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024-11-07杨爱芝

◀ 素养夺标 ▶

1. 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及失误,分析认识其经验教训。

2. 概括归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的成就,分析评价其重大意义。理解感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涵及影响。

3. 归纳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

◀ 本课必备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宣布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 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时间:1958年。

(2)内容: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实践: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5)影响: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 国民经济的调整

(1)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1962 年下半年到1965 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二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三 伟大的建设成就

1.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

(1)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2. 外交成就取得新突破

(1)新突破

①建交热潮:20世纪70年代,出现新一波与中国建交热潮。

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中美中日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2)意义: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