效治理的“关键变量”,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效增量”。近年来,吴门桥街道深入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的有效路径,搭平台、链资源、聚合力,让大家感受到“美美与共”的璀璨新城价值观,获得可感可及的友好体验。
“南环新村共有21幢高层,分成5个组团,我平常在这边送外卖,总是分不清组团和楼幢。多亏有了这个地图,把组团和楼幢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这下子再也不会因为找不到楼幢延迟送单了。”近期,南环片区的外卖小哥刘卫华发现南环新村各组团门口都贴上了小区指路牌,清晰标注着组团内各楼幢的位置,这一做法考虑得非常周到。
在老新村、老旧小区,同样有迷路困扰的外卖小哥远不止他一人。在街道召开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座谈会上,多位从业人员表示在老新村送单时经常遇到导航不准确的情况。为此,街道在南环新村、内马路、劳动路95号小区等多个老新村、老旧小区推出小区指路牌,清晰标明楼幢分布,助小哥“一臂之力”。
“有的小区只能步行送货,配送的物品比较重容易超时,能否协调物业提供小推车或者骑车放行?”“小孩放学后没人看管,社区有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活动?”……座谈会现场,各网点负责人也围绕工作生活情况、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需求等方面进行交流。街道相关负责人、属地社区书记一一解答,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记录下来,后续跟进。
街道搭建倾听“新”声联席座谈机制,通过线下座谈会、网点上门聊、驿站随心聊、小哥心愿墙等方式,收集困难诉求,实现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依托联席座谈机制收集并点亮微“新”愿近50项。
“帮帮团”上线,服务上新
产生纠纷怎么办?就业服务怎么找?劳动维权怎么做?针对一些常见困难,街道成立新就业群体“帮帮团”,拨打一通电话即可对接专业团队,针对性地提供暖“新”服务。“帮帮团”由基层团干部、矛盾调解专员、律师、医生等7名成员及悦心家庭成长服务社组成,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健康护航、相亲交友、劳动维权、心理咨询等多项服务。
家住吴门桥街道的居民发现,如今“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不断焕新,让服务“邻”距离。比如,针对辖区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和培训需求,做好政策信息、培训信息、岗位信息三张服务清单,形成“一人一档”帮扶记录。定期组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站长、人社服务专员、社区网格员和海棠先锋成立帮扶小组,开展帮扶工作。街道也为辖区就业群体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高求职者就业技能水平。针对有创业需求的人员,普及创业政策,并组织参加SYB创业培训班,促进更多劳动者成功创业。
新就业群体需要什么,友好场景就建什么。除了线上“帮帮团”,街道也搭建线下友好“新”场景。“悠悠内马路”新就业群体一站式服务中心、齐心驿站·帕客里、UU暖“新”红韵小屋等25处暖“新”服务阵地依次涌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饮水、医药急救、充电等服务,覆盖社区、商圈、产业园等多类友好场景。街道所做的这一切传递的不单是对这一群体的关爱,也有对他们职业特性的尊重,对他们劳动付出的理解。
此外,街道链接友爱“新”资源,联合三六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为站点月度优秀员工和有困难的小哥提供“一元爱心午餐”,目前受益者超1000余人次;发动辖区餐饮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用餐折扣;链接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机构为420名新就业人员提供爱心体检券、便民义诊、健康讲座等服务;在11个社区开设“新有所暑”暑托班,缓解82名新就业人员子女暑期看护难题……
“骑士队”走街串巷,“双向友好”的新吴门
饭点一到,“小哥们”来到就近的“一元爱心午餐”点位用餐,便宜的价格、可口的饭菜,让他们吃得开心。这是一群“追赶时间的人”,身着统一制服,穿梭于高楼大厦与街巷小铺,为市民带来便利。
城市对新就业群体更友好,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更有为。他们在感受友好的同时,也萌生出与城市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愫,渴望为“第二故乡”做些事。发现问题隐患、提出问题建议或是反映居民诉求,都能获取“骑士积分”,累计一定积分可兑换物品及服务。在街道推出的“骑士任务卡”驱动下,辖区数名新就业群体自发组成“骑士队”,目前已累计上报35张“骑士任务卡”,助力社区解决各类问题38个。
今年,吴门桥街道已成功组建“新火微光”先锋服务小队等5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发布招募令、线下活动招引,引导新就业群体来社区报到,组织志愿服务队参与爱心衣物打包、日间照料中心午餐配送等志愿活动24次,持续发挥新就业群体行业优势,激发干事“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