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崇左点试验结果分析

2024-11-09罗智霞黄炫强农海春苏治友农永前

广西糖业 2024年5期

摘要:开展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崇左点区域试验,为各育种单位甘蔗品种登记和蔗区推广应用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2019—2022年,在广西崇左市对粤甘53号、桂糖13-386和云蔗11-1074等14个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CK)]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粤甘53号的平均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分别较CK提高31.4%、0.6%(绝对值)和36.26%,抗病性好;福农10-14405的平均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分别较CK提高10.2%、0.6%(绝对值)和14.22%,抗病性好;海蔗28号的平均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分别较CK提高24.6%、0.1%(绝对值)和26.24%,抗病性好;其他参试甘蔗品种与CK相比,或蔗茎产量降低,或蔗糖分偏低,抗病性差。粤甘53号、福农10-14405和海蔗28号的增产增糖效果较CK明显且稳定,抗病性好,结合对田间虫害发生情况及其他性状的分析结果,认为其综合表现良好,具有较大推广潜力,可在崇左蔗区及同类型蔗区进一步推广应用;柳城09-19、云蔗11-1074和云瑞12-263的综合表现差,不宜在崇左蔗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甘蔗品种;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抗病性;崇左蔗区

中图分类号:S566.103.7 &ZavI7VLqceaF1cBjUNhjQQ==nbsp;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20X(2024)05-0339-06

0 引言

食糖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食糖产量中90%左右来源于蔗糖,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1-2]。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培育和应用甘蔗新品种是广西蔗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和重要保障,不断选育和推广应用甘蔗优良品种可增加蔗农与制糖企业的收益,提高甘蔗产业竞争力[3-4]。甘蔗品种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水平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甘蔗的各项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因此,在大面积推广新品种前必须进行区域试验,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其种性和适应性,并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5-6]。不断引进甘蔗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蔗区生态环境的甘蔗品种,可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示范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对加快蔗区品种更新换代、完善蔗区品种多系布局及促进糖料蔗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9]。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田间品种试验,鉴定新育成(或新引进)甘蔗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综合表现,客观公正地评价参试品种的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为甘蔗品种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997年,由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的第1轮甘蔗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在5个省份7个试验站开展,迄今已经进行了20多年,试验点已覆盖5个省份20个试验站,为精确反映甘蔗新品种在我国甘蔗产区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下的表现奠定了基础[10-14]。崇左市是广西乃至全国甘蔗生产第一大市,崇左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崇左综合试验站任务,崇左综合试验站甘蔗研究团队于2019—2022年在崇左试验点开展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1年新植2年宿根试验,分析粤甘53号、桂糖13-386、云蔗11-1074、福农10-0574、柳城09-19和中蔗6号等14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及田间抗病性和其他性状,评价各甘蔗品种的综合表现,为各育种单位甘蔗品种登记和蔗区推广应用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孔香屯六浪良种繁育基地(22°33′27″N,107°16′7″E,海拔约160 m)。崇左市江州区2019年平均气温22.4 ℃,年降水量1026.5 mm,年日照时数1433.4 h,2020年平均气温22.8 ℃,年降水量1124.6 mm,年日照时数1402.5 h,2021年平均气温23.0 ℃,年降水量1105.1 mm,年日照时数1621.8 h。种植区域为缓坡地,多年连作甘蔗,土壤为赤红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国家第14轮甘蔗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共14个,分别是粤甘53号、粤甘51号、粤甘52号(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选育提供),桂糖13-386(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提供),云蔗11-1074、云瑞12-26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提供),福农10-0574、福农10-14405(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提供),柳城09-19(广西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选育提供),中蔗6号、中蔗13号(广西大学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选育提供),中糖13-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提供)及海蔗28号(海南甘蔗育种场选育提供),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CK)。

供试肥料有“住商”牌复合肥(16-16-16,佛山住商肥料有限公司)和“贤哥”牌药肥(含杀虫单2.5%和毒死蜱2.5%,广东省湛江市甘丰农药厂)。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种植3行,行距1.2 m,行长10.0 m,小区面积36.0 m2,下种量99990芽/hm2。

使用大功率拖拉机深耕整地,蔗种砍成双芽段于2019年2月18日人工种植,阶梯式摆放蔗种,施复合肥750 kg/hm2作基肥,于6月15日追施药肥750 kg/hm2后培土,之后喷施1次乙草胺防除杂草。新植蔗于2020年2月24日砍收。

2020年进行第1年宿根管理,于4月5日进行行间破垄松蔸,5月20日施药肥1500 kg/hm2后培土,6月22日喷施除草剂硝磺莠去津防除杂草。宿根蔗于2021年2月17日砍收。2021年进行第2年宿根管理,于4月2日进行行间破垄松蔸,5月15日施药肥1500 kg/hm2后培土,6月17日喷施除草剂硝磺莠去津防除杂草。宿根蔗于2022年2月20日砍收。

1.3.2 调查项目及方法

调查项目均按小区进行。试验期间调查整个小区的出苗率、分蘖率和宿根发株率等农艺性状及枯心苗、黑穗病、梢腐病、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等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以及倒伏和孕穗开花情况。每年11月至翌年2月田间采样进行蔗糖分分析;砍收前每小区连续测定20株甘蔗的株高和茎径,调查各小区有效茎数;砍收时测定各小区实际蔗茎产量,计算含糖量。

分蘖率(%)=分蘖苗数/主苗数×100

出苗率(%)=出苗数/下种总芽数×100

宿根发株率(%)=发株数/蔗头数×100

枯心苗率(%)=枯心苗数/总苗数×100

病害率(%)=病害株数/总株数×100

含糖量(t/hm2)=蔗茎产量×蔗糖分

1.4 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以DPS 7.05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1可知,参试甘蔗品种中出苗率最高的是CK,为62.9%,除与桂糖13-386无显著差异外(P>0.05,下同),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P<0.05,下同);出苗率最低的是云瑞12-263,为33.3%,显著低于其他甘蔗品种。分蘖率最高的是粤甘53号,为100.8%,除与中蔗6号和海蔗28号无显著差异外,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分蘖率最低的是柳城09-19,为19.5%,显著低于除云瑞12-263、云蔗11-1074、桂糖13-386、中蔗13号和CK外的其他甘蔗品种。宿根发株率最高的是粤甘53号,为210.3%,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宿根发株率最低的是中蔗6号,为114.6%,显著低于粤甘53号、柳城09-19和福农10-14405。株高最高的是中糖13-01,为322.0 cm,除与粤甘53号、柳城09-19、中蔗6号和CK无显著差异外,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株高最矮的是中蔗13号,为233.0 cm,显著低于除粤甘51号、桂糖13-386、云蔗11-1074、福农10-0574和云瑞12-263外的其他甘蔗品种。茎径最大的是云瑞12-263,为2.99 cm,除与云蔗11-1074无显著差异外,显著大于其他甘蔗品种;茎径最小的是中糖13-01,为2.31 cm,均显著小于其他甘蔗品种,中糖13-01属于小茎品种,其他品种茎径在2.51~2.99 cm,属于中小茎、中茎或中大茎品种[15]。有效茎数最多的是粤甘53号,为86165条/hm2,除与粤甘52号、桂糖13-386、福农10-0574、福农10-14405、中糖13-01和海蔗28号无显著差异外,显著多于其他甘蔗品种;而有效茎数最少的是云瑞12-263,为42680条/hm2,显著少于除柳城09-19和云蔗11-1074外的其他甘蔗品种。

2.2 蔗茎产量表现

蔗茎产量是甘蔗各种农艺性状的集中体现,是甘蔗育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由表2可知,新植蔗蔗茎产量最高的是粤甘53号,为127.8 t/hm2,除与粤甘51号、桂糖13-386、福农10-14405、中蔗6号、中糖13-01、海蔗28号和CK无显著差异外,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新植蔗蔗茎产量最低的是云瑞12-263,为59.4 t/hm2,显著低于除云蔗11-1074、福农10-0574、柳城09-19和中蔗13号外的其他甘蔗品种。宿根蔗蔗茎产量最高的是粤甘53号,为136.6 t/hm2,除与福农10-14405、中蔗6号和海蔗28号无显著差异外,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宿根蔗蔗茎产量最低的是云瑞12-263,为70.8 t/hm2,显著低于除云蔗11-1074外的其他甘蔗品种。粤甘53号、海蔗28号、中蔗6号、粤甘51号、福农10-14405、桂糖13-386、中糖13-01、粤甘52号、福农10-0574等9个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蔗茎平均产量分别较CK增产31.4%、24.6%、23.7%、21.2%、10.2%、8.7%、7.1%、4.8%和0.8%,柳城09-19、中蔗13号、云蔗11-1074和云瑞12-263等4个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蔗茎平均产量较CK降低4.8%~35.3%。

2.3 蔗糖分表现

蔗糖分是原料蔗最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是考核原料蔗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对产糖率产生直接影响。由表2可知,粤甘53号、桂糖13-386、福农10-0574和福农10-14405等4个品种新植蔗的蔗糖分分别较CK提高0.1%、1.3%、0.2%和0.7%(绝对值);粤甘53号、云蔗11-1074、福农10-14405、中蔗13号和海蔗28号等5个品种宿根蔗的蔗糖分分别较CK高1.2%、0.9%、0.5%、0.9%和0.3%(绝对值);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蔗糖分平均值高于CK的有粤甘53号、桂糖13-386、福农10-14405、中蔗13号和海蔗28号,分别提高0.6%、0.1%、0.6%、0.4%和0.1%(绝对值)。

2.4 含糖量表现

由表2可知,粤甘51号、粤甘53号、桂糖13-386、福农10-14405、中蔗6号、中糖13-01和海蔗28号等7个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的平均含糖量高于CK,分别提高19.02%、36.26%、9.82%、14.22%、16.90%、0.55%和26.24%,其余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的平均含糖量均低于CK。

2.5 田间抗病性和其他性状表现

由表3可知,各甘蔗品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枯心苗情况。其中,新植蔗枯心苗率最高的是云瑞12-263,为9.93%,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枯心苗率最低的是粤甘51号,为1.70%,显著低于粤甘53号和云瑞12-263。宿根蔗枯心苗率最高的是粤甘53号,为24.57%,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枯心苗率最低的是云蔗11-1074,为1.90%,显著低于粤甘51号、粤甘52号,粤甘53号、桂糖13-386、福农10-14405、中糖13-01和海蔗28号。新植蔗黑穗病自然发病率最高的是云蔗11-1074,为11.93%,显著高于除CK外的其他甘蔗品种;新植蔗黑穗病自然发病率最低的是粤甘52号,为0.13%,显著低于桂糖13-386、云蔗11-1074、云瑞12-263、中蔗13号和CK。各品种宿根蔗黑穗病的自然发病率普遍高于新植蔗,其中,最高的是CK,为39.35%,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黑穗病自然发病率最低的是粤甘53号,为1.37%,显著低于粤甘51号、桂糖13-386、云蔗11-1074、云瑞12-263、柳城09-19、中蔗13号和CK。新植蔗梢腐病自然发病率最高的是云蔗11-1074,为17.60%,显著高于其他甘蔗品种;各品种宿根蔗梢腐病的自然发病率均在5.00%以内;中蔗13号在2个植期内均无梢腐病发生。各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均无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发生。在抗倒伏方面,云瑞12-263和柳城09-19表现高抗倒伏,其他甘蔗品种均有倒伏现象。在孕穗开花方面,仅粤甘53号和福农10-14405有开花情况。

3 参试甘蔗品种的综合评价

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崇左点1年新植2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崇左市的表现各有优劣。根据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田间抗病性和其他性状表现,并参考《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16]和《甘蔗梢腐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17],对13个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粤甘51号:高产低糖,中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较高,宿根蔗发株率较高,有效茎数多,中感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粤甘52号:中产低糖,中小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较高,宿根蔗发株率高,有效茎数多,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粤甘53号:高产高糖,中茎,出苗率一般,分蘖率高,宿根蔗发株率高,有效茎数多,宿根蔗枯心苗率高,苗期螟虫危害严重,高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和开花现象。

桂糖13-386:中产中糖,中小茎,出苗率一般,分蘖率一般,宿根蔗发株率较高,有效茎数多,中感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云蔗11-1074:低产低糖,中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一般,宿根蔗发株率一般,有效茎数较少,中感黑穗病,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云瑞12-263:低产低糖,中大茎,出苗率低,分蘖率一般,植株矮,宿根蔗发株率较高,有效茎数少,感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高抗倒伏。

福农10-0574:新植蔗产量低,宿根蔗产量高,低糖,中小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高,植株矮,宿根发株率一般,有效茎数多,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福农10-14405:高产高糖,中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较高,宿根蔗发株率高,有效茎数多,高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和开花现象。

柳城09-19:低产低糖,中大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低,宿根蔗发株率高,有效茎数较少,感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高抗倒伏。

中蔗6号:高产低糖,中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高,宿根蔗发株率较低,有效茎数多,高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中蔗13号:低产高糖,中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一般,植株矮,宿根蔗发株率较高,有效茎数一般,中感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中糖13-01:高产低糖,小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高,植株高,宿根蔗发株率较高,有效茎数多,苗期螟虫危害严重,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海蔗28号:高产高糖,中茎,出苗率较低,分蘖率高,宿根蔗发株率较高,有效茎数多,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未发现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有倒伏现象。

4 结论

国家第14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崇左点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均高于CK的甘蔗品种有粤甘53号、桂糖13-386、福农10-14405和海蔗28号,其他参试甘蔗品种与CK相比,或蔗茎产量降低,或蔗糖分偏低,结合对各甘蔗品种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其他性状的分析结果,认为粤甘53号、福农10-14405和海蔗28号等3个甘蔗品种综合表现良好,具有较大推广潜力,可在崇左蔗区及同类型蔗区进一步推广应用;柳城09-19、云蔗11-1074和云瑞12-263等3个甘蔗品种的综合表现差,不宜在崇左蔗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黄东杰,孙继华. 甘蔗育种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46-49.

[2] 胡朝晖. 我国糖料蔗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J]. 甘蔗糖业,2018(4):58-66.

[3] 周忠凤,邓宇驰,王伦旺,等. 甘蔗品种桂糖47号的选育及种性评价[J]. 中国种业,2017(2):62-64.

[4] 邓宇驰,李廷华,王伦旺,等. 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桂糖52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20(12):96-98.

[5] 罗奥柔,韦贵剑,韦维,等. 桂糖44号在喀斯特地区的产量表现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1):2459-2464.

[6] 邓宇驰,王伦旺,谢金兰,等. 甘蔗新品种桂糖51号的产量表现及适应性评价[J]. 种子,2020,39(11):158-161.

[7] 施立科,李言春,杨桂芳,等.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甘蔗品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J]. 中国糖料,2016,38(1):32-34.

[8] 林崇胜,刘佳杰. 鹿寨县甘蔗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 广西蔗糖,2010(2):14-16.

[9] 董有波,唐吉昌,罗正清,等. 国家第11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临沧试验点结果分析[J]. 甘蔗糖业,2019(2):7-12.

[10] 罗正清,周中,李晓君,等. 国家甘蔗品种第13轮区试临沧点综合评价[J]. 甘蔗糖业,2021,50(6):1-6.

[11] 李媛甜,肖培先,李翠英,等. 国家第12轮甘蔗品种区试德宏点评价[J]. 甘蔗糖业,2019(3):11-17.

[12] 张树河,李瑞英,李和平,等. 国家甘蔗品种第十一轮联合区试漳州试验总结[J]. 中国热带农业,2019(2):58-62.

[13] 杨昆,刘家勇,赵培方,等. 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云南开远新植试验初报[J]. 中国糖料,2010,32(1):19-21.

[14] 俞华先,周清明,孙有芳,等. 云南瑞丽第8轮国家区试甘蔗新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4):217-221.

[15] 盖钧镒. 作物育种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GB/T 35874—2018[S/OL]. (2018-02-06)[2024-08-20]http://www.doc88.com/p-6015972241267.html.

[17]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甘蔗梢腐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T/CSTC 02—2023[S/OL]. (2023-10-10)[2024-08-20]http://www.doc88.com/p-71487672477659.html.

(责任编辑 陈 燕)

收稿日期:2024-08-20

基金项目: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崇左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170709)

第一作者:罗智霞(1982-),女,农艺师,主要从事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164858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