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学理意蕴与实践指向
2024-11-07周亚虹郎旭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这是自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后,首次将其提升到“体制机制”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足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涵盖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资源配置等经济社会的多领域多方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因此,只有从总体高度认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从学理上深刻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发展方向,才能明确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在更好解放社会生产力、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防止顾此失彼、避免“以偏概全”,让新质生产力的因地制宜发展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
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应对全球外部环境新变化,所凝练出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它的提出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把握的新现象、新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是,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仍存在内生动力不强、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性物质力量,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生产力演化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能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进一步提升我国自立自强创新能力,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和支撑力难以持续的迫切需要。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适应产业发展规律要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必然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当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产业领域仍然存在产业技术基础不完善、制度建设不完备、产业链尚存明显短板等问题。尽管我国拥有较为齐全的工业品门类,但在高新技术门类的细分领域,一些关键技术仍面临“卡脖子”难题,关键产品在良率、性能、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高质量发展。为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发展规律,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家发展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坚实基础之上。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激活经济发展动力和实现产业现代化,更是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层学理意蕴
从内容维度来看,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来的。这种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要素聚合、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多种因素的积极作用。因此,新质生产力背后蕴含的是聚合的发展思路。理解这一点,对于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体现为: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催化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变革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从而聚合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最终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其学理意蕴如下JgW//byh9ivJr/M/qymZug==:
(一)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催化下,因地制宜孕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于科技创新,其驱动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发生质的变革,从而增强劳动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劳动对象种类与形态多样化,创造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构筑发展新动能。首先,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劳动对象内容的丰富。随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科技、大数据以及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劳动对象的种类与形态变得日益丰富,比如,数据作为新型劳动对象,在生产中的作用空前重要。通过对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清洗、处理与建模,可将现实中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精确投射到虚拟空间之中,这一方面可以带来数据产业化,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数据要素之于传统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改造带来产业数字化1。其次,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劳动资料范围的拓展。在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加持下,一大批具备高科技属性的新型劳动资料得以涌现。嵌入式传感器、图形处理单元(GPU)、5G通信基站、张量处理单元(TPU)等新型劳动资料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促进生产过程向平台化、协作化与网络化转变。最后,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劳动者劳动技能的革新。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劳动对象内容的丰富和劳动资料范围的拓展,新型劳动者需要在掌握传统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更多知识、劳动技能以及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工作环境1。
(二)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韧性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阶段主要是借助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渗透作用来带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唯有及时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科技创新的潜力才能得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首先,企业是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主体力量。上下游企业的自身发展效益与协同配合能力决定着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比如,企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有助于打造相应的产业链集群,将先进发展理念融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从而推动现代化产业链的发展。其次,企业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与稳定性的关键力量。企业发展对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以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最后,产业链的优化升级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能够合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积极引导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优化,从而更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韧性3。
(三)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释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辅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等支撑力量,形成产业集群,以发挥规模效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与相关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金融部门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以及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4。产业集群能够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一方面,产业集群有助于集群内不同企业间的技术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共享。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借助发达的网络关系共享新的生产技能、管理经验以及市场,从而降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内一种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能够将原本处于闲置状态无法组织起来的要素资源加以整合,从而增强集群的整体市场竞争力5。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各产业得以向更优质态发展,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构筑新动能。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构筑我国整体发展竞争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熟阶段主要是基于产业集群的聚合式发展和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国家力量的加持,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为核心,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两条发展路径。一方面,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转型升级则是传统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6。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与融合化转型有助于重塑竞争新优势,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7。二者通过深化高新技术应用、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动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国家的力量不可或缺。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家通过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设计,通过作用于经济基础,着力破解不同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与结构性矛盾,从而有助于催生与发展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进而为我国增强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产业优化布局提供重要保障。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由上述分析可见,新质生产力发展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资源配置等社会多领域多方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巨任务。事实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对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形成全新认知,更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系统集成凝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合力,是一项贯穿宏观和微观的改革命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发展实践。
(一)宏观上,必须坚持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所有制保障。为此,需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不同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明晰公有经济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与使命要求,充分发挥公有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先锋队和压舱石作用;二是健全支持非公经济的制度环境,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切实落实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法律制度安排,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在激发创新活力、强链稳链中的优势,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所有制保障。
第二,健全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分配制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反映现代经济中劳动力、数据、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其要求强化以创新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市场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为此,要以健全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机制为抓手,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分配制度。一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者特别是科技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知识、技术、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推进各要素所有者尤其是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所有者的要素报酬合理化,充分调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市场制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等新质生产要素从“叠加”转向“倍加”的转变过程,要求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此,要以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市场制度。一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配置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二是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以打破市场垄断、促进良性竞争、重塑有效监管为重点,形成权利平等、公平公开、放开准入的要素市场环境;三是加快推进各类要素统一大市场制度建设,打通人员、技术、资金、数据流通堵点,取消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限制,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加强政府对数据等新型要素的监管,探索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机制,建立数据要素定价、交易等配套规则。
(二)微观上,必须在塑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中深度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第一,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充分激发亿万人民的创新智慧、创新活力和创新自觉,打造创新主体不断扩大、创新意义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型社会。
第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塑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通过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树立企业家创新的正向激励导向,为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加大对企业家创新的支持力度,从而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扎实推进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培育、巩固创新文化根基,以创新文化孕育创新思维、触发创新潜质、维持创新活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激发创新勇气,迸发创新活力,形成高度创新自觉,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厚良好的文化土壤。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项目“政策试点改革中的策略性互动行为建模与仿真优化研究”(72342034)、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数实融合下的经济发展韧性:总体逻辑、形成机理与制度建构”(GZC20231521)、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