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亮新招,高新区打造招引“强磁场”
2024-11-11颜凤仪
近日,《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发布,其中,苏州高新区11家入选,位列全市前列。在前不久的评选中,高新区已有康多机器人、硅谷数模2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
“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苏州高新区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全区已累计拥有各级独角兽(潜在)企业68家。
如今,苏州高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以改革增强“项目磁场”。活跃的创新因子和澎湃的新质生产力,正构筑起高新区产业发展优势,在苏州城西绘就出一幅亮丽的新图景。
紧盯“核心产业+”
全力以赴招大引强
在苏州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大批重大前沿项目先后落地生根,处处呈现“拉满弓”紧抓快干的火热场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喷涌而出。目之所及的一切变化,是苏州高新区紧盯“核心产业+”理念的缩影。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突出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带动,有针对性地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今年初,苏州高新区将2024年定为“项目突破年”,动员全区上下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迅速掀起项目招引建设新热潮。2月赴法国、荷兰,4月到阿联酋,5月去上海,6月前往英国,7月赴深圳……从一场场密集的推介活动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的策略方法进一步明晰。
苏州高新区是苏州市为保护古城而建立的第一个新区,1990年启动开发建设,1992年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早在开发建设之初,苏州高新区就凭借其出色的招商引资工作,一举打开发展新局面——引进项目投资规模和力度、上交税金均frbm3xgdS9xqtE9n5GeUENt+NRuJR3CIW+wYyN9CG+4=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外资项目是苏州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苏州日电波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是1994年在苏州高新区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此后的30多年间,苏州高新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近2000家,拥有各类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60个,以此实现了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的大幅跨越。
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围绕“2+3”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新能源、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统筹考虑产值、成长性,加快招引长远有支撑的制造业项目、未来有发展的研发型项目,重点锚定中字头、国字号、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展开“攻坚”,全力突破五十亿、百亿级重大项目。
此外,为提升招商质效,高新区切实转变招商思维,建立健全多元招商机制,先后成立产业招商中心、科技招商中心、服务业招商中心以及五个专业化公司,因“链”施策,推动外资内资齐头并进、产业科技双轮驱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用更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招商服务打动好项目。
招商营商两手抓
为企服务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之于企业,如同空气、水和阳光之于生命。为了让企业看得到态度、摸得着温度,苏州高新区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营商。一方面,紧紧围绕项目切实需求,提供“审批+服务+培育”的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当好项目落地和发展的“助推器”。一方面,从更多的层级、更宽的领域切入,持续提优营商大环境。
作为省重大项目的英威腾工业母机智能化核心零部件项目,目前已完成桩基施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筹备期,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开工,当地审批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不仅辅导他们利用土地办证期,提前推进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人防许可、不动产证等事项预审工作,还现场送上“桩基先行”“预用电方案提前介入”“在建工程办理装修施工许可”等惠企政策“大礼包”,帮项目抢时间,刷新了“拿地即开工”速度。
苏州高新区还针对企业运营遇到的困难,构建起“1+3+X”企业服务体系,成立了苏州高新区和三个功能片区企业服务中心,并将“店小二”般的服务延伸至产业园。一支支服务队伍活跃在企业身边,更高效回应企业诉求。不久前,苏州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优秀基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
当前,苏州高新区正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推进数据得地、投资促产一件事、综合查一次等改革举措。
不久前,《苏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4》正式发布,明确了实施对标改革再提升行动、助企服务再提效行动、法治保障再提质行动、要素保障再提优行动以及组织保障这5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这份行动方案精准针对企业的难点、痛点进行疏通。
据悉,苏州高新区新开工项目已全面开工,纽威数控工业母机及部件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产业前景好的省重大项目正在全速推进、加速建设。此外,49个市级重点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建设中。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企业培育成效明显
近日,苏州高新区新能源企业——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合作伙伴1000吨硫酸铁钠电池正极材料订单,这是全球钠电行业首个单笔千吨级正极材料订单。
落户高新区3年多来,众钠能源逐步开发出数个可大规模应用的硫酸铁钠电池及解决方案,并获得轻型动力、储能、通信备电、工程机械、电动工具等多个核心场景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正成长为高新区新能源产业新的生力军。
落地项目增资扩产,是苏州高新区招商引资成绩单的重要加分项。近年来,高新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年6月,深耕苏州高新区25年的苏州科士达印务有限公司启用新工厂,面积扩展到原工厂的三倍多,导入了新设备、新产线;威卡自动化仪表(苏州)有限公司自1997年落户以来,不断扩大投资、加码布局,目前还有威卡中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亚太地区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等项目在建。据悉,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3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累计78家。
在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外观形似集装箱的储能柜正在装车发往西藏。去年6月,精控能源决定将新的总部项目落在苏州高新区。基地引进了自动化产线,建成后产能将翻两番,帮助企业拓展更大市场。
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新能源、光子、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新增高质量项目超200个,“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测控仪器与装备”入选省创新型产业集群,“通用智能”获批省首批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
在科技型企业迎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风口乘势而上的同时,制造企业也在紧锣密鼓谋转型,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今年,福莱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增长20%以上。这种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与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密不可分。
来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各类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有条不紊进行着装配、测试等环节。福莱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当地14年,主要产品是高阶任意层互连HDI刚挠结合板。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升级各项软硬件系统;瞄准市场风向,优化产品结构……企业踩准风口精准布局,始终在高端手机显示模组及摄像头模组领域牢牢占据着市场份额。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已获批省级智能制造工厂4家、省工程研究中心4家。
项目向“新”发力,企业向“新”而行。苏州高新区将紧盯今年“项目突破年”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巩固向上向好发展势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