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2024-11-11王清漩

【摘 要】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性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论文旨在探讨M公司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优化路径。首先,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对科研经费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了高素质劳动者、高技术含量劳动资料和广泛范围劳动对象的重要性;其次,研究了公司在科研经费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包括经费使用的透明度、科目对照的规范性以及数据追溯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旨在提升科研经费管理的高效性与透明度,进而为公司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持,促进其在送变电行业的持续创新与竞争优势提升。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研经费;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8-0074-03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转型与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深度升级,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模式[1]。这一转变不仅要求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全面革新,也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科研经费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因此,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研经费管理新路径,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2 新质生产力相关概述

2.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3]。

①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以及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②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4]。

③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它作为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的结果,凝聚了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代表了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以及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力特征。

2.2 新质生产力对科研经费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创新、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对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资金配置应优先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项目,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二是科研经费管理需要鼓励跨学科和多领域的合作,设计灵活的机制以适应不同学科的特点;三是科研经费管理应具备动态调整能力,及时响应项目进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5];四是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关注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推动科研与产业的结合;五是科研经费管理需考虑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持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积极的项目;六是科研经费管理应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采取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以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资金监控和项目评估;七是重视科研团队的能力建设,关注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发展,以增强其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八是科研经费管理应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相结合,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提高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促进科研的社会责任感。

3 M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

3.1 M公司的基本情况

M公司成立于1989年11月3日,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电力工程建设与相关服务,经营范围涵盖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境外送变电工程承包、设备与材料出口、变电及线路维护以及导线、高压输电线铁塔等金属结构件的制造与销售。2021年12月,公司参与了“滇西北至广东±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这是中国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工程,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意义。此外,M公司在行业内获得良好声誉,2020-2021年度频频获奖,充分体现了其在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卓越表现。

3.2 M公司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M公司的科研经费管理中,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科研项目组的成员通常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产出,而对相关的财务制度和费用项目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情况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往往显得随意性较大,无法有效反映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合理支出。具体而言,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预算时,出于争取更多经费的目的,故意夸大支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导致科研经费的浪费和不当使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与课题研究无关的费用也被计算在内,例如,办公用品、会议费用等,这些费用并不直接服务于科研目标,却被纳入预算,形成了对科研经费的套取。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还导致公司在科研管理上的信任危机,影响后续项目的资金申请和审批。

3.2.2 科研项目资源管理混乱

首先,科研设备的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例如,重复购置和验收末期的突击采购。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导致公司在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上大打折扣。重复购置意味着同类设备在不同项目中被多次购买,实际上并没有为科研工作带来增值,反而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而在验收末期进行突击采购,往往是为了应对项目进度的压力,导致采购的设备或材料未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评估,出现质量不达标或不适用的情况,进一步影响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其次,科研人员的变动或离职也对资源管理造成了困扰。在科研团队中,人员流动是常见现象,但在人员变动时,往往缺乏严格的交接手续。这种情况导致一些重要的工作信息和资源使用情况未能有效传递,造成人工费用的列支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离职员工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和对应的人工费用没有得到及时的核实和调整,导致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出现误差,影响整体的财务管理和资源配置。

3.2.3 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评价难量化

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通常表现为论文、专利以及技术报告等形式,这些成果虽然在学术界和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其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

首先,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转化才能显现。例如,一项新技术的研发需要经历试验、验证、推广等多个阶段,才能最终形成可商业化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准确评估这些成果在市场上的表现,以及对公司营收的实际贡献,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许多科研成果虽然在理论上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实践中却未必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难以明确量化。

其次,社会效益的评价更是困难重重。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包括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贡献,这些效益通常是间接的、长期的,且难以通过简单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例如,一项针对电力传输技术的研究在提升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贡献往往无法直接转换为经济数字,难以在短期内体现出来。

最后,国家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各个科研项目的效益评价方法存在差异。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导致在进行科研经费审计和评估时,无法形成有效的比较和分析,也使得科研项目的实际效益难以被客观公正地评价。

4 M公司科研经费管理的优化措施

4.1 加强公司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管理

为了有效解决M公司科研经费管理中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管理流程。

首先,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负责人应进行需求评估,合理预测支出。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明确项目的基本需求和预期支出,为后续的预算编制奠定基础。接下来,定期组织预算编制培训,以帮助科研项目组成员深入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和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培训中应提供详细的预算编制指南,确保成员准确掌握各类费用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在完成需求评估后,项目组应使用标准化的预算模板进行预算编制,以确保预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预算编制完成后,项目组内部需进行初步审核,以验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随后,项目组将预算提交给财务部门和管理层进行复审。在此过程中,要求项目组提供详细的支出说明,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最后,设立明确的预算审批流程,确保所有预算在使用前经过严格审查。如果实际支出与预算不符,项目负责人需及时申请调整,并提供充分理由,以确保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4.2 优化公司科研经费资源管理组织设计

4.2.1 组织保障及责任体系

M公司应成立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统RFmKCA6SEZN05XM+SQzpZQgLl3camtFGmng9gApXukY=筹管理公司各个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及审批流程。该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标准和流程,确保与送变电领域相关的科研活动能够高效进行。同时,工作小组将对各业务部门进行培训与指导,确保各部门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对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各项送变电技术研发的高效实施。

4.2.2 制度保障和信息化培训

根据M公司科研经费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经费使用的审批流程和要求,确保每个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都能遵循既定的规范。同时,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管理,特别是针对科研人员,重点培训如何有效使用经费管理系统,提升其对经费管理流程的理解与执行能力;对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应侧重于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与数据分析能力,以增强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把控能力;对于公司决策层,培训则应集中在整体科研经费管理的战略思考上,确保决策层能够有效支持送变电领域科研项目的资金需求与管理,推动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持续发展。

4.3 做好公司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评价

M公司应制定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评价机制,以确保科研项目的实际效益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首先,科研管理部负责确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短期和长期指标,科研经费管理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其次,项目组和市场部共同收集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市场表现、经济收益和社会贡献等数据。再次,科研管理部与财务部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科研管理部编制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评价报告,明确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并提出结论与建议。最后,科研管理部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项目组,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后续科研项目的立项与资金分配。

5 结语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M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不仅是保障公司技术创新和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深入研究与优化,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强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M公司应继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何骄.基于绩效评价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商讯,2024(05):21-24.

【2】郭秦.内部审计视角下科研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大众商务,2023(13):118-120.

【3】李操龙.业财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优化探讨[J].会计师,2022(22):53-55.

【4】石文杰,吕紫宁,张慧怡,等.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对企业科技项目预算管理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3(01):168-170.

【5】桑盛远.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24(1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