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单元作业设计例谈
2024-11-08黄友仙金朝霞
作业不仅是巩固知识的手段,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认知科学地设计作业。
以学情为基础设计前置性作业。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分类》前,考虑到学生学习过角的度量,笔者设计了“量一量、比一比”的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测量图1所示7个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大小和各条边的长度,用表格记录数据,并填写每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
通过观察数据,学生发现:只看三角形的角,最大内角出现等于90°、小于90°、大于90°三种情况;只看三角形的边,出现三条边相等、其中两条边相等、三条边都不相等三种情况。这样设计让学生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和技能,又把思维聚焦到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上,形成了三角形分类的初步印象。
以课前预习为视点,设计课中学习任务单。在《三角形的分类》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的初步发现,设计分别从角、边两个维度分组讨论三角形分类方法的学习任务。聚焦角的特点进行讨论后,学生形成如下共识:三角形最少有两个锐角;比较特殊的是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如果三角形最大内角比直角大,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最大内角比直角小,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在讨论按三条边的长短分类时,学生结合学习单上的提示,阅读教材后发现: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此外,还有学生发现④号三角形很特殊,为其取名“等腰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角对长边、小角对短边”的结论。这样教学,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分类就水到渠成。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设计课后分层作业。从内容分层来说,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学习本单元《三角形内角和》后,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基础性练习:已知△ABC中,∠A=60°,∠B是∠C的2倍,求∠B,∠C分别是多少度?这道题的设计,一是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识点,二是融入倍数关系问题,提高学生处理稍复杂问题的能力。
提高性练习:如图(图略),剪掉三角形的一个角,剩下部分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作答此题,学生要多角度思考剪掉一个角后形成的图形可能是几边形,并探究其内角和。学生给出多种答案:如图2,剪后仍然是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如图3,剪后是四边形,其内角和是360°。
实践性练习:如图4所示,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三块。如果只带其中一块玻璃去重新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玻璃,应该带哪一块,为什么?
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础性练习,以巩固知识和技能;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完成提高性练习,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活跃的学生要完成实践性练习,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