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雾霾,慢阻肺患者如何保健
2024-11-08边雅娣
冬季是雾霾的多发季节,寒潮携带大量空气污染物,不仅对健康人群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带来极大挑战。当寒冬遇上雾霾,慢阻肺患者需更加注意日常防护,防止症状加重。
▎寒冷和雾霾对慢阻肺的影响
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与寒冷天气以及空气污染密切相关。
1. 冷空气:呼吸道吸入冷空气,可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气管发生痉挛,同时炎症反应加剧,气管肿胀,进一步阻塞气流。在冷空气的刺激下,气管内的黏液分泌增加,进一步阻塞气管,呼吸困难加重。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心肺负担加重,导致慢阻肺症状更严重。冬季环境相对恶劣,人体免疫力降低,但仍有病毒活跃,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慢阻肺患者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并向下呼吸道蔓延,刺激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狭窄,通气不畅。
2. 雾霾: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而空气污染是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雾霾中的有害颗粒和气体可引发或加剧气管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肺部纤维化、肺泡壁破坏以及黏液高分泌等病理变化,这是慢阻肺疾病进展的核心机制之一。雾霾还会激活肺中的弹性蛋白酶等,这些酶可破坏肺泡间隔的正常结构,导致肺气肿。空气中细小的颗粒物可损伤器官,增加呼吸道阻力,导致肺功能下降,加剧呼吸困难。
▎寒冬季节如何保护肺
1.保暖防寒:在寒冷的冬季,慢阻肺患者首先要做好保暖工作,多穿衣服,戴帽子、围巾等保暖用品,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出门注意佩戴口罩,也可用围巾挡住口鼻,减轻雾霾对呼吸道的刺激。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建议在18—20摄氏度,不宜过冷或过热。
2.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对增强慢阻肺患者免疫力有帮助。通过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提高活动耐受性。在冬季,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果是雾霾天气,建议改为室内运动,做腹式呼吸、提膝、踮脚尖等运动。每次运动前应热身,不要过度劳累,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长。
3.遵医嘱用药:慢阻肺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在冬季雾霾天也不宜自行增加药量,这样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4.定期检查:慢阻肺属于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可在冬季到来前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病情发展情况,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为寒冬做准备。
▎保健小贴士
1.呼吸锻炼:用鼻子深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度,每天锻炼2次,每次10—20分钟,每分钟进行7—8次缩唇呼吸。平时多用腹式呼吸法,即用鼻子缓慢吸气,数到2,吸气时腹部外凸,缩唇呼气,数到4,呼气时腹部凹下。
2.戒烟限酒:烟草燃烧会产生大量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戒烟。饮酒可对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加重呼吸道的不适症状,慢阻肺患者也要限制饮酒。
3.学习急救知识:慢阻肺病情急性加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胸口憋闷等症状,需及时、有效地急救处理。慢阻肺患者应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自救或互救。
寒冬遇上雾霾,对于慢阻肺患者确实是一种考验,但只要科学、合理地保健,就可以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和空气对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