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邮储银行普惠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11-11王征陈晓芳

【摘 要】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的稳健发展,致力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而普惠贷款就是支持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论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贷款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刻剖析,提出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贷款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旨在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普惠贷款;普惠金融;政治性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8-0122-03

1 引言

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的稳健发展,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要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便深刻认识到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作用。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需求以及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没有选择与其他大银行在传统业务领域展开同质化竞争,而是确立了“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邮储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明智选择,更是其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中国邮政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明确了要以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加快建设邮政特色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争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落实国家部署和战略定位,将“普惠”和“养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体现了邮储银行对国家政策的高度敏感性和执行力,也彰显了其在社会责任担当上的自觉与主动。普惠金融,作为邮储银行倾力打造的“一篇大文章”,其意义远超过金融服务本身,邮储银行通过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到农村地WIRGleC+nL1xp2qbafsxtqeiZ91wWfKxaG0FWNEfhXo=区、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有效缓解了他们的融资难题,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邮储银行在“养老”领域的布局,也是其前瞻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邮储银行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金融服务,如养老金管理、养老理财产品等,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为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农村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还是中小微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亦或是养老服务,都深刻依赖于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与滋养。这正是邮储银行普惠贷款业务所致力的方向,确保资金能够精准、高效地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为这些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农村金融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以及面临国有大行和农商银行的双重夹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市场和养老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而普惠金融贷款是银行机构重要的工具和载体,包括单户授信小于1 000万元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此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贷款,主要指“两小”贷款业务,即小额和小企业贷款,并设计推出极速贷、科创贷等多款产品,以满足有金融需求的个体和企业。

2.1 普惠贷款规模持续增长,但相对同业仍有差距

对标同业发展实践,邮储银行在普惠贷款业务上展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普惠贷款余额已接近1.5万亿元,这一数字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位列第五,虽较交通银行有所领先,但与行业领头羊如建设银行(超过3万亿元)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从增速角度看,邮储银行虽实现了23%的年度增长,但在六大行中增速相对较慢。在客户覆盖面上,邮储银行普惠贷款客户数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庞大基数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尽管各地分支机构积极尝试并实施了丰富多样的普惠贷款服务措施,旨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贷款需求。然而,由于当前缺乏一套统一、明确的建设标准体系来指导硬件设施的改造、软环境的营造以及员工服务素养的提升,这一领域的建设呈现出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这种标准不一的状况,导致了服务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存在明显不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客户服务体验的整体提升。

2.2 普惠贷款利率逐步下行,但仍处相对较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引导以及利率等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普惠型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8年初的超过7%的高位,逐步下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4.42%,降幅显著。然而,邮储银行的普惠贷款利率在国有大行中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实际贷款利率水平达到4.61%,仅略低于部分股份制银行,利率优势不明显,与旺盛的普惠金融需求相比,当前邮储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距离客户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讨论,邮储银行内部也需正视并努力优化利率结构,以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

2.3 邮银协同机制成效低,协同规模效应有待提高

邮储银行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邮银协同方面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渠道互补、业务联动等多个方面。然而,关于邮储银行与邮政代理网点在贷款引荐机制上的协同情况,涉及“两小”贷款的普惠市场份额占比严重不足。

另外,邮银营销协同整合不够。目前,邮储银行信贷客户经理在管理上对协同营销的责任处于“没有人管”“不知道管什么”的状态。而邮政代理金融从业人员协同营销的责任没有落实,业务技能没有掌握,营销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邮银两方存在信息壁垒,对普惠金融市场服务需求群体的真实需求研究不充分,方案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难以提供让客户满意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完成战略绩效指标而设计指标,目前邮银协同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缺乏普惠金融的规模化效益。

2.4 金融产品设计与供给针对性不足,供需匹配性不强

普惠贷款市场调研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审批流程环节多、时间长。面对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邮储银行在支农惠农信贷资源配置上存在不足和缺乏合理性,尤其是对于支持长期支农信贷项目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农村地区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网点分布不均,服务范围有限,导致部分城乡地区以及农村偏远地区无法便捷地享受到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未达标。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如何兼顾自身成本效益,对于各分支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执行的难度较大。

2.5 金融科技创新有所突破,但市场期待更高

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邮储银行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普惠贷款业务的效率与服务质量。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较于普惠金融市场的高期待和同业的快速发展,邮储银行的科技创新步伐仍显不足。以2022年为例,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与建设虽有所加强,但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客户体验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2.6 风险防控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风险形势严峻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形势,虽然国有六大行在资产质量方面总体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四降一平一升”趋势,但仍需清醒认识到风险把控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不良贷款率上升趋势显著,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及变动趋势与同业相比出现背离,说明在风险管理上可能面临更为独特或复杂的挑战。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和下行压力的传导,是银行资产质量劣变加剧的重要外部因素。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还款能力下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3 /LZy39dtq35bEdUkDntSP5m77j/pj4pcF1GrvhFl3No=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邮储银行的普惠贷款主要指“两小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两小贷款”战略解码不够

第一,普惠贷款高素质工作人员配备不足。邮储银行在“两小贷款”业务上的人员配置可能未能充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导致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受限。由于人员配置不足,人均管户效能不高。除了人员数量短缺外,人均管理客户的能力也是影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人均管户效能低下,将直接影响贷款业务的审批速度和客户服务质量。

第二,资源配置投入不够。首先,普惠贷款发展资源分配不均。目前邮储银行的资源可能更多地偏向于短平快的业务,如代理保险等,而对“两小贷款”这类需要长期投入和精细化管理的业务关注不足。其次,用于普惠贷款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能限制“两小贷款”产品的创新和优化,以及影响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第三,普惠贷款对收入贡献不足。尽管邮储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有所布局,但普惠贷款收入占比的提升速度可能未能达到预期,影响了整个业务板块的贡献度。

3.2 产品研发与邮储银行特性切合不够

邮储银行尤其在“两小贷款”市场上,产品与其他金融机构可能存在较高的同质性,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产品。产品设计和创新可能未充分考虑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产品吸引力不足。在“两小贷款”领域可能尚未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3.3 风控体系与风控逻辑的搭建与业务发展平衡不够

邮储银行涉及普惠贷款过于关注当前的信用状况,而缺乏对未来还款能力的预测和评估。线上普惠贷款产品的风控模型可能存在漏洞,容易被不良分子利用,导致不良率上升。线上审批流程可能未充分平衡审批效率与风险控制的需求,导致业务发展受阻。线下审批过程中,审批人员的专业能力可能不足以准确判断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应对之策

4.1 必须坚守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集中有限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

第一,顶层设计与长效机制。明确“两小贷款”业务在邮储银行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制定详细的顶层设计方案,确保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对标其他国有银行、农商行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搭建和完善贴近客户生产生活的“智慧+”多样化、场景式普惠生态金融客维营销体系。

第二,敢贷机制。通过优化尽职免责制度,明确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减轻信贷人员的心理负担,鼓励其勇于尝试和创新。适当提高免责和减责比例,让信贷人员敢于放手去做。

第三,愿贷激励。强化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将“两小贷款”业务纳入关键考核指标。增加专项激励工资、营销费用补贴和业务创新奖励等配套措施,激发员工积极性,使其愿意投身于“两小贷款”业务。

第四,能贷与会贷。加强员工专业培训,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确保他们具备“能贷”的能力。同时,利用科技手段优化营销获客流程,实现批量化作业,提高服务效率。丰富特色化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做到“会贷”。

4.2 必须扛起邮储普惠大旗,发挥资源禀赋

第一,强化普惠定位。邮储银行应继续坚持普惠金融的定位,将“两小贷款”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普惠金融业务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第二,发挥资源禀赋。邮储银行拥有广泛的网点覆盖和深厚的农村市场基础,这是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入农村和基层,了解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贴近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三,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针对当前专精特新企业的快速发展趋势,邮储银行应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通过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满足专精特新企业的特殊需求,助力其快速成长。同时,借鉴成功案例(如京东方、华为等),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提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能力。

第四,加强合作与联动。邮储银行应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担保机构等各方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降低业务风险,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3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提升系统优势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领客户开发、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推进邮银信息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确保营业网点、APP、微信等与客户接触的环节高效、顺畅,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普惠贷款作为支持这些领域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增强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邮储银行应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面对挑战和机遇,邮储银行应坚持长期主义理念,保持战略定力,不因短期利益而偏离发展方向。同时,加强邮银协同,发挥邮政网络和金融服务的协同效应,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邮储银行一定能够完成人民交给的这张答卷,为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丽莉,曾亿武,郭红东.数字乡村建设: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优化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23(01):77-92.

【2】吴本健,牛林漪,罗献晓.数字普惠金融推进民族地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机制、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J].农村金融研究,2023(08):3-14.

【3】娄飞鹏.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J].中国金融,2022(10):20-22.

【4】阳晓霞.推进“十大核心项目”让金融服务精准、高效、“无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J].中国金融家,2021(08):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