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侧牵引动力加快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4-11-07孙巍梁世杰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以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目标,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动市场机制与政府力量有机结合,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供给侧的创新升级,还依赖于需求侧牵引动力的持续释放。在短期层面,供需平衡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面对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供给侧必须及时响应才能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供需平衡;在长期层面,需求侧牵引动力是推动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力量。因此,持续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国民经济循环的高效运行,需要需求侧动力源源不断的牵引供给,并在供给侧的适应调整下创造新的需求,使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贯穿经济循环的完整过程。如果忽略需求的基础性作用,不仅市场平衡难以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及经济增长也将失去方向。
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研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引导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布快速且显著的动态变迁,中国逐步形成了最大规模、最具潜力的国内市场。凭借这一优势,需求侧动力得以有效牵引生产和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优化升级。然而,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需求萎缩、预期转弱、供需失衡等问题逐渐显现,市场自发调节的局限愈发突出,需要政府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弥补市场失灵。因此,由需求侧动力出发,结合静态与动态视角,探讨市场需求在协调供需平衡、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能够为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
一、需求侧动力牵引新质生产力形成与高质量发展市场机制的理论阐释
(一)需求侧牵引动力的持续释放是创造公平、有活力市场环境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引导资源配置,决定产业发展方向,也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图1展现了2000—2023年中国三大需求的变化趋势1,可知三大需求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消费需求占据总需求的比例最大,逐渐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相较于国外市场的需求乏力,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基础雄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存在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典型事实,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布快速且显著的动态变迁,决定了超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内在基础,也将成为新时期中国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图2展现了2010—2020年中国人均家庭收入分布变迁2,可知随着时间的推进,人均家庭收入分布曲线均呈现右移和下降的特征,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释放了大规模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关键要素。回顾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无不体现出中国旺盛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尊重市场规律意味着遵循需求的引导,而需求侧动力的持续释放为市场经济改革创造了条件,对于当下预期转弱、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角度而言,需求侧动力的持续释放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更是创造公平、有活力市场环境的基础。凯恩斯指出,总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刺激消费有助于在经济衰退期间弥补需求缺口;福利经济学认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激发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活力,避免收入差距过大抑制潜在需求;近年来,也有学者从扩大内需、共同富裕、消费与产业协同升级等角度肯定了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基础性作用1。需求侧动力的持续释放一方面可以拉动消费增长,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利润激励;另一方面有助于消除市场障碍,提高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当需求侧动力强劲时,市场规模扩大,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份额,进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因此,需求侧动力通过居民收入变迁和消费升级塑造市场需求,不仅决定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将直接影响供给的方向和结构。而需求侧动力的持续释放能够引导企业科学决策、推动创新、优化市场规则,为创造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是避免市场扭曲的客观要求
尊重市场规律除了要遵循市场需求的引导外,还要依靠市场力量调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市场机制的核心在于供需两侧的有效互动,经过需求侧的信号传递和供给侧的适应调整,资源得以在市场中实现最优配置。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互动,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分配结构的改善,需求侧动力得到释放,企业能够从市场信号中捕捉到消费需求的变化,并通过研发和生产调整供给结构;而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研发水平的进步,企业又将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淘汰落后产能,为消费者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准确有效的价格信号和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生产要素流向最具需求的领域,促使国民经济在正循环中实现跃升。
然而,市场机制并非总能高效运行,供需失衡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扭曲,抑制市场信号传递并削弱消费升级对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2。一方面,供给侧的调整速度往往滞后于需求侧的变化速度,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处于不同的市场进程之中3,这种滞后效应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尤其在中国高速变迁的收入分布格局下:需求激增而供给未能响应,将造成价格上涨及高端消费外流;需求萎缩而供给未能及时退出,又将造成资源浪费及产能过剩。实施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解决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供给侧实施调控政策而忽略需求侧在市场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其制定与执行的偏差将造成市场扭曲。供给侧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政府对于要素资源配置的干预,而要素市场的扭曲不仅会导致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当,还将阻碍高效企业的进入和低效企业的退出4。因此,构建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既需要从需求端着手,充分发挥市场信号对供给侧的引导作用,又要注重供给侧的适应性调整,以实现供需平衡,避免市场扭曲的发生。
(三)以适宜的产业政策弥补市场失灵是促进资源最优配置的根本保证
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因素的存在,市场需求诱导下的投资与产能配置存在非对称调整机制,完全依赖新古典主义信奉的价格机制既无法处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非均衡困境,也无法避免市场失灵。需求信号无法传递完整的市场信息,导致企业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资产配置决策具有不对称特征,在投资进入时具有显著的需求诱导效应,在市场需求的下行状态下存在退出刚性5。在供求信号频繁转换的情况下,投资和产能配置的自我修正机制是有限的,一旦偏离生产能力均衡水平的程度超过了其自身调整能力的阈值水平,就无法通过市场调节来恢复均衡,并导致额外的试错成本。此外,这种不对称性在外需冲击的作用下依然存在,国外需求的扩张冲击与萎缩冲击对投资和产能配置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萎缩冲击下市场需求对资产再配置的诱导作用不足1。
制定以市场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引导机制,是弥补市场失灵缺陷并促进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针对市场失灵的环节和领域,设计多种引导政策及耦合机制,及时识别并疏通消费与产业协同升级过程中的堵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2。首先,产业政策可以在防止垄断、取缔市场分割、维护公平竞争方面作出贡献,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促进各种所有制优势互补,以确保资源在整个市场中的流动更加高效均衡;其次,政府可以运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影响企业决策,对市场失灵予以纠偏,在市场上行期管理预期避免投资潮涌,在市场下行期注入活力并为落后产能退出提供便利;此外,产业政策还可以引导资源向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的领域流动,避免投资不足及产业链发育不完全。与此同时,产业政策的实施需要谨慎并具有前瞻性,避免因过度干预引发寻租、动摇市场的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兼顾短期扶持与长期引导,逐渐实现选择型产业政策向功能型产业政策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管得住、放得活”。
(四)基于需求引致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以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载体,需要市场与政府共同发力,更需要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扩大内需、培育创新产品潜在需求、实现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在逆全球化趋势的持续冲击下,通过扩大内需战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而厘清扩大内需牵引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市场机制,是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的关键。需求引致创新思想发轫于熊彼特对于生产本质的讨论,随后,施穆克勒在对近千种技术创新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发现“技术创新是由经济利润决定的”,正式提出了创新由需求引致的观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供给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能准确揭示收入分布变迁下研发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而关于需求引致创新的研究在模型中刻画了异质性居民与产品潜在利润,避免需求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被动发挥作用,较好地建立起供需两侧的关联,为从需求侧动力出发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3。
基于需求引致创新,企业可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逐步在新兴产业建立起规模优势,从而培育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随着需求侧潜力的不断释放,收入差距缩小、收入水平提高会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扩大创新产品的消费规模。而在市场信号的诱导下,消费2OAillcSdtbT4TYLjSR1v3hS6Yxa7hHTRVUr6aDNElA=升级又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带动行业增加值提升,最终实现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不仅能为市场注入活力,还能更好适应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因此,基于需求引致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由市场机制驱动的自发选择,是创造全新经济增长点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
二、持续释放需求侧动力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思路
(一)以市场规律为准则,促进国内大市场优势向牵引动力转化
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将市场需求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量。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优势,如何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市场活力,是实现内需驱动经济转型的关键。第一,尊重市场规律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依赖于供需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模式的紧密配合,完善价格传导机制、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有助于提升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第二,创造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需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审批,破除准入壁垒,能够激发投资信心与创新活力。第三,通过坚持扩大内需与促进消费引导,提高国内大市场优势向牵引动力的转化效率。国内大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内需支撑,抵御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冲击。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根据消费者的切实需求进行购买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能够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而通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确保居民敢消费、能消费,将更加有效地促进需求侧牵引动力的释放。
(二)以需求演进与供给适应的动态协调,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
供需关系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实现需求持续演进与供给动态适应机制的紧密协作是避免市场扭曲、畅通经济循环的客观要求。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要求打通供需之间的堵点,使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间高效流动,在供需之间准确衔接,最终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一,培育完善的内需体系,不能仅仅靠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内需体系的长效性还在于需求持续演进和供给动态适应的有机结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点,供给侧必须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服务内容,以满足不断演进的市场需求,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实现与需求的高度匹配。第二,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需要完善要素市场的制度与规则,破除市场分割和地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高速流动。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而降低流通成本、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制约可以加快商品和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第三,国民经济大循环的畅通还需要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与升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决策,但其响应效率依赖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程度,发育完全的产业体系、高效准确的供应系统有助于降低供给侧做出适应性调整的时滞性,因而增强全产业链的协调能力对于促进供需动态匹配同样有所裨益。
(三)布局前瞻性产业政策,保障市场机制高效推进高质量发展
布局前瞻性产业政策,是保障市场机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举措。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固然重要,但由于存在市场行为有限理性、供需时滞性以及资产专用性,在实现消费与产业协同升级的过程中市场失灵无法避免,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快速革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此,制定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体系是合理引导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一,前瞻性产业政策能够引导资源向高技术、高发展潜力、高战略价值的领域流动。区别于传统产业政策,前瞻性产业政策更注重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预判,通过政策手段提前布局,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进而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第二,前瞻性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前瞻性产业政策可以通过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优化金融支持体系等手段纠正市场失灵,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中的健康发展,也为落后产业退出提供市场化的解决方案。第三,构建事前前瞻性产业预警引导机制、事中供求协调机制和事后资产错配处置机制,有助于维护产业链的安全性与韧性。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可以通过加强对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扶持,提升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制定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政策体系,能够增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防患于未然。
(四)基于战略需求与居民消费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准确把握战略需求与消费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通过深入挖掘战略需求和潜在消费市场,畅通需求引致创新的市场机制,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一,把握战略需求,能够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战略需求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可以为相关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挖掘居民消费潜力,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广泛的市场基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遇。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生产和服务策略,能够加快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第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将战略需求和消费潜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先立后破,兼顾需求侧的现实需要和供给侧的客观能力。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侧动力的牵引下坚持需求引致创新的市场机制,方能使新质生产力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共同富裕进程中消费与供给协同升级的市场机制与政策选择研究”(22JJD790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计划“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道路研究”(2022CXTD2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